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学报

中国水产学报

《中国水产学报》系开放获取期刊,旨在反映我国水产科学研究成果及发展方向,为国内外水产学术交流服务。主要刊载水产基础研究、水产养殖和增殖、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水产品保鲜加工与综合利用、渔业机械仪器等方面的论文、研究简报和综述。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456
qikan13@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中国水产学报》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不同体长南美白对虾摄食发声信号的变化规律 下载:46 浏览:333
摘要:
为研究不同体长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摄食颗粒饲料与虾壳的发声信号规律与差异,以5种体长(2~3、4~5、6~7、8~9、9~10cm)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基于被动声学方法,采集并分析2种摄食声音信号。结果表明:摄食颗粒饲料时,不同体长对虾的发声峰值频率不同,小虾(体长2~3cm)最高约为25kHz,大虾(体长9~10cm)最低约为7kHz,频率范围变化规律与峰值频率一致,随对虾体长的增加而降低,而单个脉冲信号时长随对虾体长的增加而增加(大虾约18ms,小虾约7ms);摄食虾壳时,不同体长对虾的发声峰值频率和频率范围与对虾体长无明显变化规律,对虾摄食虾壳的单个脉冲信号时长随对虾体长的增加而略有增加(大虾约13ms,小虾约6ms)。研究表明,不同体长南美白对虾摄食发声信号特征不同,摄食颗粒饲料时的发声信号随对虾体长变化存在一定规律,但摄食虾壳的发声信号则无明显变化规律。
湖北省保安湖沉积物污染评价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下载:44 浏览:335
摘要:
为了解保安湖沉积物的污染情况,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分析了保安湖2020年7月—2021年4月共4个季度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质(OM)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保安湖沉积物中TN、TP、OM含量分别为(3.56±0.79)、(0.57±0.20)、(59.66±16.27)g/kg;主体湖、桥墩湖、扁担塘和肖四海4个湖区TN、TP和OM含量均在冬季最高、夏季较低,季节更替引起的水温、浮游藻类、水生植物、微生物活性、溶氧及外源有机物输入等因素的变化,是导致这种季节差异的主要原因;TN和OM含量均在保安湖北部的扁担塘最高、南部主体湖最低,TP含量在北部的肖四海最高、扁担塘最低,来自周边精养鱼池的养殖废水及城镇生活污水可能是导致北部湖区沉积物营养含量更高的主要因素;沉积物中TN、TP和OM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及综合污染指数均表明保安湖处于重度污染状态,有机污染指数显示其污染等级为有机污染。研究表明,保安湖沉积物污染状况较重,未来一段时间内若外源污染持续存在还可能存在继续恶化的风险,亟须采取控源截污、水生态修复等措施以控制其富营养化。
海拉尔河浮游植物功能群时空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下载:47 浏览:317
摘要:
为探究北方寒区富营养化偏碱性河流浮游植物功能群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于2019年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9月)在海拉尔河水域上、中、下游及两条主要支流设置了14个采样点,对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包括种类组成、生物量、时空分布及其与水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海拉尔河流域共鉴定出6门80种浮游植物,浮游植物生物量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特征;海拉尔河水域浮游植物可划分为20个功能群,其中C、D、MP、X2为重要功能群,重要功能群时空组成分布有一定的差异,从上游至下游,浮游植物功能群C比例显著增加,季节变化则呈现C+X2+D(春季)→X2+MP+D+C(夏季)→D+C+MP(秋季)的特征;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与冗余分析显示,影响海拉尔河水域浮游植物功能群的主要水环境因子为pH、总磷(TP)、总氮(TN)和水温(WT),均与重要功能群C、D、MP、X2呈正相关关系;功能群X2与pH、TP、TN和WT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功能群D与WT相关性更大,功能群MP与TP相关性更大,功能群C与TN相关性更大。研究表明,不同纬度、营养水平和酸碱度河流的浮游植物功能群组成差异较小,海拉尔河浮游植物功能群的生物量组成季节差异不显著,空间差异相对显著,下游污染增加后浮游植物功能群C比例显著升高。
系泊参数对半潜式养殖平台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下载:42 浏览:308
摘要:
为研究系泊参数对半潜式养殖平台水动力特性的影响,采用基于脉冲响应函数的三维时域边界元方法,建立了波浪作用下系泊平台水动力分析模型,计算了不同缆索材质、导缆孔位置、缆间角和系泊布置形式下平台运动响应和系泊缆张力,并进行了实际海况下养殖平台在南海的应用性评估。结果表明:与钢链相比,采用钢缆和聚酯缆作为顶链,系泊缆顶链的单位长度质量分别减少53.4%和92.8%,养殖平台纵荡运动幅值分别降低7.9%和12.8%,垂荡运动幅值分别增大44%和64%,系泊缆最大张力分别降低7.8%和14.4%;随着导缆孔位置的上移,半潜式养殖平台的水平及垂荡位移减小,系泊缆张力增大;组内缆间角从5°增加到45°时,养殖平台的纵荡运动幅值减小33.8%,系泊缆最大张力增加5.4%;缆索数量由8根增加到12根时,养殖平台垂荡运动幅值减小46.3%,系泊缆最大张力增加4.9%。研究表明,针对南海目标养殖海域,采用4组×3根/组的聚酯纤维+钢缆组合缆且缆间角为22.5°时,半潜式养殖平台的运动响应和系泊力均满足平台风暴自存和正常作业要求。
长宽比对双进水管结构矩形圆弧角养殖池排污特性的影响 下载:47 浏览:344
摘要:
为探究长宽比参数(即L/W,L为养殖池长边,W为养殖池宽边)对双进水管结构矩形圆弧角养殖池排污特性的影响,构建了固-液两相流数值计算模型(DPM离散项模型与RNG k-ε连续相模型),定义了适用于较大长宽比养殖池排污模拟的粒子重叠撒布方式,在L/W为1.0~1.9工况下,对两种进水管布置方式(进水管布置在长边中心和宽边中心)的养殖池排污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L/W=1.0~1.5时,两种进水管布置方式的养殖池内粒子排除率均可达95%以上,随着长宽比的增加,养殖池内的排污效果变差;L/W=1.6~1.8时,进水管布置在长边中心时,未能排除的粒子在养殖池内汇聚更为集中。研究表明,在实际矩形圆弧角养殖池建设过程中,为使养殖池具有良好的排污性能和提高场地利用率,可选择L/W=1.0~1.5的池形进行建造。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