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三届人工智能、自动化与高性能计算国际会议(AIAHPC 2023)
2023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utomation and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合作单位:
Erica | 彭秘书
联系手机(微信同号):+86-13922150445
咨询邮箱:aiahpc@163.com
QQ咨询:1729032440
(联系请备注“AIAHPC”)
![]() | 丁晓锋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管理、云计算、数据隐私保护方法、数据查询处理技术。 作为博士后研究员,曾分别于2010年和2013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澳大利亚南澳大学从事大数据管理、隐私保护、查询处理、数据密集型服务技术方面的研究。目前,已经在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Dependable and Secure Computing、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ery Large Databases (VLDB)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Engineering (ICD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s (ICDCS)、Information Sciences、Knowledge Based Systems、中国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等国际、国内知名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50 余篇。 |
![]() | Prof. Simon X. Yang,University of Guelph Simon X. Yang 教授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0及1996年分别获得北京中科 院生物物理所硕士学位和美国休斯顿大学电气工程硕士学位,1999年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获得电子和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目前,任加拿大圭尔夫大学教授、先进机器人与智能系统(ARIS)实验室主任,Journal of Robot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杂志主编。Simon X. Yang教授在机器人学、智能系统、传感与多传感器融合、智能控制及计算神经科学等领域有很高的学术造诣。 |
![]() | 冷璐 教授,南昌航空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江西省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培养博士后,南昌航空大学教授,韩国延世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和访问学者、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访问学者。江西省科技专家库人选,江西青年五四奖章,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远航工程”人选。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0多个SCI收录期刊的评审专家。主要从事生物特征识别、生物特征模板保护、计算机视觉等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42篇,高被引论文3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 |
![]() | 李聪端副教授,中山大学 2008年获北京科技大学学士学位,2011年获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硕士学位,2015年获美国德雷塞尔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2015年10月至2018年8月,他在香港中文大学网络编码研究所和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他目前是中国中山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 他的研究兴趣在于与网络相关的广泛领域,如网络编码,信息论,社交网络,无线通信,车联网,信息安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 |
本会议投稿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严格审核后,最终所录用的论文将被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ISSN: 0277-786X)出版,见刊后提交至 EI Compendex、Scopus检索,目前该出版社EI检索非常稳定。
注意事项:
已录用论文需按时注册,逾时注册将不被发表。
论文需按照会议论文模板排版,不得少于4页。
会议论文模板下载→ 前往“资料下载”栏目下载
会议仅接受全英稿件。如需翻译服务,请直接发送中文稿件至会议邮箱aiahpc@163.com
会议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投稿,全程由艾思科蓝进行技术支持,请点击以下图标投稿
投稿参会请直接联系彭老师: 电话&微信-13922150445
*投稿邀请码一栏请填写:P8003
1、高性能计算
|
|
|
2、人工智能与自动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