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能源行业正在面临着绿色低碳转型的巨大挑战。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全面调整,经济高质量发展,能源需求将从工业用户绝对占比向用户多元需求转变。为促进能源行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革命,我国发布了《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推荐智慧能源发展的政策和指导意见。第四次信息革命的到来使得数字经济成为了能源转型与低碳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智慧能源总体架构是以智能化为核心,基于智能云、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平台以及AI中台,数据中台等,借助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技术,最终推动能源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
本次会议将聚焦国家能源产业发展和技术需求,旨在为从事智慧能源、电气工程、动力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研发人员提供一个共享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了解学术发展趋势,拓宽研究思路,加强学术研究和探讨,促进学术成果产业化合作的平台。
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交流。与会代表不仅可以聆听国内外知名专家精彩报告,并且可以亲自参与其中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协办单位
潘老师(咨询:投稿、参会) 邮箱:pansiyuan@ais.cn 手机:18922107265(微信同号,欢迎添加微信)
| 郭老师(合作:嘉宾、组委、赞助) 手机:+86-13902265879
|
大会主席
杨凯副院长 华中科技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组委会
Prof. Kamal Kumar Sharma, Lovely Professional University, India
Prof. Dr Sivakumar P, Karpagam College of Engineering, India
Prof. Osama Mohammed,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USA
Prof. Ben cheikh Hamida, University Amar Telidji Laghouat Algeria, Algeria
Prof. Dr.Monit Kapoor, UPES, India
Prof. Surjeet Dalal, Teerthanker Mahaveer University, India
Prof. Kamal Kumar Sharma, Lovely Professional University, India
Prof. Xianbin Wang, Canada Research Chair at Western University, Canada
Prof. Arindam Ghosh, Curtin University, Australia
Prof. Dr Sivakumar P,Karpagam College of Engineering,India
程序委员会主席
黄晟教授 湖南大学 |
程序委员会
Prof. Osama Mohammed,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USA
Assoc. Prof. Sergio Vázquez, University of Seville, Franch
Assoc. Prof. Muhyiddine Jradi, 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 Denmark
Assoc. Prof. Ravita Lamba, Malaviya N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aipur, India
Assoc. Prof. Moses Eterigho Emetere, Covenant University, Nigeria
Assoc. Prof.Ahmed El-Deeb, Al-Azhar University, Egypt
Assoc. Prof. Anwar Ali,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Pakistan
Assoc. Prof. Usama Mir, University of Windsor, Canada
1、作者参会:一篇录用文章允许一名作者免费参会;
2、主讲嘉宾:申请主题演讲,由组委会审核;
3、口头演讲:申请口头报告,时间为15分钟;
4、海报展示:申请海报展示,A1尺寸,彩色打印;
5、听众参会:不投稿仅参会,也可申请演讲及展示。
6、报名参会:本会议由艾思科蓝支持在线报名【参会报名】
电气工程 电磁兼容 电动汽车技术 电动牵引 电动驱动器及其应用 电机及电器 电力电子及其应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力系统通信 电力系统稳定性 电力系统与能源 电路与系统 电能质量 电气材料与工艺 电气测量 电气工程材料 电气牵引系统和控制 高压和绝缘技术 高压绝缘技术 高压仪器 机电一体化 输配电 非线性系统和控制 柔性制造系统 仪器和振动控制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系统 新型传感器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 智慧能源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的执行器和传感器 智能输电和配电 智能微电网 储能技术、设备和材料 电力系统状态监测 电网调度与自动化控制 电网复原能力 光伏系统和电网连接技术 能源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 太阳能光伏系统和设备 微电网的能源管理 在线监测输电和配电 智慧城市供需智能匹配 智能能源装备核心技术 智能能源的网络物理系统与信息安全 智慧城市集中控制系统 智慧城市的智慧微电网 可再生能源与智能家电 人工智能技术 智能电网技术与应用 新能源设备 新能源汽车 核能技术 太阳能技术 燃煤 磁流体发电技术 地热能技术 海洋能技术 可再生能源 |
更多主题详见官网(Call for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