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研究
中国医学研究
《中国医学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医学领域内最新技术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医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591

《中国医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诊断化脓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 下载:17 浏览:185
  • 秦立亭1 邓勃武2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1期
  • 摘要: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联合降钙素原(PCT)诊断化脓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骨关节炎患者16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非化脓性关节炎患者66例(对照组),化脓性关节炎患者96例(观察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CPR及PCT水平,分析其早期表达与化脓性关节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CRP和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RP诊断化脓性关节炎的AUC为0.935,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63.9%,准确度为72.8%,最佳阈值为8.42 mg/L;PCT诊断化脓性关节炎的AUC为0.926,灵敏度为81.3%,特异度为75.5%,准确度为79.0%,最佳阈值为4.2μg/L;CRP联合PCT诊断化脓性关节炎的AUC为0.981,灵敏度为86.5%,特异度为90.9%,准确度为88.3%。结论 CRP联合PCT诊断化脓性关节炎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初筛检测指标。
  • GDF-15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价值 下载:37 浏览:393
  • 慕军平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1期
  • 摘要:
    目的研究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AMI患者184例为观察组,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16例记为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68例记为NSTEMI组;另外选择63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受试者血清GDF-15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GDF-1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观察组中,STEMI组血清GDF-15水平明显高于NSTEMI组(P<0.05)。观察组GDF-15阳性表达率、预后不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观察组中,STEMI组GDF-15阳性表达率、预后不良率均明显高于NSTEMI组(P<0.05)。结论 GDF-15阳性表达率与AMI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情况均存在一定的联系,其可作为心肌梗死的标志物,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结缔组织病合并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1例 下载:38 浏览:430
  • 胡秋 黄勤 刘冬舟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11期
  • 摘要: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合并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IPH)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1例结缔组织病合并IPH患者的临床特点,随访观察治疗结果并结合文献报道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在病程中出现呕血、黑便、脾亢进等门脉高压表现,血液系统三系降低,抗核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经降低门脉压力以及控制结缔组织病治疗后好转。结论结缔组织病合并IPH发病率较低、发病机制不明,相关病例报道非常罕见,常造成临床上的误诊或漏诊,故结缔组织病患者出现门脉高压时应警惕IPH,以免延误治疗。
  • 银杏叶提取物片联合艾迪苯醌片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下载:31 浏览:359
  • 王涛 李妮妮 薛延莉 杨谦 曹冰清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11期
  • 摘要: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片联合艾地苯醌片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80例符合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片口服,治疗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片联合艾地苯醌片口服。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NIHSS评分及P300潜伏值及波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MMSE、ADL及NIHSS评分、P300潜伏期及波幅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片联合艾地苯醌片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疗效 下载:16 浏览:198
  • 范瑞娟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11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急性肠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联合组采取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APACHEⅡ评分、PCT及IL-6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发热、腹痛、腹泻、呕吐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急性肠胃炎可有效纠正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及血压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47 浏览:508
  • 封建平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11期
  •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及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7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血压控制的相关因素。结果 172例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率为100.00%,患者应用降压药物情况:应用最多的是CCB(89/51.74%),应用最少的是复方制剂(11/6.40%)。172例中,76例(44.19%)血压控制效果良好。单因素分析显示:高年龄、低危心血管风险、公费+医保、联合用药、规律服药时间每年>9个月的血压控制效果良好率较高(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自费+新农合、中高危心血管风险、未联合用药、每年规律服药时间≤9个月是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危险因素(P<0.001)。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临床上主要应用CCB、ACEI、β受体阻断剂等降压药物控制血压,但血压控制效果不佳;年龄<55岁、自费+新农合、中高危心血管风险、未联合用药、每年规律服药时间≤9个月是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 两种不同的复位固定方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优势对比 下载:25 浏览:270
  • 许多富 陈鹏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10期
  • 摘要: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的复位固定方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7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手法复位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和切开复位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每组37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手法复位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切开复位组,掌倾角以及尺偏角明显小于切开复位组(P<0.05)。骨折愈合时,手法复位组的前臂旋前角度、前臂旋后角度、腕关节评分均低于切开复位组(P<0.05);骨折愈合后6个月,两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桡骨骨折患者应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骨折愈合时间短,更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因此临床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复位方式。
  • 纤支镜吸痰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吸入性肺炎疗效观察 下载:41 浏览:429
  • 周彦君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10期
  • 摘要:
    目的探究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应用纤支镜吸痰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纤支镜吸痰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体温和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率及呼吸频率均显著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湿啰音在1周内消退的占比分别为37.78%、17.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及体温均显著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纤支镜吸痰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不仅可维持患者白细胞、体温、心率、呼吸稳定,还能尽早消退肺部湿啰音。
  • 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27 浏览:300
  • 葛君琍1 王丽娜2 郭苗1 马斌1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10期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D-二聚体(D-D)的水平。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359例(脑梗死组)和同期的体检健康者100例(对照组),比较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ys-C、Hcy、hs-CRP和血浆D-D水平。结果脑梗死组的血清Cys-C、Hcy、hs-CRP和血浆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ys-C、Hcy、hs-CRP和血浆D-D水平:大面积梗死组>中面积梗死组>小面积梗死组>腔梗组(P<0.05)。结论血清Cys-C、Hcy、hs-CRP和血浆D-D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上述4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头孢西丁钠治疗老年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下载:24 浏览:265
  • 郭亚宁1 蔡婷2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10期
  • 摘要:
    目的探究头孢西丁钠治疗老年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64例老年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后,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抗菌治疗,研究组采用头孢西丁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C反应蛋白水平、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用药时间、治疗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用药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西丁钠治疗老年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患者相应症状改善程度较好,各项指标恢复较快,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依达拉奉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急性脑出血老年患者37例临床效果 下载:18 浏览:224
  • 罗澍1 王煜2 李振波1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10期
  • 摘要: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托拉塞米治疗37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双盲法将74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患者给予依达拉奉单独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托拉塞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6%)高于对照组患者(75.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降低、GCS评分升高,血肿量减少,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托拉塞米对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昏迷程度,改善患者术后残余血肿,值得临床推广。
  • 小儿EB病毒感染联合应用干扰素与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疗效 下载:21 浏览:234
  • 戚文斌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9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EB病毒感染联合应用干扰素与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EB病毒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ALT及AST等实验室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gA、IgG及IgM等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干扰素与更昔洛韦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EB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免疫力,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支气管哮喘对儿童身高、体重、骨密度的影响及吸入糖皮质激素1年后变化分析 下载:24 浏览:270
  • 冯敏娟1 高育红2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9期
  •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对儿童身高、体重、骨密度的影响及吸入糖皮质激素1年后的变化。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均接受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1年;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5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身高、体重及骨密度。结果入组时,观察组的身高、体重及骨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哮喘患儿身高、体重及骨密度均明显低于轻、中度哮喘患儿(P<0.05)。两组1年内身高、体重及骨密度增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对儿童的身高、体重及骨密度存在影响,且病情越重,影响越大。吸入糖皮质激素1年不影响哮喘患儿的骨质发育。
  •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 下载:32 浏览:353
  • 张燚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9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宫颈炎采取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接受微波疗法)与观察组(40例,接受综合疗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6及12个月的复发率及总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宫颈炎患者施以综合疗法,临床效果显著,且患者的复发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满意度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阴式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下载:26 浏览:285
  • 罗美英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9期
  • 摘要:
    目的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对照组(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及术后疼痛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无患者合并两种或以上并发症。研究组患者的疼痛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效果较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更为理想,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及疼痛发生率低,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下载:11 浏览:129
  • 卜九军 杨鑫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9期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3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总有效率更高(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神经功能缺损康复,值得推广运用。
  • 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下载:35 浏览:366
  • 王继康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8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行引流器(Ahmed)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30例(39眼)作为观察组,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行小梁切除术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30例(40眼)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眼压及视力情况,并统计随访期间眼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眼压均较低,术后1个月两组眼压均较术后1周升高(P<0.05);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观察组眼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视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眼部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较小梁切除术,联合引流器植入对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眼压的控制效果更佳,对视力的改善也更显著,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 曲安奈德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的预防作用 下载:14 浏览:163
  • 赵吉飞 解辽琦 杜建英 刘彦章 郑雪丽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8期
  • 摘要:
    目的研究曲安奈德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80例(共120只眼,双眼患者40例、单眼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入曲安奈德治疗)、对照组(单纯的玻璃体切除术),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观察1年后,两组视力水平≤0.02的比例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PVR发生率为7.5%,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30.0%、2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玻璃体切除术时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两种不同切口对术后干眼的影响 下载:28 浏览:314
  • 王华 王满华 贺春香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8期
  • 摘要: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两种不同手术切口对术后干眼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进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白内障患者173例(194眼)根据手术切口方式的不同分为巩膜隧道切口组89例(103眼)和透明角膜切口组84例(91眼)。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d、1周、1月、3月的干眼症状评分及BUT、FL检查结果。结果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及FL评分先升高后降低,BUT先缩短后延长,且两组患者术后1 d、1周、1月干眼症状评分及FL评分均高于术前,BUT短于术前(P<0.05);术后1 d、1周透明角膜切口组干眼症状评分及FL评分高于巩膜隧道切口组,BUT短于巩膜隧道切口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采用透明角膜切口和巩膜隧道切口均可引起患者术后出现早期干眼症状,且前者较后者引起干眼症状更加严重。
  • 鼻用激素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下载:16 浏览:187
  • 王维安1 齐伟平1 同娟1 许珉2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8期
  • 摘要:
    目的观察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腔冲洗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128例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68),采用激素联合鼻腔冲洗方案;B组(n=60),仅使用鼻用激素。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对比两组患者评分,并比较两组治疗后总体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鼻部症状VAS评分、RQLQ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除睡眠问题、行为问题评分外,A组鼻部症状VAS评分及其他各项RQLQ评分较B组降低更显著(P<0.05);A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鼻用糖皮质激素结合鼻腔冲洗比单用鼻用激素能够更有效控制和缓解变应性鼻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医学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82
访问量 130568
下载量 65284
总被引次数 862
影响因子 1.105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