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研究

中国法学研究

《中国法学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我国法学领域内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旨在推动法学界开展多学科、多层次、多侧面的法学研究,努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建设的道路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和回答在改革和四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法学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法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08-0290
qikan10@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中国法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加强农村初中生的法制意识初探 下载:91 浏览:1031
摘要:
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下,我国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法制意识的指导。我们国家的治国理念是依法治国,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针对不学生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措施,以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轨道。文章从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角度,阐述了教学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以期对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养起到一定的作用。
OBE理念融入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混合式教学策略及应用研究 下载:97 浏览:1087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OBE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融入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本文首先分析OBE理念融入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混合式教学的意义,进而提出具体策略,为高职院校开展更为有效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立德树人视域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下载:101 浏览:1057
摘要:
在初中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最有效的载体,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德育为主要目标,让学生逐渐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在立德树人的视域下,笔者对中学德育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专题式教学设计——以第六章为例 下载:105 浏览:1088
摘要:
202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在主要任务部分明确指出:“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纳入高校法治理论教学体系,做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 由此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非常有必要且迫切的。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与核心要义,与本门课程第六章融合起来进行教学相关设计,微观上既能扩充本章的法律知识内容,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宏观上又能拓宽相关课程的法治教育教学路径,为普及法律知识和提升学生整体的法治素养助力。
西畴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初探 下载:107 浏览:1083
摘要:
西畴精神作为一种红色文化,它所具有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将其融入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利于充分挖掘和利用西畴精神蕴含的优秀精神内涵和当代价值,培育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后备力量,进而担当起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责任。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