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学研究
神经科学研究
《神经科学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神经精神科学相关领域的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神经精神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成果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893

《神经科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鞘氨醇激酶1在颞叶癫痫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下载:84 浏览:497
  • ​董媛媛1 褚旭2 崔帅3 王艳丽2 吴兴饶2 孔庆霞2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 摘要:
    观察鞘氨醇激酶1(SphK1)在难治性颞叶癫痫(TLE)患者及匹罗卡品诱导的TLE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探讨其在TLE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TLE患者手术切除的皮质标本,纳入癫痫组(n=16)。收集脑外伤患者切除的颞叶皮质标本,纳入对照组(n=10)。将7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MC组,n=32)和匹罗卡品组(PILO组,n=40),PILO组根据匹罗卡品诱导癫痫持续状态(SE)后的观察时间随机分为4个亚组:E6h组、E1d组、E3d组和E7d组(n=8)。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SphK1在TLE患者颞叶皮质中的表达变化;运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phK1在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在人颞叶皮质和大鼠海马中星形胶质细胞(AST)活化增生情况和SphK1在AST中的表达。结果癫痫组人颞叶皮质中SphK1的阳性细胞数及AST细胞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均P<0.05)。E6h组、E1d组、E3d组和E7d组大鼠海马SphK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MC组(均P<0.05);PILO组AST细胞数明显多于MC组(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在癫痫组患者颞叶皮质中,SphK1主要在活化的AST的胞质中表达;而在PILO组大鼠海马中,SphK1主要在活化的AST的胞核中表达。结论 SphK1在TLE患者颞叶皮质和TLE大鼠海马中的表达明显增加,SphK1参与了TLE的发病。
  • 改良阿特金斯氏饮食治疗成人耐药性癫痫的系统综述 下载:84 浏览:492
  • ​侯锦 邓一伦 吴雪瑞 邹晓毅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 摘要:
    探讨改良阿特金斯氏饮食(MAD)治疗成人耐药性癫痫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全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018年11月3日前的文献,非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非随机研究方法学指标,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包括7项非随机对照研究及2项随机对照研究,共计357例患者。在治疗成人耐药性癫痫第1个月时,MAD已显效且有效率较高,各研究间有效率为17.6%~63%不等。在整个治疗期间,几乎所有研究均显示出MAD治疗有效率随时间推移逐次减低,治疗初期最高。在完成治疗的患者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体质量减轻或体质量指数(BMI)下降,血脂异常也较为常见。结论对于不能接受手术或神经调控治疗的成人耐药性癫痫患者,MAD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使部分患者从中获得癫痫发作减少甚至无癫痫发作。该治疗方法可能导致的体质量减轻或BMI下降的不良反应使其更适用于伴有超重或肥胖的癫痫患者。
  • 卒中后癫痫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下载:81 浏览:511
  • ​张燕芳 余年 梁雪 马海燕 狄晴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 摘要:
    探索卒中后癫痫(PSE)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PSE患者,至少随访2年,以是否达至少1年无发作作为判断预后的标准,将PSE患者分为预后好和预后差两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PSE预后差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02例PSE患者,其中59例(57.8%)预后好。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部位累及皮质的患者在预后差组中明显增多,与预后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部位累及皮质是PSE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OR=7.72, 95%CI:3.11~19.13,P<0.001)。结论 PSE预后较好,卒中部位累及皮质的PSE患者癫痫控制不佳。
  • 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症状反复波动的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82 浏览:505
  • ​王飞 高丽 沈沸 李焰生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 摘要:
    探讨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24 h内症状反复波动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在发病4.5 h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1例,分为波动组与无波动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波动组与无波动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溶栓前血压、溶栓前INR、发病-溶栓时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高血压病、糖尿病史/糖化血红蛋白(HbA1c)>6%、吸烟史、TOAST分型、溶栓后24 h内颅内出血的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波动组溶栓前NIHSS>3分及前循环梗死的比率显著高于无波动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3分(OR=2.953,95%CI:1.044~8.354,P=0.041)和梗死部位(OR=4.020,95%CI:1.067~15.140,P=0.040)是症状波动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静脉溶栓24 h内的症状反复波动与卒中严重程度及梗死部位相关。
  • 慢性意识障碍并发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下载:81 浏览:492
  • ​陈炎1 林清2 郭叶群1 吕威1 虞容豪1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 摘要:
    观察慢性意识障碍患者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PSH)的发生率,探讨PSH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42例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性别、年龄、损伤机制、修改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重症监护(ICU)时间、头颅影像损伤位置,是否行脑部手术,有无脑积水、癫痫、感染、高血压、糖尿病。结果慢性意识障碍患者PSH的发生率为28.87%(41/142)。PSH组患者的年龄比无PSH组小,CRS-R评分比无PSH组低,脑室周围损伤患者和脑积水患者的比例比无PSH组高,糖尿病患者的比例比无PSH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意识恢复组PSH患者的比例比意识未恢复组低,CRS-R评分比意识未恢复组高,ICU住院时间比意识未恢复组短,脑积水患者的比例比意识未恢复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RS-R评分和脑室周围损伤是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发生PSH的独立影响因素;PSH、CRS-R评分、ICU时间和脑积水是慢性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PSH是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年轻患者或脑室周围损伤患者容易发生。PSH将阻碍患者意识恢复。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神经科学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2
访问量 160529
下载量 45892
总被引次数 682
影响因子 1.003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