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先进材料与机械电子国际学术会议暨半导体与电子,电路分会(SEC2022)将于2022年06月24日至26日在中国大理举行。SEC2022将把半导体与电子,电路领域的创新学者和行业专家聚集在一个共同的论坛上,会议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开发人员、工程师、学生和从业人员之间的科学信息交流。本次会议还促进了全球合作伙伴之间为未来的合作建立商业或研究关系,希望这次会议能为更新这些最新科学领域的知识做出重大贡献。
我们热情邀请您参加本次会议,并期待在大理与您见面!
Chelsea Ye | 叶老师
联系手机(微信同号):+86-18122478740
QQ咨询:1476207851
| 主要从事先进电子封装工艺与装备、半导体湿法刻蚀加工技术与器件、激光加工技术与装备等方向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5项,参与973、02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Nano Letters、Small、Small methods、Nano Energy、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专业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多篇(H index:15),影响因子大于10的11篇;获美国发明专利授权8件、中国发明专利授权80多件。担任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20余种国际期刊审稿人。曾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2015)、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2017)、香江学者年会最佳海报奖(2019)。入选2017年香江学者计划。 |
| 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或旗舰会议发 表 SCI/EI 论文 20 余篇,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 40,累计 被引 180 余次。主要研究方向为 5G/6G,非正交多址接入, 射频光载无线通信,机器学习,物联网,无人机,可见光 通信,优化算法。曾参与华为公司合作的旗舰项目“稀疏码分多址技术研究”以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于稀疏编 码的 5G 新型多址技术研发与典型场景下的验证”,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星形正交幅度调制(Star-QAM) 信号星座设计 SCMA 码本的方案,所设计的码本是一种结构性的码本。研究成果发表在信息领域权威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JCR 一区,影响因子 5.339)和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等,被引用 60 余次,被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多位院士和 IEEE 会士正面引用和评价。所提 出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案被写入专利著作以及参考标准中,极大地促进了 5G 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为 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胡万彪研究员 |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人才。 云南大学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团队负责人,云南省高校高性能阻容感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电容介质与器件开发,电磁薄膜、纳米基电学和固态储能材料研究,解决信息和能量存储领域科学和技术问题。 |
侯宏英教授 | 侯宏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博士,法国博士后,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新能源材料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在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SCI/EI收录90篇, 申报专利25项,授权16项,受邀成为中国化工学会会员,国内外期刊的审稿专家。 |
![]() 张林教授 | 张林博士于2002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期间从事钢铁材料和镍基合金的组织模拟研究。在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从事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进行金属晶界的博士后研究后,他于20004年到东北大学工作。在东北大学工作期间,他致力于对纳米材料的分子动力学和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这些工作从深化了对纳米合金等低维材料结构与性质的热力学和力学机理的认识。 |
此次会议所有稿件均与主会场(ICAMM2022)所有投稿合并出版,所有的投稿都必须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审稿,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最终所有录用的论文将由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ISSN:1742-6596) 出版,见刊后由期刊社提交至 EI Compendex, Scopus检索,目前该检索非常稳定。
◆会议论文模板下载→ 前往“资料下载”栏目下载
◆会议仅接受全英稿件。如需翻译服务,请联系会议负责人
◆会议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投稿,全程由艾思科蓝进行技术支持,请点击以下图标投稿
1、半导体(磁性半导体/有机半导体/先进光刻胶/光电和光伏器件/半导体物理学/半导体量子计算/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可靠性/半导体制造与应用/新兴半导体技术/3D半导体器件技术等)
2、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路分析与设计/电子封装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与纳米电子/先进电磁学/通信电子线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微波光子器件物理/电子信息工程/集成光学等)
3、电路与系统(模拟与射频电路设计/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电子设计自动化/面向信号处理的电路与系统/面向通信的电路与系统/可测性设计与可靠性设计/电力电子电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