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 华东理工脑机接口新成果:用意念控制机器狗行动自如 2025-03-18
- 碳-14核电池“烛龙一号”:开启微型核电池新时代 2025-03-18
- 首试成功!我国商业航天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技术取得新突破 2025-03-18
- 实验证明动量空间存在“量子龙卷风” 2025-03-17
- 先应用、再发《自然》,这项研究为何这么干? 2025-03-17
- 要接滞留太空的美宇航员回地球,“龙”飞船接驳空间站 2025-03-16
- 越海王星天体观测有重要发现 2025-03-16
- 田刚院士:即便AI技术发展,基础数学训练仍然不可或缺 2025-03-15
- 移民火星,需要的远不止“星舰” 2025-03-15
- NASA发射猎鹰9号火箭:将接回被困9个月的美国宇航员 2025-03-15
- 空间站“太干净”不利于健康 2025-03-15
- 科学家揭示重离子治癌重要微观机理 2025-03-14
- 中外天文学家合作发布银河系三维尘埃分布和特性图 2025-03-14
- 宁波大学团队打造“微型火星” 模拟地外极端环境 2025-03-14
-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攻坚半导体与信息技术前沿 2025-03-13
- 厚度仅A4纸百万分之一,科学家为金属“重塑金身” 2025-03-13
- 中国科学家开创二维金属研究新领域 2025-03-13
- 光学“龙卷风”的奥秘被揭开 2025-03-12
- 科研人员通过“庄子”号观测到量子泵浦中拓扑与无序的相互影响 2025-03-12
- 科学家回信|董建敏:霍金辐射中的粒子可摆脱黑洞引力 2025-03-11
- 赠书 | 乘一艘夜航船,漫游物理世界 2025-03-11
- 刘继忠代表:中国航天向“智能航天”加速迈进 2025-03-11
- 研究开发出双级“铠甲”整体式电极 2025-03-11
- 月球更多地方可能存在冰 2025-03-09
- 我国科研团队解锁太阳能电池“长寿密码” 2025-03-07
- 最新研究称月球上能结冰区域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多 2025-03-07
- 逐梦火星!我国计划2030年前后完成火星采样返回 2025-03-06
- 《自然》:人工智能助力天文学研究更快探测恒星合并 2025-03-06
- 光首次被转化为超固体 2025-03-06
- AI助力更快探测恒星合并 2025-03-06
- 科学家回信|闫聪 :三体问题不能简化为“1+2”运动 2025-03-04
- 中国科大实现超导体系“量子计算优越性”新纪录 2025-03-04
- 模型揭秘宇宙“第一滴水”形成时间或出现于大爆炸后一亿至两亿年间 2025-03-04
- 从10万元到3.5亿元,清华博士“造飞机” 2025-03-03
- 瞬间能量相当100万座核电站!史上最大电流来了 2025-03-03
- “地沟油上天”成真!我国生物航煤四大技术路线敲定 2025-03-03
- 双星共有包层抛射物质观测有新进展 2025-03-03
- 贠国霖已任中科大近代力学系特任教授 2025-03-03
- 科学家首次探测到中等质量黑洞吞噬恒星的“心跳” 2025-03-02
- 美国太空望远镜“舰队”又添新成员 2025-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