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学报
中国水产学报
《中国水产学报》系开放获取期刊,旨在反映我国水产科学研究成果及发展方向,为国内外水产学术交流服务。主要刊载水产基础研究、水产养殖和增殖、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水产品保鲜加工与综合利用、渔业机械仪器等方面的论文、研究简报和综述。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456

《中国水产学报》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达里湖瓦氏雅罗鱼5种年龄鉴定材料的比较研究 下载:71 浏览:517
  • 蔡忠璐1 段友健1 徐聚臣1 何宇1 耿介之1 刘旋1 韩牧轩1 柳玉海2 《中国水产学报》 2019年1期
  • 摘要:
    为了更准确地获得达里湖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的年龄数据,以可判读力、吻合率和平均变异系数作为筛选指标,对达里湖瓦氏雅罗鱼5种年龄鉴定材料(耳石、鳞片、脊椎骨、鳃盖骨和匙骨等)的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鳃盖骨和匙骨年龄标志不清晰或缺失,可判读力较低,而耳石、脊椎骨年轮标志清晰且在显微镜下呈明暗条纹,鳞片切线明显;综合比较分析显示,耳石的吻合率最高(86.84%),平均变异系数最低(2.22%),耳石是达里湖瓦氏雅罗鱼的最佳年龄鉴定材料,鳞片在鉴定低龄个体年龄时吻合率较高,可以作为鉴定低龄个体的辅助材料,而脊椎骨读取效果较差。研究表明,耳石和鳞片是鉴定达里湖瓦氏雅罗鱼年龄的最适材料,而脊椎骨、鳃盖骨和匙骨不适用于年龄鉴定。
  • 4种复方中草药对鲤生长性能及其体成分的影响 下载:70 浏览:515
  • 马国红 宋理平 张延华 王秉利 《中国水产学报》 2019年1期
  • 摘要:
    为了解4种复方中草药对鲤Cyprinus carpio生长性能及其体成分的影响,将用不同组成和配比制备的4种复方中草药,以质量分数为3‰的量分别添加到鲤基础饲料中,试验分为对照组和4个中草药组,复方1由板蓝根、大黄组成,复方2由黄芪、黄柏等组成,复方3由辣蓼、青蒿等组成,复方4由甘草、大黄、五倍子组成,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体质量为(15.26±3.95)g的鲤30尾,养殖试验共进行30d。结果表明:2号和4号复合中草药的使用对鲤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1号复合中草药组促生长效果不理想;各组复合中草药的使用不同程度地降低了鲤饲料系数;各复方中草药组鲤粗蛋白质含量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复方中草药组鲤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仅2号复方中草药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3、4号复方中草药组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复方中草药组鲤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宜的复方中草药不仅可以促进鱼类生长,降低饲料系数,而且可以提高鱼肉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改进氨基酸组成配比,提高鲜味氨基酸含量,改善鱼体的肌肉品质和口感。
  • 大黄鱼雌性亲鱼培育期间肌肉营养成分的变化 下载:74 浏览:526
  • 章霞 李凌刚 徐志进 柳敏海 李伟业 傅荣兵 殷小龙 张川 油九菊 《中国水产学报》 2019年1期
  • 摘要:
    为探究亲鱼培育模式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雌性亲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采用阶段性测定雌性亲鱼肌肉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的方法,将亲鱼培育期间分3个阶段:大黄鱼卵巢发育Ⅰ期或是少数Ⅱ期(记为A阶段)、卵巢发育Ⅱ期或少数Ⅲ期(记为B阶段)、卵巢发育至Ⅳ期(记为C阶段),进行大黄鱼肌肉营养成分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培育模式下,大黄鱼雌性亲鱼背部肌肉氨基酸总量C阶段最高(17.480%);是A阶段的1.206倍,是B阶段的1.160倍,腹部氨基酸总量B阶段最高(16.993%),是A阶段的1.174倍,是C阶段的1.229倍,但各阶段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大黄鱼雌性亲鱼背部肌肉、腹部肌肉的脂肪酸总量呈显著增长趋势(P<0.05),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也呈增长趋势且C阶段均显著高于B阶段(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EPA+DHA含量均为C阶段、B阶段显著高于A阶段(P<0.05)。研究表明,本培育模式下对大黄鱼雌性亲鱼肌肉的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总含量影响不大,对肌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高不饱和脂肪酸有显著提高。
  • 饲料中牛磺酸水平对红鳍东方鲀免疫及消化酶的影响 下载:79 浏览:435
  • 周婧 王旭 刘霞 陈明康 韩雨哲 姜晨 《中国水产学报》 2019年1期
  • 摘要:
    为研究饲料中牛磺酸水平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免疫功能及消化酶的影响,选用初始体质量为(32.28±0.20)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配制牛磺酸添加量分别为0%(T1,对照)、0.5%(T2)、1.0%(T3)、2.0%(T4)和5.0%(T5)的试验饲料,分别投喂不同的处理组,试验在15个200 L方形聚乙烯水槽中进行,养殖试验共进行56 d。结果表明:添加了不同水平牛磺酸的饲料可显著提高红鳍东方鲀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P<0.05),显著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提高机体内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且在2.0%添加量时T-AOC达到峰值,而MDA含量下降到最低(P<0.05),SOD、CAT和GSH-PX在添加量为1.0%时酶活力达到峰值(P<0.05);肝脏AKP活力随饲料中牛磺酸含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1.0%添加量时达到最大值(P<0.05),但牛磺酸对肝脏ACP活力无显著性影响(P>0.05);不同牛磺酸水平的饲料能显著提高红鳍东方鲀肠道脂肪酶活力,2.0%添加量时脂肪酶活力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但牛磺酸添加量对肠道蛋白酶无显著性影响(P>0.05);1.0%、2.0%、5.0%添加量时红鳍东方鲀体表黏液溶菌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2.0%添加量时体表黏液溶菌酶活力达到最大值;通过对T-AOC、肠道消化酶和体表黏液溶菌酶这3个指标折线模型分析得出,红鳍东方鲀幼鱼饲料牛磺酸最适添加量为1.35~2.21 g/100 g(干饲料)。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可显著提高红鳍东方鲀的机体抗氧化及免疫能力,但过多的牛磺酸会导致抗氧化及免疫能力降低。
  • 易逝期干露对菲律宾蛤仔活品净化及贮藏特性的影响 下载:77 浏览:462
  • 刘慧慧1 刘俊荣1 田元勇1 李亚烜1 冷寒冰1 于笛2 《中国水产学报》 2019年1期
  • 摘要:
    探究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采捕后可容忍的干露时间,以研究干露对净化及随后的活品贮藏特性的影响,将采捕后的蛤仔原料设置6个处理组,分别为湿藏对照组(CW)、干藏对照组(CD)和干露0、1、3、4d组(即E0、E1、E3、E4组),湿藏及净化条件均为室温海水,干露及干藏条件均为4℃湿布覆盖,分析各组的存活率、三磷酸腺苷(ATP)含量、核苷酸能荷(AEC)值和K值,并对各组蛤仔从外观、气味、滋味、质地和回味5个方面进行风味品质评价。结果表明:干露3d内蛤仔有近100%的存活率,4d干露存活率仍可保持90%左右,与初始原料相比,干露静置后的蛤仔均呈现恢复态势,E1、E3和E4组具有相同的ATP、AEC和K值水平,蛤仔呈现非愉悦性特征(苦、腥、土),经1~3d静置后恢复了愉悦特征(甜、鲜、咸、香),干露4d时则呈现臭味特征;原料经1、3、4d干露,净化后蛤仔存活率分别为100%、91%和85%,随着干露时间的延长,净化过程ATP消耗增加,E4组的K值高于其他组,AEC值则未发现明显差异;感官评价结果显示,2d内干露处理的净化产品具有良好的风味品质,而3d以上的干露会导致风味下降,而E4组依然突出臭味;7d活品湿藏的E0和E1组均具90%以上的存活率,E3组存活率在70%以上,而E4组存活率急剧下降至0;干藏下的E0、E1组同样具有90%以上的存活率,E3、E4组则可维持80%以上的存活率;E3、E4组在活品贮藏阶段的K值明显高于E0和E1组,除E4湿藏组外,其他所有组均呈现相同的ATP和AEC值平稳水平,而E4组则明显下降;此外,2d内湿藏的E0、E1、E3组均可呈现愉悦特征;干藏的E0和E1组同样具有愉悦风味,E3组风味开始下降,E4组则突出臭味。研究表明,易逝期的菲律宾蛤仔品质可恢复,期间原料可容忍的干露期限是冷却条件下2d左右,该阶段的干露暂存或运输不会影响后续的活品净化,且无论是干藏还是湿藏均具有7d的活品货架期。
  • 江苏省近岸海域鳗苗网兼捕对渔业资源损害性的初步研究 下载:55 浏览:465
  • 张虎1 黄昕2 胡海生1 贲成恺1 吉红九1 于雯雯1 袁健美1 汤晓鸿1 高继先1 《中国水产学报》 2019年1期
  • 摘要:
    为了探明江苏省近岸海域鳗苗定置网兼捕对早期渔业资源的损害,于2016年2—5月,在东台、如东、启东和海门4个监测区域采用鳗苗定置网取样调查方法,进行了鳗苗网兼捕对渔业资源损害性研究。结果表明:144网次调查共捕获游泳生物幼体14 861尾共75种,隶属64属45科18目,其中鱼类51种,隶属29科,甲壳类21种,隶属13科,头足类3种,隶属3科;优势种为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和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兼捕渔获物中经济种有34种,占全部种类的45.33%;各月和各区域之间,种类数差异不大,平均密度差异较大,月平均密度以5月份最多(146.27尾/网),2月份最少(46.38尾/网),各区域的平均密度以东台最高(205.85尾/网),海门最少(31.33尾/网);各地区的优势种存在一定的差异,东台的优势种为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如东为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启东为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海门的为凤鲚Coilia mystus;计算鳗苗捕捞兼捕渔业资源损伤率为158.10,各月份中3月和5月的损伤率尤其高,各区域中如东和东台海域损伤率尤其高,根据鳗苗定置网兼捕幼体的经济损失额计算得到每捕获一条鳗苗损失幼体经济价值40.60元。研究表明,鳗苗定置网兼捕对江苏近岸海域的早期渔业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水产学报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68
访问量 145628
下载量 48767
总被引次数 605
影响因子 1.30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