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与营养
中国食品与营养
《中国食品与营养》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食物生产、食物消费、食品工业、食物营养等方面的发展动态和科技成果;普及宣传营养保健、膳食指南等方面的知识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食品与营养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46

《中国食品与营养》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乳酪可食用包衣的研究现状 下载:46 浏览:336
  • 范如意 张栋 于文花 李金婵 刘茁 韩美娜 郭慧 朱宏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10期
  • 摘要:
    乳酪全球销量很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然而,在货架期内容易发生微生物污染。传统的多聚物+盐水包装、直接涂抹抑菌物质、延长成熟时间等控制乳酪货架期内微生物的方法,运输不便、抑菌不完全、影响环境。研究发现,可食用包衣以其优良的阻隔性、可降解性、可调配性、营养性、抑菌性的特点,延长乳酪货架期的同时可生物降解、不影响环境。乳酪可食用包衣的常用材料有壳聚糖、海藻酸钠、乳清蛋白、蜂蜡等;同时,在可食用包衣中添加抑菌物质或其他功能活性物质,更能丰富和强化乳酪的品质和营养。此外,纳米技术能够提高可食用包衣的性能,并扩大包衣原料的选择范围,将为乳酪可食用包衣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 酶法修饰对乳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下载:96 浏览:374
  • 张李伟1 赵昀晗2 张英华2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10期
  • 摘要:
    该试验研究了酶法修饰对乳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乳清蛋白的单酶和双酶修饰产物的乳化活性并没有显著的升高或降低,但乳化稳定性相比于原料乳清蛋白分别下降了18.1%和28.55%。脱脂乳粉的2种酶修饰产物的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都与原料脱脂乳粉基本保持同一水平,无明显差异。模拟体外消化过程检测结果显示,与原料乳清蛋白相比,经酶法修饰后的乳清蛋白产物一步消化和两步消化后释放的肽量均有所增加,并且单酶修饰乳清蛋白比双酶修饰乳清蛋白的消化性更好。疏水性检测结果显示,单酶体系和双酶体系修饰的乳清蛋白和脱脂乳粉的表面疏水性都明显高于相应的原料蛋白,其中,单酶体系修饰的乳清蛋白表面疏水性要比双酶修饰乳清蛋白略高,而双酶体系修饰脱脂乳粉高于单酶体系修饰脱脂乳粉,结果与固有荧光性分析的结果一致。该研究目的是确认单酶及双氧化酶体系修饰乳蛋白的可行性,阐明其对乳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为乳蛋白功能性质的改善提供一种新途径,对拓宽乳蛋白在食品加工产业中的应用具有实际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 不同干燥方式对苦荞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下载:64 浏览:335
  • 胡方洋 陈金玉 王轻 张坤生 任云霞 曲金萍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10期
  • 摘要:
    以苦荞麦粉为原料,通过碱溶酸沉法提取苦荞麦蛋白,考察不同的干燥方式(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干燥)对苦荞蛋白一系列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方式影响苦荞蛋白性质,经冷冻干燥处理后的苦荞蛋白含量最高(42.95%),且溶解性与乳化性均最好,热风干燥与真空干燥次之,微波干燥效果最差。起泡性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干燥起泡能力最差,仅为28%,真空干燥起泡稳定性相对较好(50%)。DSC扫描曲线在80~250℃温度范围内出现2个峰,峰值温度分别在147~155℃与220~223℃,4种干燥方式处理下的苦荞蛋白具有相似的热力学性质,经干燥处理后的苦荞蛋白变性温度升高。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苦荞蛋白在功能食品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巴氏杀菌对全蛋液加工性能的影响 下载:64 浏览:350
  • 郑恺 张志鹏 胥伟 蒋盼盼 黄倩 赵明月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10期
  • 摘要:
    研究通过设定不同杀菌条件来分析其对全蛋液功能特性所产生的影响。设定温度和时间2个因素,并做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巴氏杀菌温度的升高,全蛋液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分别在61℃时为较大值,达到63.13%和92.67%;乳化稳定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在55℃时为较大值,达到49.37%;而黏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64℃时为较大值,达到849.88 mPa·s。随着巴氏杀菌时间的延长,泡沫稳定性呈上升趋势,在4.5 min时为较大值,达到90.6%;乳化稳定性呈下降趋势,在4 min时为较小值,达到39.7%;全蛋液的硬度随着杀菌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当3.5 min时达到较小值,为1420 g/cm2。由此可知,在实际的生产中,巴氏杀菌作为液蛋制品中关键的一环,减少了蛋液中的微生物,延长了其保质期,同时杀菌条件对于全蛋液的加工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食品与营养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2
访问量 150326
下载量 30689
总被引次数 691
影响因子 1.326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