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第一届新能源与电气科技国际学术研讨会(ISNEET 2020)成功举办之后,来自国内外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代表在新能源科学与电气科技的科研合作和交流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第二届新能源与电气科技国际学术研讨会(ISNEET 2021)将于2021年7月23-25日在中国桂林举行。会议由AEIC学术交流中心主办,ISNEET 2021欢迎研究人员,工程师,科学家和行业专家参加一个开放式论坛,在此论坛上可以共享和讨论新能源和电气技术领域的进步。 该会议是跟上不断变化的领域的进步和变化的理想平台。 来自世界各地的领先研究人员和行业专家将通过论文和口头报告来介绍最新研究。
本会议每年举行一次, 有关会议日程的更多详细信息,请随时与我们联系(邓老师微信/电话:18818846285)
我们期待您的光临!
主办单位
AEIC学术交流中心是由多所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创建的一个优秀的国际学术会议品牌,简称AEIC。AEIC致力于科技信息的传播、学者科研交流、社会热点深剖、生活科普分享等与学术相关的交流活动,自2014年起、已成功举办500场国际学术会议,参与人数突破60000人次。会议主题涵括能源与环境、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工程、水利土木工程、机械自动化、材料与制造技术、生物工程、地球科学、经管金融、人文社科等主流学科。AEIC以“忠于学术、服务学者”为理念,秉承“专业、专心、专注” 的学术服务精神,让学术交流更简单。
大会秘书处:Lily Deng | 邓老师
contact@isneet.org
+86 18818846285(微信同号)
1359308739
主讲嘉宾
Prof. Steivan Defilla
Visiting Professor of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ianjin University(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
Prof. Kai Yan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Assoc. Prof. Xiaofei SUN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Xi'an Jiaotong University(西安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所有的投稿都必须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审稿,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最终所有录用的论文将录用论文将由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EES)(Online ISSN: 1755-1315 Print ISSN: 1755-1307)出版,见刊后由期刊社提交至 EI Compendex / Scopus 检索,目前该出版社EI检索非常稳定。
本次会议只接受英文投稿。如需中文稿件翻译,可咨询会务组老师邓老师(电话/微信:18818846285 )。
Submit to the SCI journal | SCI期刊
投稿时备注【D+511】将享有优先审稿及录用权
额外征集优秀论文,按SCI期刊论文要求审稿,直接推荐至包括并不限于以下SCI期刊发表
期刊1: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ISSN: 2352-152X,IF=3.762)
期刊 2: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ISSN:0268-2575, IF=2.75)
期刊 3:Toxi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ISSN:0277-2248, IF= 1.05)
SCI论文请用WORD(.doc)格式投稿,排版暂无严格要求,通过审核后,给出论文模版
支持线上一键投稿:【艾思SCI投稿系统】
I. 新能源 01) 水力发电 02) 页岩气 03) 太阳能 04) 风能 05) 海洋能 06) 生物质能 07) 聚变能 08) 核能 09) 地热能 10) 波浪力和潮汐能 II. 能源科学与能源技术 01) 太阳能工程 02) 生物质能源工程 03) 风能工程 04) 核能工程 05) 氢燃料电池 06) 能源材料 07) 储存技术 08) 节能技术 09) 能源化学工程 10) 节能照明产品和技术 11) 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 12) 能源设备 13) 绿色建材与节能建筑 14) 能源安全与清洁使用 III. 能源管理 01) 碳税 02) 能源教育 03) 能源经济学 04) 绿色能源选择 05) 新能源前景 06) 可再生能源标准 07) 新能源规划与投资 08) 在新能源问题上的全球合作 09) 新能源政策,法律和试点项目 | Ⅳ. 电气系统 01) 机器系统建模 02) 可再生能源系统 03) 能源效率系统 04) 可靠性和诊断 05) 噪声,振动,EMI和EMC 06) 散热技术 07) 永磁发电机系统 08) 制造,测试和标准 09) 建筑电气系统 10) 运输及其他应用 11) 发电 12) 输电和配电 13) 电力电子 14) 电能质量 15) 电力经济 16) 电动牵引 17) 电磁兼容 18) 电气工程材料 19) 高压绝缘技术 20) 高压仪器 21) 雷电检测与保护 22) 电力系统分析 23) 电气测量仪表 24) 微电子系统 25) 电子材料 26) 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设计与实现 27) 使用CAD工具的片上系统(SoC)和电子仪器 28) 射频集成电路设计(RFIC) 29)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30)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