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进步,跨学科交流与融合已经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次国际青年科学家高端论坛旨在为青年学者搭建跨学科合作与交流的平台,活跃学术气氛,激发创新活力,创造合作机会,助力青年学者快速成长。本次国际青年科学家高端论坛面向科技前沿,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作学术报告,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共享新思想,激发新思维,提炼新观点。2022年第三届国际青年科学家高端论坛(IYSF 2022)将于2022年10月8-10日于西安石油大学隆重召开,欢迎各青年科学家、青年学者及广大师生参与!
作为大会分论坛之一,IYSF-AICE 2022将围绕“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工程”的最新研究展开,旨在荟聚世界各地该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分享研究成果,探索热点问题,交流新的经验和技术。我们热烈欢迎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向IYSF-AICE 2021提交他们的新研究或技术贡献,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学者分享宝贵的经验!
▶西安石油大学是西北地区惟一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学校,是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三大石油公司共建院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自主招生院校。
学校针对国家能源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实力不断提升。建有31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1个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5个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1个陕西高校新型智库,形成了油气勘探理论技术与工程应用等7大特色优势科研领域。近五年,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项目720余项;科研总经费逾8亿元。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46项;公开、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18余项;出版学术著作400余部;学术论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近2500篇。学校秉承“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好学力行、自强不息”的校训和“爱国奉献、艰苦奋斗、科学求实、开拓进取”的办学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办学条件建设为保障,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国际化进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合作交流能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大会秘书处 | Hamson Chen 陈老师
联系手机(微信同号):+86-18922115477
咨询邮箱:iysf_aice@163.com
QQ咨询:1279952597
期刊1:Computer Communications(ISSN: 0140-3664,IF=2.816)
期刊2: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ISSN: 1530-8669,IF=1.819)
期刊3:MICROPROCESSORS AND MICROSYSTEMS(ISSN: 0141-9331,IF=1.161)
期刊4: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ISSN: 1024-123X,IF=1.009)
期刊5:Cluster Computing(ISSN: 1386-7857,IF=3.458)
期刊6:Personal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ISSN: 1617-4917,IF=2.000)
期刊7: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ISSN: 1939-0114,IF=1.228)
期刊8: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ISSN: 0929-6212,IF=1.061)
期刊9:Safety Science(ISSN: 0925-7535,IF=4.105)
· SCI论文请用WORD(.doc)格式投稿,排版暂无严格要求,通过审核后,给出论文模版
注:SCI征稿与EI会议论文集征稿为单独、分开征稿,请勿一稿多发。
1、会议仅接受全英稿件。如需翻译服务,请直接发送中文稿件至会议邮箱 iysf_aice@163.com
2、论文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发表论文的作者需提交全文进行同行评审,只做报告不发表论文的作者只需提交摘要。
3、作者可通过CrossCheck, Turnitin或其他查询系统自费查重,否则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搞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涉嫌抄袭的论文将不被出版,且公布在会议主页。
4、论文需按照会议官网的模板排版,EI会议稿件排版后不得少于4页;SCI期刊稿件排版后不得少于10页。仅接受全英投稿。
◆会议论文模板下载→ 前往“资料下载”栏目下载
◆会议仅接受全英稿件。如需翻译服务,请联系会议负责人
◆会议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投稿,全程由艾思科蓝进行技术支持,请点击以下图标投稿:
人工智能 | 计算机工程 | ||
人工智能与进化算法 AI优化硬件 人工神经网络 自动解决问 自动编程 大数据搜索挖掘算法 生物特征 大脑模型,大脑绘图 认知科学 生物系统计算机分析 与软件设计 客户偏好与用户建模 电脑防守 数据挖掘 决策管理 演绎综合 深度学习 | 人工智能与技术的集成 智能信息融合 智能信息系统 智能制造 知识表示;基于知识的系统 知识工作者援助 人工智能的语言和编程技术 学习与自适应传感器融合 机器学习 机器翻译 建模技术 多学科融合设计 多媒体学习 基于神经模糊技术的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自然语言处 神经网络及其应用 | 信息系统 计算机模拟 自动化软件工程 移动计算 数据压缩 计算机辅助设计 多媒体应用 数据挖掘 移动无线网络 计算机体系结构 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 计算机建模 无线通信 图像处理 计算机安全人工智能 Internet和Web应用程序 | 数据库与数据挖掘 生物信息学和科学计算 网络安全与密码学 数据加密 计算机动画 程序设计语言 数字信号与图像处理 计算伦理学 多媒体网络 专家系统 计算机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 |
*其他相关主题均可,更多主题请查看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