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进展
天然气进展
《天然气进展》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天然气工业在勘探、开发、钻采、储运、处理加工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技术应用成果。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天然气工业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0182

《天然气进展》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页岩气井带压作业关键技术与应用评价 下载:68 浏览:374
  • 胡旭光 徐勇军 罗卫华 刘贵义 《天然气进展》 2019年12期
  • 摘要:
    气井带压作业作为川渝页岩气区块完井增产的有效手段,已逐步在中国石油长宁—威远、中国石化涪陵等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块推广应用。为了解决气井带压作业中环空动密封、管柱内密封压力控制及管柱压弯的技术难题,通过优化环空动密封装置组合、对比管柱内密封工具优缺点、建立管柱极限抗弯长度计算模型,制定了环空动密封、管柱内密封方案及管柱抗弯计算公式,形成了页岩气井带压作业关键技术,并对4口井带压作业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当井口压力小于13.8 MPa时,带压起下管串时至少配备一个环形动密封装置及一个闸板式动密封装置,当井口压力大于13.8 MPa时,至少配备一个环形动密封装置及两个闸板式动密封装置;②定压接头或陶瓷堵塞器是目前气井带压下油管最常用的内密封工具,定压接头安全可靠,陶瓷堵塞器密封效果好,二者配合使用效果最佳;③计算管柱极限抗弯长度,确保液缸行程不超过极限抗弯长度是防止压弯管柱的有效方法;④4口井带压作业应用效果较好,增产效果明显。
  • 泡沫排水采气技术在涪陵页岩气田的应用 下载:69 浏览:429
  • 陈晓宇 《天然气进展》 2019年12期
  • 摘要:
    为了使页岩气田各气井能够连续稳定生产,通过借鉴各大气田应用泡沫排水采气技术的经验,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田率先在其低产能、中高含水的Y区块进行了泡沫排水采气现场探索试验。通过对比分析该区块4口气井措施前后的生产变化情况,对泡排剂的用量不断调整优化,最后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为该区块乃至整个气田的泡沫排水采气技术的适用性提供了借鉴与指导。研究结果表明:①泡沫排水采气技术能够较好地提高页岩气气井产量,降低水气比,有效减小气井的油套压差;②泡沫排水采气技术能够辅助其他措施对积液严重的页岩气井进行复产;③需要开展消泡工艺研究及药剂优选实验,建立起适合涪陵页岩气田的消泡方式;④排水采气工艺的推广应用需结合相关公司的发展理念,建立"环节精准"的技术研究思路,制定出标准化流程。
  • 涩北一号气田第四系Ⅲ-3层组剩余气定量描述 下载:80 浏览:387
  • 张勇年 连运晓 顾端阳 马元琨 李雪琴 刘国良 《天然气进展》 2019年12期
  • 摘要:
    为了充分认识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剩余气富集规律和分布特征,为该气田开发后期的持续稳产提供保障,通过运用数值模拟技术,针对涩北一号气田第四系III-3层组开展剩余气定量描述研究,以期为今后该气田的有效开发提供挖潜方向及调整思路。研究结果表明:①涩北一号气田第四系III-3层组水体大小为30倍水体;②运用渗吸相渗代替驱替相渗使得数值模拟模型更为准确可靠;③剩余气分布与原始储量丰度、构造位置、开发程度、水侵程度等多种因素都有关系;④采用储量丰度和含水饱和度相结合的方式,对剩余气储量分四级进行评价;⑤依据剩余气评价结果,在剩余气富集区内设计不同调整方案,在优选方案的基础上,选取2口新井优先实施,现场投产效果较好。结论认为:涩北气田的持续稳产离不开对剩余气的挖潜,通过研究提出的剩余气定量描述方法,可以为后期剩余气开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杭锦旗地区锦72井区盒1段沉积特征 下载:72 浏览:448
  • 曹桐生 《天然气进展》 2019年12期
  • 摘要: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北缘杭锦旗地区锦72井区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沉积特征及展布规律,以主力气藏盒1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岩心、粒度、测井、录井等资料,归纳出7种岩相类型和岩相组合,总结出5种典型测井相和4种典型测井相组合,进行了沉积微相判别,建立了研究区盒1段纵向沉积序列,刻画了沉积相平面展布,并总结形成了研究区辫状河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锦72井区盒1段靠近物源区,沉积物以牵引流为主,发育大套厚层块状层理砂岩相和含砾粗砂岩相,判别沉积环境为冲积平原辫状河沉积;②可识别出心滩、辫流水道及河漫沉积3种沉积微相类型,优质储层主要形成于心滩微相中,该类沉积微相具有沉积物粒度粗、测井曲线显示为光滑箱型的特征,多套叠合的岩性圈闭砂砾岩构成的叠置心滩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该研究成果对确定研究区天然气有利靶区具有指导作用。
  • 综合物探方法在钻井平台裂隙勘探中的应用 下载:76 浏览:358
  • 王安平 周昊 王强 《天然气进展》 2019年12期
  • 摘要:
    为了有效探测钻井平台1 000 m以浅裂隙破碎带及其他不良地质体的发育情况,为后期优化钻井设计、建设及运行期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四川盆地川南地区页岩气钻井平台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物探方法的应用实践,分析了钻井平台下方裂隙破碎带的电性特征,指出了在钻井过程中遇裂隙破碎带易发生钻井液漏失,对地下水及区域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高密度电法、音频大地电磁法对裂隙进行立体勘探,预测钻井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效果较好;②高密度电法对于地下埋深100 m以浅裂隙勘探效果较好,音频大地电磁法探测深度较大,对于地下埋深100~1 000 m裂隙勘探效果较好。结论认为:综合物探方法能够有效探测钻井平台1 000 m以浅裂隙破碎带及其他不良地质体的发育情况,可以为钻探工作规避风险提供依据,有助于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天然气进展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82
访问量 110578
下载量 21056
总被引次数 356
影响因子 0.617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