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研究
传感器研究
《传感器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具有新结构、新功能、新用途、微型化、多功能化、智能化、系统化和网络化、能促进信息技术发展、更新换代的新型传感器与微系统制造方面的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传感器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0042

《传感器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炭黑/液体硅橡胶复合材料的迟滞性和拉伸响应特性 下载:14 浏览:408
  • 龚瑾1,2 龚云琪1,2 梅顺齐1,2 《传感器研究》 2020年8期
  • 摘要:
    以导电高分子材料制备的柔性应变传感器可应用于可穿戴设备领域中,实际应用中需要其在不同外界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与可重复性。研究了炭黑含量、拉伸速率、拉伸率等因素对炭黑/液体硅橡胶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拉伸响应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炭黑含量增加,复合材料表现出逾渗现象并符合逾渗理论,其逾渗阈值(质量百分比)在3%。在不同拉伸速率条件下,均表现出良好的迟滞性(在50、250、500 mm/min拉伸速率下迟滞性系数分别为8.1%、8.47%、8.82%)。在不同拉伸率与拉伸速率条件的拉伸释放试验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ΔR/R0最大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2%、1.86%)。
  • 空时域混合差分法在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检测与定位研究 下载:12 浏览:413
  • 王红1 徐学武1 赵克2 陶辉1 潘家栋1 《传感器研究》 2020年8期
  • 摘要:
    在对光纤光栅传感器检测与定位时,因偏振衰弱影响,传感器定位准确率下降,故提出一种基于空时域混合差分的检测定位法。分别在空间域和时间域对光纤中返回的光强进行差分处理,并在空间域和时间域分别设置相应的光强检测阈值,可提高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定位准确率。并在光纤长度为100 m、空间分辨率为1 m的实验条件下进行了多次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与现有时域、空域差分检测定位法相比,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定位准确率得到了提高,具有实用价值。
  • 整体式PLC优化控制 下载:14 浏览:369
  • 张固1,2 刘小勤1 沐超1 梅康1,2 《传感器研究》 2020年8期
  • 摘要:
    在小型自动化控制领域常采用整体式PLC作为主控单元,整体式PLC具有价格低、体积小、结构简单等优点,但存在无法准确获得伺服电机位置坐标、梯形图扫描时间和原点查找时间较长、输入输出资源浪费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整体式PLC控制系统优化具体方案。为今后的整体式PLC伺服控制系统选择与应用,提供了指导和参考的价值。
  • 干式变压器风冷系统在线监测与温控保护装置 下载:14 浏览:414
  • 尹春杰 王亚男 宋彦螟 朱孟隆 吴边 《传感器研究》 2020年8期
  • 摘要:
    针对传统干式变压器温控保护装置对风机运行状态缺乏有效监测的不足,设计实现了以STM32F103为控制器核心的新型干式变压器温控保护装置。提出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实现对风机运行状态参数在线监测,阐明实现风冷系统故障诊断的判据与温控保护策略,并给出电压电流采样电路、三线桥式温度采样电路及相应的信号调理电路设计。该装置具有风机电源电压、电流等全电量参数及温度监测、系统控制、状态诊断、保护预警、数据存储、远程通讯等功能。
  • 基于FPGA的三维扫描测头反光标志点中心定位及匹配 下载:8 浏览:422
  • 王文祥 柳燕飞 张瑞 李维诗 《传感器研究》 2020年8期
  • 摘要:
    三维扫描测量机器人在工业现场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受限于机器人较低的定位精度,扫描测量机器人的测量精度不高。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采用基于多相机的视觉跟踪系统代替机器人的定位系统,实现扫描测头的精确定位。由于多台大面阵CMOS红外摄像机(2 048 pixel×2 048 pixel)同时采样的数据量大,传统的串行处理器(如PC、DSP等)难以满足数据处理的实时性要求(>30 fps)。以并行运行方式的FPGA作为核心处理单元,采用流水线的方式,实现对三维扫描测头反光标志点中心的定位及匹配。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数据处理速度满足三维扫描测头位姿跟踪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传感器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3
访问量 106258
下载量 19873
总被引次数 342
影响因子 0.61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