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木工程

中国土木工程

《中国土木工程》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土木工程发展综述,重大土木工程实录,发表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及其相关学科的论文,包括科研、设计、施工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总结。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土木工程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0107
qikan1@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中国土木工程》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一种新颖的框架-核心筒楼面结构型式及应用 下载:62 浏览:488
摘要:
本项目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塔楼采用框架-核心筒体系,屋面高度126.90 m,塔楼高低区分别为办公和公寓,高区办公楼层楼面采用了较为新颖的加腋板结构,通过详细计算分析结合构造和施工措施,保证结构安全可行。
海底隧道复合地层盾构掘进刀具磨损原因分析及对策 下载:74 浏览:479
摘要:
海底隧道盾构掘进由于复杂的地质情况及不可预测的因素较多,容易对盾构机刀具造成严重的磨损,而海底隧道盾构施工在国内工程案例相对比较少,缺乏海底盾构施工的经验,通过总结海底盾构掘进施工经验,刀具磨损的原因及对策,希望对相关海底盾构掘进施工有所借鉴。
地铁隧道全断面砂层土压盾构超近距离侧穿建筑物施工技术研究 下载:54 浏览:480
摘要: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运用土压平衡满仓掘进工艺,克服全断面砂层地质中盾构掘进对地层扰动大的难题。通过提前筹划,优化措施,精细管理,动态调整,在全断面砂层地质中以微小沉降近距离安全顺利侧穿3栋年代久远、结构薄弱建筑物。总结的施工技术经验,为以后类似边界条件下盾构隧道施工提供了良好借鉴。
超高顶部大悬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 下载:61 浏览:472
摘要:
随着超高层建筑的发展,传统混凝土结构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大空间、多样化和复杂化立面体型的需求,相比传统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抗震性能好、施工快速方便、可利用空间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一些设计顶部"凹入"或部分"凹入"的悬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或钢结构,采用该技术可保证施工安全,节约施工工期和施工成本,应用前景广阔。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线路的影响效应分析 下载:74 浏览:475
摘要:
以广州轨道交通某区间下穿城市公路及桥梁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手段,对注浆加固前后地层的沉降情况和桥桩的变形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施工引起的路基与桥桩最大沉降发生在隧道开挖上方且略滞后于开挖进度;采用袖阀管注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结构沉降、减小沉降影响范围,还可以抑制由地层应力释放引起的管片上浮;确定了线路两侧20 m为盾构施工重点监测区域;明确了下穿施工掘进速度、出土量及注浆量的变化范围。通过本项目下穿影响效应的分析,力求为今后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中国土木工程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
2018-2025
发文量 :
729
访问量 :
160589
下载量 :
59812
总被引次数 :
862
影响因子 :
1.361
中国土木工程最新录用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