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电子、电路与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CIE 2025)

时间: 2025-05-23 13:00 至 2025-05-25 18:00

地址: 广东.广州

我要参会我要投稿

距大会开幕

36175744

  • 会议介绍
  • 征文投稿
  • 参会报名
  • 资料下载
  • 征稿主题
简介会议背景

第五届电子、电路与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CIE 2025)将于2025年5月23日至25日于广州举行。ECIE 2025致力于为电子、电路和信息工程等相关领域的学者,工程师和从业人员提供一个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会议征稿主题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单片机技术,电工技术,电力系统通信,信息与通信工程,光网络与系统等。ECIE 2025欢迎所有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和相关研究领域的演讲报告。



组织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LOGO.png 

【协办单位】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广东电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联系方式

✦会议秘书:Hailey Dong 丨 董老师(邀请码:D226)

✦联系手机(微信同号):17320189207   

✦咨询邮箱:contact_ecie@163.com

✦QQ咨询:2640905300

添加会议负责人微信备注:会议简称ECIE2025+姓名 

微信二维码.jpg


大会组委大会组委
大会荣誉主席

Jonathon Chambers,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UK.jpg

Prof. Jonathon Chambers

IEEE Fellow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莱斯特大学


大会主席

Zhang Ru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jpg

Prof.Rui Zhang

IEEE Fellow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新加坡国立大学

Kai-Kit W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png

Prof. Kai-Kit Wong

IEEE Fellow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唐杰,华南理工大学.jpg

唐  杰 教  授

华南理工大学

章秀银,华南理工大学.png

章秀银 教  授

IEEE Fellow

华南理工大学

出版主席

杨萃,华南理工大学.jpg

杨  萃 副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

向友君,华南理工大学.jpg

向友君 副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

唐建华,华南理工大学.png

唐建华 副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

技术程序委员会主席

主讲-清华-高飞飞.png

高飞飞 教  授

IEEE Fellow

清华大学

桂冠,南京邮电大学.png

桂  冠 教  授

IEEE Fellow

南京邮电大学 

郑倍雄 华南理工大学.jpg

郑倍雄  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

Arman Shojaeifard, InterDigital.jpg

Arman Shojaeifard 高级研究科学家

英国英特数字公司

技术程序委员会联合主席

邢成文,北京理工大学.jpg

邢成文 教  授

北京理工大学

许威,东南大学.jpg

许  威 教  授

东南大学

肖亮 厦门大学.png

肖  亮 教  授

厦门大学

组织委员会主席

冯婉媚,华南农业大学.jpg

冯婉媚 副教授

华南农业大学

温金明,暨南大学.jpg

温金明 教  授

暨南大学 

江明,中山大学.jpg

江  明 教  授

中山大学

李波,广东电网.jpg

李  波 教  授

广东电网

范立生,广州大学.jpg

范立生 教  授

广州大学

温淼文,华南理工大学.jpg

温淼文 教  授

华南理工大学



简介投稿须知

模板排版论文→提交稿件→文章审核→返修→录用→支付版面费→免费报名参会→按参会通知要求准备参会


313240511141327949.gif*早投稿早审核早录用!*313240511141327949.gif组团投稿越多,优惠则越多!313240511141327949.gif联系会务组董老师:17320189207(邀请码D226)



报名须知报名须知

image.png

报名参会(口头报告、海报展示、听众参会)

image.png

论文投稿

1、投稿参会:一篇录用文章允许一名作者免费参会; 

2、主讲嘉宾:申请主题演讲,由组委会审核;

3、口头报告:申请口头报告,时间为15分钟;

4、海报展示:申请海报展示,A1尺寸,彩色打印;

5、听众参会:不投稿仅参会,也可申请演讲及展示。


资料下载资料下载
征稿主题征稿主题

(1) 无线通信与电磁技术(2) 网络技术与服务

无线通信

天线系统,传播和射频设计

微波电子学

电磁学

新兴技术,5G等

无线系统的机器学习和优化

发射与接收技术

可重构的智能表面和智能环境

认知无线电和人工智能网络

绿色通信

IoV, IoT, M2M,传感器网络

Ad-Hoc网络

无线网络:协议

安全和服务

移动网络

下一代网络和互联网

有线网络

光网络与系统

天空地通信和空间网络

云和边缘计算

电力系统通信

(3) 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4)电子电路与集成电路

通信QOS

可靠性和建模

通讯软件

物理层和通信理论

通信和信息系统安全

多媒体通信

通信信号处理

源信道编码

信息与通信工程

水声通信与海事通信

数字电路和信号处

理模拟电路和信号处理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

半导体器件和电路

测试和可靠性

单片机技术

低功耗和采集技术

电磁兼容性

(5)智能交通与电力系统(6)智能技术与新兴应用

电动汽车

车载电子与智能交通

电动交通和电动汽车

电力技术和智能电网集成

无人驾驶飞行器通信

车辆网络和远程信息处理

电工技术

电机及电器

电力和能源电路

定位、导航和移动卫星系统

集成传感与通信

语义通信

并行和分布式计算

测控技术与仪器

传感和传感器网络

*本会议不接收文科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