为了促进我国新材料与化学工程领域绿色、规范、持续、健康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产学研相结合,了解相关重大关键性理论和技术难题。拓展国内外新材料应用基础和化学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范围,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学会及相关行业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产业整体水平提升,切实解决当前领域内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第三届新材料与化学工程国际学术会议(AMCE 2023)将于2023年10月20-22日在中国长沙召开。会议将对行业科技发展目标和任务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总结国内外近期开发的先进材料研究和关键技术,为工程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提供了一个分享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了解学术发展趋势、加强学术研究和探讨、促进合作和成果转化的平台。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交流。
主办单位
![]() | ![]() |
协办单位
大会联系人:陈老师
大会官网:www.icamce.org
微信:18124944739
咨询邮箱: chenlianfeng@ais.cn
秘书处(请备注“AMCE 2023”)
大会主席
王先友教授
湘潭大学
王先友,男,1962年出生,湖南省二级教授, 湘潭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National 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Mexico(UNAM) 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新能源装备及储能材料与器件”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新型储能电池关键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是中国高被引学者、“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首届湖南省先进科技工作者、首届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兼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评审专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评价专家,中国电化学会委员、中国储能与动力电池专委会副主任,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电池》、《电镀与涂饰》杂志编委,美国《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chemistry》客座编辑。
主要从事新型化学电源及电极新材料、太阳能-氢能-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及其先进储能材料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组委会成员参与组织和筹备国际会议3次,并被邀请作为在韩国举办的第56届国际电化学大会电化学电容器分会场主席。自2014年Elsevier出版集团推出中国高被引学者以来连续五年入选能源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9篇论文成为进入全球(ESI)前1%的TOP论文,合著出版了中国第一部锂离子电池专著--《锂离子电池》,h-指数达48。
曾获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湖南省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8项。其先进事迹先后被湖南卫视、湖南日报、科技日报、三湘都市报、人民网、红网、湖南经济新闻网等媒体宣传报道。
Submit to the Conference |EI会议 |
◆所有的投稿都必须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审稿,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最终所有录用的论文将由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JPCS) (ISSN:1742-6596) 独立出版,见刊后由期刊社提交至 EI Compendex, Scopus检索,目前该检索非常稳定。 ◆必须全英投稿,论文需按照会议官网的模板排版(请点击顶部“会议资料”),EI会议稿件排版后不得少于4页。 ◆被录用的论文投稿用作出版,实现见刊和检索,并可报名在会议上作口头报告。 |
注意事项: 1、会议仅接受【全英稿件】。如需翻译服务,可联系会议负责人(杨老师13922150774)。 2、论文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发表论文的作者需提交全文进行同行评审,只做报告不发表论文的作者只需提交摘要。 3、作者可通过CrossCheck, Turnitin或其他查询系统自费查重,否则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搞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涉嫌抄袭的论文将不被出版,且公布在会议主页。 4、投稿时,“订单联系作者”请选择主要跟进的作者,可以与文章的通讯作者不一致 |
![]() | ![]() |
纳米材料和技术 磁性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 超导材料 新的半导体材料 新一代非晶材料 纳米粉末材料 石墨烯 超导材料和原材料 生物材料和产品 智能材料 | 介质超晶格及其微结构材料与器件 介质、铁电薄膜及集成器件 人工带隙材料 全氧化物异质结构和器件 纳米材料和纳米电子学 新功能无机非金属材料,微结构材料设计 材料设计中的高性能计算 非线性光子学 低维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与组装 纳米光子学材料 胶体和界面化学 电化学和生物传感器 介质超晶格及其微结构材料与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