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重视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研究;包括经济、文化、历史等社会学学术论文和成果报道及评述。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社会科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78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从“太虚即气”到“乾坤父母”:张载本体论思想的结构——以船山《张子正蒙注》为中心 下载:41 浏览:469
  • 陈赟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 摘要:
    现代学者往往以"太虚即气"作为最能体现张载《正蒙》形上学性格的典范论述,而张载哲学中的本体被固化为太虚,气本论与太虚神体论等等都是对太虚本体的解释。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正蒙》确立的并非静态的实体化本体,而是动态的从太虚到乾坤(天地)的本体论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太虚之天乃是"清虚一大"之天,作为理气浑沦未分者,它意味着张载本体论结构上的"一";乾元之天才是生物之天,而且,它与坤元之地共同构成本体论结构中的"两",天地交合而后气化得以可能。"太虚—乾坤"的本体论结构根植于《周易》的"太极—两仪"思想模式。明白了这个结构,才能理解《正蒙》以太虚始,而最终归于"乾坤父母";人之应该礼敬的并不是气,也不是太虚,而是天地之德,即乾坤。而人对太虚的礼敬只能通过礼敬天地之德(乾坤)的方式来间接达成,而礼敬乾坤具体落实到对气化世界的承担。
  • “结构与行动”视域下的科学哲学 下载:45 浏览:420
  • 刘鹏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 摘要:
    只要承认科学是人类的一项事业,那么"结构与行动"之间的矛盾就不可避免。逻辑实证主义、库恩、社会建构主义是结构阵营的主要代表,他们分别采用逻辑、范式、社会等结构性概念消解了科学家行动的认识论自由;而拉图尔、皮克林、哈金等则通过强调个体行动者的作用,在对地方性与普遍性之关系进行辩证理解的基础上,塑造了一种新的科学实践哲学。基于科学观的转变,哲学家们呼吁一种"反向的哥白尼式革命",从而重塑一种全新的行动哲学。
  • 中国公立医院改革(2009-2017):基于PV-GPG理论的定性政策评估 下载:41 浏览:464
  • 包国宪 刘宁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 摘要:
    公立医院改革事关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指导思想与健康中国战略的贯彻实施。基于PV-GPG理论,本文从政府绩效管理角度对新医改以来的公立医院改革政策进行了定性评估。本文认为,公立医院改革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体现了完整的政府绩效的价值建构过程,具有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与协同领导机制,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公共价值建构没有充分考虑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与平等性原则,公民参与不够;组织管理缺乏科学的绩效管理与系统的绩效评估;致力于冲突管理的协同领导机制不健全。本文建议,在公共价值建构中,积极引导公民参与,在组织管理中引入第三方机构独立评估,在协同领导中逐步建立主动的动态协同领导与冲突管理机制
  • 中国大都市区域医疗资源配置的均衡性及优化研究 下载:42 浏览:377
  • 张录法1,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 摘要:
    本文运用泰尔指数法和综合评价法,以上海为例分析了当前中国大都市区域医疗资源配置均衡性及变化状况。本文认为,从总体配置指标来看,医疗机构数提升比较明显,床位和卫计人员等资源提升不明显;从纵向配置指标来看,虽然医院层面和社区层面的医疗资源都在增加,但是倒三角配置格局更加严重。医院医疗资源配置的均衡性总体相对较差;社区医疗资源的配置均衡性相对较好,但由于所占有总体医疗资源有限,社区医疗资源仍然处于低水平的均衡。基于分析结果,本文建议在增量方面要适度增加优质资源的供给,补齐卫生人力资源短板;在存量方面要加大基层倾斜力度,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从中心城区向郊区的合理流动;在机制层面充分利用智慧医疗等技术手段,促进医疗资源跨区域、跨层级、跨机构、跨时间的高效利用。
  • 应对老龄化社会:协同构建医养融合的养老新模式 下载:32 浏览:406
  • 杨伊宁1 励建安2,3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 摘要:
    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以家庭养老为代表的传统养老模式在解决养老需求方面逐渐暴露出不足,亟待更加完善的养老体系和可持续性的养老服务。由此,动员社会多方力量,围绕着提升养老服务品质与全生命周期的生活质量,协同构建医养融合的养老新模式,对优化配置养老资源,为全社会缓解养老压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落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03
访问量 140235
下载量 3980
总被引次数 361
影响因子 0.763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