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研究
土壤研究
《土壤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土壤科学及相关领域(如植物营养科学、肥料科学、环境科学、国土资源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中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前沿问题综述与评论、问题讨论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499

《土壤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基于土壤图的农用地分等因素解译与校核 下载:58 浏览:336
  • 刘嘉慧1 单阿丽1 吴克宁1,2 赵瑞1 《土壤研究》 2019年11期
  • 摘要: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要求完善耕地分等调查评价基础数据,满足该要求的技术关键在于校核农用地分等因素准确性。本文在明确农用地分等因素内涵及归纳数据来源的基础上,以温县为例,在县域尺度上探讨分等因素选择的合理性,解译各土种质地和剖面构型指标值,参照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实地布设55个采样点对分等因素开展校核,结果表明:质地解译校核结果不一致的样点有9个,剖面构型解译校核结果中褐土化淤土、褐土化两合土、小两合土构型存在差异;分等数据库中黏土区域及黄庄镇、武德镇、北冷乡接壤处砂土区域表层土壤质地与调查结果不符。因此,建议在合理选择农用地分等因素的前提下校正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并细化质地与构型的分等标准;建议进行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为耕地分等调查评价工作提供更准确的基础数据。
  • 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质量评价方法比较研究——以德惠市为例 下载:45 浏览:419
  • 吴冠华1 吴克宁1,2 于兵1 杨淇钧1 《土壤研究》 2019年11期
  • 摘要:
    土地整治是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抓手,为更好的指导土地整治项目的开展与进行,拟探索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质量评价的方法与思路。本文以德惠市土地整治项目区为例,分别运用农用地分等评价法、定级指标修正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法对项目区整治前后耕地质量进行评价,对比三种方法的等别提升效果与适用性,提出方法改进建议。结果显示:运用三种方法评价该项目区整治后耕地质量等别均有所提升,提等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定级指标修正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法、农用地分等评价法;定级指标修正法与农用地分等成果衔接性更强,但可能会放大对修正因素的影响,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法等别区分度较小。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可用于整治项目区耕地质量评价,另两种方法较农用地分等更易凸显土地整治工程的效果,针对各自方法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适用范围,研究可为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借鉴。
  • 内蒙古平原灌区耕地土壤肥力评价方法研究——以土默川平原灌区为例 下载:12 浏览:363
  • 高宏艳1 索全义1 郑海春2 郜翻身2 《土壤研究》 2019年11期
  • 摘要:
    为了探索一种适合内蒙古平原灌区耕地土壤养分肥力评价的方法,本文以土默川平原灌区为例,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对当地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效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三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基于因子分析法样本综合得分的聚类分析法效果最好,其评价结果耕地的肥力等级高低与样点土壤养分含量相一致,即肥力等级评价结果可以直观反映土壤养分的高低。该方法是一种基于大量土壤样本进行耕地肥力评价的方法,其理论依据充分,方法简单,评价结果准确,适用于内蒙古平原灌区耕地土壤肥力的评价。
  • 沈阳市耕地表土层厚度与耕地产能关系研究 下载:23 浏览:271
  • 董秀茹1 刘小庆2 孙福军1 《土壤研究》 2019年11期
  • 摘要:
    表土对于作物生长至关重要,表土层厚度影响着耕地产能的大小,然而二者之间的关系尚缺乏具体的研究,明晰耕地表土层厚度与耕地产能之间的关系,对于提升耕地产能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量耕地被建设占用,表土遭到破坏,研究表土厚度与耕地产能间的函数关系,促进表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十分必要与紧迫的。本研究以沈阳市浑南区、康平县等四区三县市为研究区,对研究区内耕地土壤质地、灌排能力、化肥使用强度、表土层厚度、有机质含量、耕作方式、耕地产能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获得调查样点数据491份。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影响耕地产能的其他因素的稳定水平,筛选出只有表土层厚度作为自变量样本点容量,运用非线性回归方法构建函数方程分析表土层厚度与耕地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表土层厚度在5 cm至24.5 cm之间时,表土层厚度与耕地产能存在对数函数关系,所构建函数方程为y=5144.6 ln(x)-2995.2(5≤x≤24.5);耕地产能随表土层厚度增加逐渐增加,在表土层厚度为24.5 cm时,耕地产能达到最高为13960.59 kg hm-2;对表土层厚度薄的耕地进行表土层厚度增加,耕地产能提高效果更加明显。
  • 1985~2015年淮北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预测研究 下载:50 浏览:357
  • 刘斌寅1 赵明松1,2,3,4 卢宏亮1 张平1 陆龙妹1 《土壤研究》 2019年11期
  • 摘要:
    以1985、1995、2005、2015年4期遥感影像为基础,应用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了淮北市1985~2015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并采用ANN-CA模型预测2025年淮北市土地利用数据。结果表明:1)淮北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耕地面积占60%以上,建设用地次之;近30年,建设用地和林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耕地、水域和草地呈减小趋势;2005~2015年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变化显著,各类土地利用面积变化速率加快。2)1985~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主要为耕地向建设用地转变、水域向耕地和建设用地转变。3)1985~2015年淮北市土地利用破碎化程度不断升高,景观格局趋向复杂化,景观异质性增强。4)2015~2025年,林地面积将保持不变,耕地、草地、水域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土壤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69
访问量 178952
下载量 60598
总被引次数 708
影响因子 1.206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