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我国新材料与化学工程领域绿色、规范、持续、健康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产学研相结合,了解相关重大关键性理论和技术难题。拓展国内外新材料应用基础和化学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范围,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学会及相关行业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产业整体水平提升,切实解决当前领域内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电子信息材料构效关系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承办的“第二届新材料与化学工程国际学术会议(AMCE 2022)”拟于2022年09月16-18日在广东茂名召开。
本次会议将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澳大利亚技术科学工程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等多位院士、领军人才、材料/化学/金属研究领域相关科研院所专家学者、行业杰青,就国家相关政策和学术研究进展、应用实例做专题报告。会议将对行业科技发展目标和任务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总结国内外近期开发的先进材料研究和关键技术,为工程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提供了一个分享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了解学术发展趋势、加强学术研究和探讨、促进合作和成果转化的平台。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交流。
主办单位:
![]() | ![]() |
承办单位: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学院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协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超导与电子材料研究所
悉尼大学化工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医药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国家生物靶向诊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广西新能源材料结构与性能协同创新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凝聚态物理研究组
广东省艾思信息化学术交流研究院
Ms Huang | 黄老师
+86-13922159104
conference_contact@163.com(仅咨询)
【投稿完成后添加上方会务组老师微信,以便后续通知会议见刊和检索等信息】
*扫码添加烦请备注“AMCE2022”
大会主席
周如金 教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副校长,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省优势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主要从事劣质重油高效转化研究,获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专利奖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2件,转让和实施专利5件,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
主讲嘉宾(按姓名拼音排序)
![]() 丁萍,中南大学 工学博士,教授,博导,任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生物医药功能材料与药物分析、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检测与评价、环境介质健康危害的敏感性生物标志物研究。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省部级项目20多项,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60余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
黄勇,广西医科大学 黄勇,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后,研究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广西医科大学国家生物靶向诊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长期从事生物靶向诊治、生物传感、纳米药物的抗肿瘤效应研究。发表SCI/EI论文70多篇;获国家受理发明专利37项,其中已授权20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 |
![]() 李桂银,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工学博士,教授,临床医学/药学双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二级教授。主要从事生物电分析,生物医学传感,纳米靶向药物诊疗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7项。获广西科技技术进步奖和发明奖3项,湖南省“芙蓉百岗明星”、湖南省普通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发表SCI科研论文6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5项,授权22项。 |
刘宗文,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刘宗文,悉尼大学化工学院科研主任、副教授、博士导师。墨尔本大学博士毕业,曾被澳洲政府授予“英女王二世学者”(Queen Elizabeth II Fellow)称号。先后主持4项澳大利亚国家科学基金项目和6项国家大型科研设备项目。专业特长是对材料的结构在原子尺度下的分析和表征以及新材料的研发。在国际刊物发表论文论著180余篇,论文被引用6000余次,H-index达41。 |
1999年考入清华大学并于2008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香港城市大学做博士后,2010年加入华南理工大学。主要从事新材料的理论研究,在国际刊物 J. Am. Chem. Soc.、Nano Research、Phys. Rev. B、Appl. Phys. Lett.等发表 SCI 论文 80余篇,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部级等项目,于 2013 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014 年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入选广东省特支计划。 |
![]() 于金刚,中南大学 工学博士、教授、博导;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中南大学“531”人才队伍建设第三层次人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面上2项、青年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及其它课题10多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论文被引用4500余次,个人H影响因子为36,i10 指数为121。参编英文专著4部、中文教材1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件;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
理学博士,教授,博导,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二级教授。主要研究为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获广西科技技术进步奖和发明奖3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2部,英文专著1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8件。 |
Prof. Saidur Rahma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Sunway University 演讲题目:Emerging nano-materials in heat transfer applications |
A.Prof. Muhyiddine Jradi, Center for Energy Informatics , 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 演讲题目:Phase change materials (PCMs)-enhanced building envelope for improved thermal comfort and energy efficiency |
1、EI会议 |
◆所有的投稿都必须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审稿,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最终所有录用的论文将由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JPCS) (ISSN:1742-6596)出版(查重率需低于20%),见刊后由期刊社提交至 EI Compendex,Scopus检索。 ◆必须全英投稿,论文需按照会议官网的模板排版(请点击顶部“会议资料”),EI会议稿件排版后不得少于6页。 ◆被录用的论文投稿用作出版,实现见刊和检索,并可报名在会议上作口头报告。 ◆会议论文模板下载→ 前往“会议资料”栏目下载。 |
2、SCI期刊论文 |
◆按SCI期刊论文要求审稿,直接推荐至包括并不限于以下SCI期刊发表。(如需投SCI请先咨询大会负责人黄老师 13922159104) ◆推荐码填写【H526】,将享有优先审稿及录用权。 期刊1:Chemosphere(ISSN:0045-6535,IF=7.086) 期刊2:Adsorption Science & Technology(ISSN:0263-6174,IF=4.232) 期刊3:Science of Advanced Materials(ISSN:1947-2935,IF=1.474) 期刊4:Journal of Nanoelectr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ISSN:1555-130X,IF=0.961) |
注意事项: 1、会议仅接受【全英稿件】。如需翻译服务,可联系会议负责人(黄老师 13922159104)。 2、论文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发表论文的作者需提交全文进行同行评审,只做报告不发表论文的作者只需提交摘要。 3、作者可通过CrossCheck, Turnitin或其他查询体统自费查重,否则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搞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涉嫌抄袭的论文将不被出版,且公布在会议主页。 |
1、作者参会:一篇录用文章允许一名作者免费参会;
2、主讲嘉宾:申请主题演讲,由组委会审核;
3、口头报告:时间10-15分钟,会前一周或两周(可根据会议时间表述具体提交日期)需将题目、摘要以及演讲PPT发给会务组老师;
4、海报展示:A1尺寸的电子版(PDF或JPG格式)发给会务组老师;
5、听众参会:不投稿仅参会,也可申请演讲及展示。
![]() | ![]() |
纳米材料和技术 磁性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 超导材料 新的半导体材料 新一代非晶材料 纳米粉末材料 石墨烯 超导材料和原材料 生物材料和产品 智能材料 | 介质超晶格及其微结构材料与器件 介质、铁电薄膜及集成器件 人工带隙材料 全氧化物异质结构和器件 纳米材料和纳米电子学 新功能无机非金属材料,微结构材料设计 材料设计中的高性能计算 非线性光子学 低维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与组装 纳米光子学材料 胶体和界面化学 电化学和生物传感器 介质超晶格及其微结构材料与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