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理健康工作落实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中,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对个体的社会适应、事业成功和人格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分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探索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影响因素包括经济情况、压力应对及社会支持。从压力、学习、生活三个方面提出了新时代资助育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影响,分别为寻找压力出口、资源与机遇均等、隐性保障全覆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学生发展规律优化心理帮扶机制、基于校园文化环境开展心理扶贫教育、基于社会支持系统提升心理恢复能力三种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