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检验医学
国际检验医学
《国际检验医学》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检验医学领域内最新研究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检验医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08-0002

《国际检验医学》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流式细胞术用于白血病外周血细胞检测对急性白血病复发判断的意义 下载:86 浏览:516
  • 葛丽卫1 王笑颜2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6期
  • 摘要: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用于白血病外周血细胞检测对急性白血病(AL)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FCM检测142例AL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同时做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分析FCM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白血病(ALL)检验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随访12个月,分析外周血微小残留病变(MRD)阳性、阴性与复发率的关系。结果 AML患者88例,FCM检测的敏感性为96.6%,特异性为33.3%;ALL患者54例,FCM检测的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44.4%。24例MRD阴性患者中有6例复发,复发率为25.0%;118例MRD阳性患者中有88例复发,复发率为74.6%,MRD阳性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 FCM检测AL患者外周血细胞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在AL复发率评估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血栓弹力图-MA参数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下载:94 浏览:464
  • 陆秋涯 陆怡德 孙爱华 马蔚云 周依琼 王学锋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5期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MA参数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按冠心病诊断标准,选取160例ACS患者(ACS组)及5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SAP组),分别测定2个组的血常规、心肌标志物、血脂、常规凝血指标和TEG。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ACS的诊断性能。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ACS的风险因素。结果 ACS组中糖尿病比例和高血压比例均高于SAP组(P<0.05和P<0.01)。同时,ACS组的肌钙蛋白I(cTnI)、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PLT)也明显高于SAP组(P<0.01)。TEG参数中除R外,2个组其他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TEG-MA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904),最佳临界值为66.60 mm时,诊断敏感性为80.00%,特异性为90.4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EG-MA是ACS的独立风险因素,可以辅助诊断ACS。结论 TEG-MA能反映PLT和Fib的活化,对ACS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可与cTnI和心电图联合检测,发挥互补作用,也可为后续的抗PLT治疗提供依据。
  • 痰涂片检出白细胞吞噬细菌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下载:99 浏览:519
  • 曹慧玲 杭鸣 赵苏瑛 杨琳 吴玲 李岷 汪小蓉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5期
  • 摘要:
    目的探讨痰涂片检出白细胞(WBC)吞噬细菌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收集175例住院患者的合格痰标本,通过直接涂片革兰染色观察WBC和细菌之间的免疫病理现象(吞噬或伴行),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痰涂片结果与患者临床情况、培养一致性对于鉴别致病菌和定植菌的辅助诊断作用。结果 175例患者中,56.6%年龄在70岁以上,85.1%具有一定的感染症状,而91.4%在留取痰标本之前接受过抗菌治疗,痰涂片可见WBC吞噬或伴行细菌的标本51例(30%),与细菌培养结果的一致性(84.3%)显著高于未见WBC吞噬或伴行细菌的标本(58.1%,P<0.05),且对致病菌的鉴别率(92.2%)也明显高于未见WBC吞噬或伴行细菌的标本(38.7%,P<0.05)。结论痰涂片检出WBC吞噬或伴行细菌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在临床实验室推广。
  • 不同程度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止凝血相关指标变化的研究 下载:86 浏览:511
  • 高芳 张云娜 赵乃蕊 李翠柳 杨馨鑫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5期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H)患者止凝血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95例初次诊断为SH患者和54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将患者分为2个组,A组(轻度SH组)4.2μIU/mL0.05);相关分析显示APTT(r值分别为0.077、0.433和0.597)、Fib(r值分别为0.093、-0.166和0.201)、DD(r值分别为0.268、-0.382和0.205)、PAI-1(r值分别为0.034、0.221和0.003)、t-PA(r值分别为0.198、-0.471和0.145)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TSH无相关性。结论重度SH患者Fib、PAI-1、t-PA水平升高,DD水平降低,APTT缩短,提示凝血功能减退,处于高凝状态,有潜在的血栓形成倾向,合并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大。
  • 0~3岁婴幼儿凝血功能参考区间的建立 下载:97 浏览:480
  • 邹琛 高原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5期
  • 摘要:
    目的建立0~3岁婴幼儿凝血功能参考区间。方法对966例0~3岁婴幼儿凝血功能进行检测,要求被检测婴幼儿无发热、炎症、血液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无肿瘤或其他遗传性疾病,生长发育正常。分别统计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等参数。将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围产期新生儿组(0~7 d)、新生儿组(8~30 d)、婴幼儿组1(1~6个月)、婴幼儿组2(7~12个月)、幼儿组1(1~2岁)和幼儿组2(2~3岁)。分别对上述各项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到各项参数的参考区间。结果1~6个月与7~12个月,1~2岁与2~3岁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后得PT的参考区间:0~7d为12.20~15.08 s、8~30 d为11.84~14.20 s、1~12个月为11.05~13.45 s、1~3岁为10.92~12.68 s;PT-INR的参考区间:0~7 d为1.07~1.45、8~30 d为0.99~1.27、1~12个月为0.82~1.10、1~3岁为0.83~1.10。0~7 d与8~30 d、7~12个月与1~2岁、2~3岁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后得APTT的参考区间:0~30 d为21.27~58.20 s、1~6个月为24.67~51.52 s、7个月3岁为24.01~43.73 s。8~30 d与1~6个月,7~12个月与1~2岁、2~3岁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后得Fib的参考区间:0~7 d为1.43~3.97 g/L、8d6个月为1.58~3.72 g/L、7个月3岁为2.65~3.89 g/L。0~7 d与8~30 d、1~6个月,7~12个月与1~2岁、2~3岁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后得TT的参考区间:0 d6个月为15.31~24.83 s、7个月3岁为15.83~23.39 s。结论婴幼儿的凝血功能处于一个不断健全的过程,各凝血功能指标均存在生理变化。建议各实验室按不同年龄建立合适的参考区间,为临床诊治凝血系统疾病、术前检查、抗凝药物监测等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对系统性血管炎的临床价值 下载:92 浏览:506
  • 谭立明1 焦安君2 冯晓晶2 徐镠粤2 谭福燕2 何思齐2 罗姮1 陈娟娟1 蒋永清1 李华1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5期
  • 摘要: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对系统性血管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13 866例患者血清ANC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和抗蛋白酶3(PR3)抗体。结果 13 866例患者共检出ANCA阳性318例,阳性率为2.29%。其中男性患者检出135例(2.07%)、女性患者检出183例(2.50%),2个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50,P>0.05)。不同年龄组患者间ANC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978,P<0.01),且男、女性患者各自不同年龄组间ANCA阳性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0,P<0.01;χ2=17.800,P<0.01)。p-ANCA和c-ANCA2种荧光核型及靶抗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24,P<0.01)。结论 ANCA的检测对血管炎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临床工作者应注重ANCA在系统性血管炎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检测。
  • 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护士核心能力的调查研究 下载:14 浏览:3347
  • 孙海燕1 刘洋1 周滋霞1 夏立平1 孙国珍2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5期
  • 摘要:
    调查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护士对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评价和执行频率,旨在为制订基层护理人员的培养方案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调查江苏省593名基层护士对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评价和实际执行频率。结果基层护士对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评价总得分为(4.45±0.73)分,执行频率总得分为(4.26±0.69)分,不同职称的护士对临床护理、人际关系、领导能力、专业发展维度的重要性评价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的护士对临床护理、人际关系、伦理和法律实践、评判性思维和科研维度执行频率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和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基层护士对核心能力重要性评价与执行频率的得分存在差异。结论江苏省基层护士的核心能力得分不高且发展不平衡,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评价与执行频率间有差异,医院管理者应该规范护士培训制度,完善职业发展路径,提高和改善基层护士核心能力。
  • 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的临床应用 下载:94 浏览:507
  • 刘妍袁应华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4期
  • 摘要: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探索适合临床实验室的用于替加环素体外敏感性检测的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4年2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经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简称Vitek 2)、纸片扩散法确认为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菌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20株、鲍曼不动杆菌41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最低抑菌浓度(MIC)法、纸片扩散法分别检测菌株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结果对耐碳青霉烯类药物鲍曼不动杆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替加环素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2和4 mg/L,按照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判断标准,耐药率为7.3%、中介率为29.3%、敏感率为63.4%;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比较,MIC法的基本一致性(EA)和分类一致性(CA)分别为97.6%和87.8%,未出现非常重大误差(VME)和重大误差(ME),小误差(mE)为12.2%;纸片扩散法的CA为24.4%,未出现VME,ME为7.3%,mE为68.3%。对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肺炎克雷伯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替加环素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1和2 mg/L,按照FDA的判断标准,耐药率为5.0%、中介率为0.0%、敏感率为95.0%;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相比较,MIC法的EA和CA均为95.0%,未出现VME和ME,mE为5.0%;纸片扩散法的CA为30.0%,未出现VME和ME,mE为70.0%。结论替加环素对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肺炎克雷伯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而对耐碳青霉烯类药物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下降;对于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肺炎克雷伯菌,MIC法可用于替加环素敏感性的临床常规检测或复核确认,而对于耐碳青霉烯类药物鲍曼不动杆菌,MIC法检测结果需谨慎对待,必要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确认;各项评价指标不支持使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替加环素敏感性分析。
  • 胸腔积液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下载:105 浏览:509
  • 李慧敏 马清光 李洪英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4期
  • 摘要:
    目的评价胸腔积液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6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网,全面收集胸腔积液IGRA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7月1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采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敏感性、合并特异性、合并阳性似然比、合并阴性似然比、合并诊断优势比,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最终纳入27项研究,共涉及胸腔积液患者2 072例。胸腔积液IGRA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合并敏感性、合并特异性、合并阳性似然比、合并阴性似然比、合并诊断优势比、AUC分别为0.85[95%可信区间(CI)0.83~0.87)]、0.85(95%CI 0.83~0.88)、5.37(95%CI 3.38~8.53)、0.16(95%CI 0.09~0.26)、41.31(95%CI 17.48~97.61)、0.930 0。结论胸腔积液IGRA对结核性胸腔积液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HPLC-MS/MS检测血浆百草枯浓度方法的建立 下载:102 浏览:519
  • 岳晓静1 李卫2 李平法3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4期
  • 摘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血浆百草枯浓度的方法。方法选用Phenomenex Kinetex 2.6μm HILIC色谱柱(100.0 mm×2.1 mm),以1%甲酸水溶液(含250 mmol/L甲酸铵)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0.35 mL/min,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40℃;使用电喷雾电离(ESI)源,采用正离子条件下多离子反应监测扫描模式。百草枯和内标乙基百草枯的离子对分别为质/荷比(m/z)92.7→171.0和m/z 107.0→185.1。对建立的HPLC-MS/MS进行方法学评价(线性范围、定量下限、准确度、精密度、选择性和基质效应、稳定性),并检测75例百草枯急性中毒患者的血浆百草枯浓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浆百草枯浓度对临床结局的判断价值。结果 HPLC-MS/MS检测百草枯浓度在54.28~13 190.00 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Y=0.000 1X+0.011 6,r2=0.998 3)。定量下限处的批内平均准确度为96.31%120.04%,批间准确度为104.43%;高、中、低浓度批内和批间检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均在±15%范围内;高、中、低浓度及定量下限处的批内和批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15%。随机选择6份空白基质考察方法的选择性和基质效应,结果表明百草枯出峰位置无干扰,方法选择性好;高、低浓度处经内标归一化的基质因子的变异系数均<15%,基质效应符合要求。样本室温放置可稳定1 d,2~8℃放置可稳定1周,-80℃冻存可稳定1个月,反复冻融处理3次对结果无影响。7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血浆百草枯浓度为2 820(0~22 200)ng/mL,死亡组血浆百草枯浓度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百草枯浓度判断临床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5,最佳临界值为2 431 ng/mL。结论建立的HPLC-MS/MS方法可用于临床血浆百草枯浓度的常规检测。
  • ICP-MS测定全血中5种微量元素及其参考区间的建立 下载:96 浏览:517
  • 徐凤仙 于嘉屏 吴娟娟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4期
  • 摘要: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全血中铁(Fe)、镁(Mg)、钙(Ca)、锌(Zn)、铜(Cu)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方法将全血样本混匀后用含Triton 100的稀硝酸溶液进行50倍稀释,以锗(Ge)元素为内标,建立ICP-MS检测全血Fe、Mg、Ca、Zn、Cu的方法。收集495名体检健康者全血样本,按性别和年龄(≤16岁和>16岁)分别分组比较并建立5种元素的参考区间。结果 5种元素的标准曲线线性均良好(r值为0.999 6~1.000 0),批内精密度为0.31%3.62%,批间精密度为1.37%7.15%,添加回收率为98.2%112.7%。正常人群、男女性之间全血Fe、Mg、Ca、Zn、Cu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6岁组与>16岁组之间5种元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以x±2s方式建立参考区间:≤16岁者Mg为30.2~43.4 mg/L、Ca为47.2~69.6 mg/L、Fe为320.6~466.0 mg/L、Cu为0.64~1.36 mg/L、Zn为3.1~6.8 mg/L;>16岁者Mg为27.0~43.6 mg/L、Ca为42.6~64.6 mg/L、Fe为275.2~530.3 mg/L、Cu为0.40~1.58 mg/L、Zn为4.3~8.3 mg/L。结论建立的ICP-MS方法可同时测定Fe、Mg、Ca、Zn、Cu,敏感性高,操作简便、稳定,准确度高,可用于临床大样本分析。
  • 巴彦淖尔市健康人群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参考区间调查 下载:95 浏览:507
  • 闫利明1 马骏龙2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4期
  • 摘要:
    目的以调查巴彦淖尔市健康人群的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简称UF-1000i)参考区间。方法采用UF-1000i检测2 396名体检健康者(儿童组、中青年组和老年组)随机清洁中段尿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上皮细胞(EC)、管型(CAST)、细菌(BACT)、电导率(COND)、小圆上皮细胞(SRC)和黏液丝,检测在取样后2 h内完成。结果健康人群尿液有形成分的参考区间:(1)男性WBC为(0.00~11.97)个/μL;RBC为(0.00~10.09)个/μL;EC为(0.00~6.20)个/μL;CAST为(0.00~0.76)个/μL;BACT为(0.00~124.03)个/μL;COND为(2.00~33.11)mS/cm;SRC为(0.00~2.71)个/μL;黏液丝为(0.00~22.23)个/μL。男性各组测定无明显差异(P>0.05)。(2)女性WBC为(0.00~17.61)个/μL;RBC为(0.00~19.09)个/μL;EC为(0.00~6.20)个/μL;CAST为(0.00~0.66)个/μL;BACT为(0.00~655.57)个/μL;SRC为(0.00~2.71)个/μL;COND为(4.40~33.46)mS/cm;黏液丝为(0.00~8.00)个/μL。女性各年龄组除儿童组和老年组的BACT明显低于中青年组,儿童组EC和黏液丝明显低于其他2个组外,其他项目3个年龄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为建立巴彦淖尔市健康人群UF-1000i的尿液有形成分参考区间提供了基础性数据,也为建立中国健康人群随机尿液有形成分参考区间提供了参考。
  •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下载:96 浏览:517
  • 史玮炀 刘洋 韩逸超 郑丹丹 戴尔宽 郑冰 李敏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3期
  • 摘要:
    目的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性及同源性,为CRKP感染的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分离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感染患者的CRKP 107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美罗培南和替加环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生物学分型,NTSYS(2.1)软件中UPGMA算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07株CRKP除对复方磺胺甲噁唑(敏感率67.3%)、磷霉素(敏感率24.0%)、替加环素(敏感率100.0%)相对敏感外,对其余17种抗菌药物均不敏感(耐药率>95.0%);107株CRKP均检出KPC-2基因;受检菌株经PFGE指纹图谱分析共得出24种型别(A型X型),以A型[19.6%(21/107)]、B型[13.1%(14/107)]和C型[11.2%(12/107)]为主。在21株A型CRKP中有15株于1个月内分离自神经外科(6株)、门诊(3株)、血液科(2株)、老年科(2株)、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1株)和泌尿外科(1株)。在6株F型CRKP中有4株分别于2周内分离自普外科(2株)和老年科(2株),其余PFGE型别菌株分布离散性较大,散发于不同时期和不同病区。结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分离的CRKP耐药基因主要为KPC-2,院内存在A型和F型菌株暴发流行。CRKP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磷霉素和替加环素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建议临床治疗首选复方磺胺甲噁唑。临床医护人员应采取合理措施加强对CRKP的耐药性监测,控制其在医院的传播。
  • 三种核酸提取方法用于检测血浆EBV-DNA的性能及应用评价 下载:89 浏览:508
  • 郑瑜宏 陈岩松 潘建基 林少俊 肖振州 宗井凤 林莺莺 郭巧娟 许元基 陈燕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3期
  • 摘要:
    目的评价并比较用于检测血浆EBV-DNA的3种核酸提取方法的分析性能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硅膜离心柱法、浓缩煮沸裂解法或自动化磁珠吸附法平行提取核酸,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EBV-DNA。利用第三方定值参考物质,比较三种方法的检测性能,并配对检测100例NPC患者及100名健康体检者血浆,评估3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3种方法提取并检测EBV-DNA的正确度、不精密度均符合要求,且对临床样本的测定结果均呈线性相关。但磁珠法的重复性不精密度和中间不精密度较离心柱法与煮沸法均小且稳定(均<3%);最低检测限(约3.334×10~1 IU/ml)较离心柱法(4.159×10~1 IU/ml)与煮沸法(8.511×10~1 IU/ml)稍灵敏;线性范围(5.4×10~1~5.4×10~5 IU/ml)较煮沸法(5.4×10~2~5.4×10~5 IU/ml)稍宽;抗Hb干扰能力优于煮沸法;而且对NPC样本检测的阳性率及平均病毒载量(95%,8.342×10~3 IU/ml)均显著高于离心柱法(84%,4.707×10~3IU/ml)与煮沸法(78%,2.571×10~3 IU/ml)(P均<0.05)。结论采用自动化磁珠吸附法提取检测血浆EBV-DNA可以实现更好的检测性能,并具备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去泛素化酶UCH-L3和自噬基因LC3Ⅱ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下载:91 浏览:507
  • 王楠1 胡丹2 袁宏1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3期
  • 摘要:
    目的探讨自噬和UCH-L3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相互关系,为白血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方法选取2014至2015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AML患者(男47例,女37例)及健康体检对照组25名(男13名,女12名)。AML初发组40例(男24例,女16例),中位年龄54岁(23~85岁);缓解组30例(男14例,女16例),中位年龄45岁(22~74岁);难治组14例(男9例,女5例),中位年龄50岁(18~80岁),其中M1型3例、M2型42例、M3型18例、M4型3例及M5型18例。HL-60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TCID处理前后UCH-L3和LC3Ⅱ的表达变化。AML患者及对照组采用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UCH-L3和LC3Ⅱ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比较其在初发组、缓解组、难治组及对照组间表达情况;分析AML不同型别之间UCH-L3和LC3Ⅱ的表达水平;比较AML初发组LC3Ⅱ基因表达的高低与临床特征、临床分期、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的关系。追踪同一患者治疗前后UCH-L3及LC3ⅡmRNA的表达变化。计量资料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秩相关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非参数检验。结果 TCID处理HL-60细胞后,UCHL3及LC3Ⅱ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与未处理组相比表达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35、-8.105,P均<0.05);AML初发组的UCH-L3表达量较健康对照组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7,P<0.05);AML缓解组UCH-L3表达量与初发组和难治组相比均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6.70和-4.09,均<0.05);AML初发组LC3Ⅱ的表达量与健康对照组,缓解组和难治组相比均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6.96、-5.32及-3.52,P均<0.05);LC3Ⅱ高表达组患者细胞遗传学异常更为常见(χ2=6.510,P<0.05);同一患者治疗前后UCH-L3及LC3Ⅱ的相对表达量均有显著差异(t=5.315、-7.353,P均<0.05),经化疗缓解后UCH-L3的表达量较初发治疗前上调,而LC3Ⅱ的表达量下调;初发与缓解组的AML患者各型别间UCH-L3及LC3Ⅱ的相对表达量无差异(F分别为0.014、0.143,P均>0.05)。结论 UCH-L3和自噬可以通过相互协同作用而调控AML的发生发展。
  • 两种产毒型艰难梭菌分子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评价 下载:95 浏览:470
  • 庄国华1 宋小军2 许星星3 罗芸2 黄忱2 叶菊连2 蔡剑4 王丽倩3 许向军5 王贤军3 汪一萍6 金大智2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3期
  • 摘要:
    目的通过与Xpert C.difficile/Epi检测临床粪便样本中艰难梭菌毒素基因方法的对比,系统评价实验室研发的艰难梭菌毒素基因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的性能。方法 2016年8月1日至12月30日采集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和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临床腹泻患者粪便样本176份,平行采用Xpert C.difficile/Epi和实验室研发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同时进行艰难梭菌分离培养和PCR毒素鉴定。采用SPSS 20.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交叉表分析。结果以Xpert C.diffcile/Epi检测结果为标准,本实验室研发方法的敏感度为91.7%(22/24)、特异度为100%(152/152)、阳性预测值为100%(22/22)、阴性预测值为98.7%(152/154),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好(Kappa=0.950,P<0.001)。以厌氧分离培养和PCR毒素检测结果为标准,本实验室研发方法的敏感度为90.0%(18/20)、特异度为97.0%(152/156)、阳性预测值为81.8%(18/22)、阴性预测值为98.7%(152/154)(Kappa=0.838,P<0.001);Xpert C.difficile/Epi的敏感度为90.0%(18/20)、特异度为96.0%(150/156)、阳性预测值为75.0%(18/24)、阴性预测值为98.7%(150/152)(Kappa=0.792,P<0.001)。结论实验室研发的艰难梭菌毒素基因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与Xpert C.difficile/Epi检测性能基本一致,可直接用于临床腹泻标本中产毒型艰难梭菌检测。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为国内临床艰难梭菌感染病例的诊断提供一种国产化的检测方法 。
  • AVE-562全自动粪便分析仪的临床应用评价 下载:93 浏览:488
  • 鲍蕴文1 顾孔珍2 徐克前2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3期
  • 摘要:
    目的评价AVE-562全自动粪便分析仪检测粪便标本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手工镜检法和AVE-562全自动粪便分析仪同时检测3 028例患者的粪便标本,以手工镜检法为金标准[仪器自动隐血(OB)检测与武汉康珠OB试纸条人工检测结果比较],对粪便常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计算AVE-562全自动粪便分析仪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结果仪器自动OB检测与武汉康珠OB试纸条一致率为97.85%(kappa=0.918)。以手工镜检法为金标准,AVE-562全自动粪便分析仪检测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寄生虫虫卵和脂肪球的敏感性分别为86.05%、80.95%、72.00%和91.89%;特异性分别为99.63%、99.80%、99.73%和99.86%;准确率分别为99.44%、99.54%、99.50%和99.67%;kappa值分别为0.810、0.827、0.703和0.930。结论 AVE-562全自动粪便分析仪粪便常规检测RBC、WBC等指标与手工镜检法一致性较好,仪器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DI-60型全自动数字化细胞形态识别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 下载:93 浏览:513
  • 曾素根 毛志刚 朱新勤 郭曼英 庄利芳 韩秀华 左永太 李倚 江虹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2期
  • 摘要:
    目的评估DI-60型全自动数字化细胞形态识别分析系统(简称DI-60系统)对外周血细胞的认知和分辨能力。方法对随机选取的322份血液标本采用SYSMEX XN-90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流水线检测后用SP-10自动涂片染色仪进行自动推片、染色,然后使用DI-60系统对已经染色好的血涂片进行血细胞预分析识别,再由有丰富形态学经验的主管技师对预分类的细胞进行复核。结果 DI-60系统对322份血液标本进行白细胞(WBC)预分类,共扫描记录了56 728个细胞及杂质,正确数为51 704个,正确率为91.14%,错误数为5 024,错误率为8.86%。结论 DI-60系统只能对WBC进行预分类,识别WBC分叶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涂抹细胞及人造细胞(杂质)等的正确率较高,均在95%以上,而对变异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的识别正确率低,均在5%以下。
  • 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的细菌通道检测与中段尿培养的符合率分析 下载:102 浏览:505
  • 冯玉青 黄素素 罗靖 顾国龙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2期
  • 摘要:
    目的分析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简称UF-1000i)的细菌通道检测与中段尿培养的符合率,为临床尿路感染(UTI)的早期经验性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中段尿样本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和尿有形成分分析,培养阳性的样本采用Vitek 2 Compact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尿有形成分分析采用UF-1000i的细菌通道进行检测。结果以中段尿培养为金标准,UF-1000i的细菌通道检测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7%、60.8%、93.5%和93.3%、76.7%、96.8%(P<0.05)。结论 UF-1000i的细菌通道检测在UTI患者早期选择抗菌药物方面有较好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对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UTI,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嗜铬蛋白A的性能评价及临床应用 下载:89 浏览:502
  • 胡玉懿1 吴蕙1 韩序2 张春燕1 郭玮1 楼文晖2 潘柏申1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2期
  • 摘要:
    目的验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嗜铬蛋白A(Cg A)的性能,评价其初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方法学验证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5-A、EP6-A和EP17-A文件,对项目的精密度、线性和定量检测下限进行验证。采用厂商提供的质控品验证正确度。检测66例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41名健康对照者和65例疾病对照患者的Cg A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g A对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诊断能力。结果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Cg A的批内变异系数(CV)<14.00%、批间CV<8.00%;正确度验证测定值的均值在标示浓度范围内,相对偏移为4.51%;在8~740 ng/m 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Y=0.793X-3.791,r2=0.988);定量检测下限为7.93 ng/m L。神经内分泌肿瘤组、健康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之间血清Cg 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Cg A鉴别正常人与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1,最佳诊断界值为47.18 ng/m L,诊断敏感性为78.8%,特异性为68.3%。结论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Cg A试剂盒具有良好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和定量检测下限,检测性能符合临床要求。血清Cg A水平在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显著升高,因此可用于鉴别健康人和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国际检验医学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41
访问量 86325
下载量 21026
总被引次数 362
影响因子 0.626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