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研究杂志
中医研究杂志
《中医研究杂志》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相关的论文,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中医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400

《中医研究杂志》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柴胡疏肝汤对肝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及血清神经递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67 浏览:398
  • 张骞1 刘雪景2 张泽1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2期
  • 摘要: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汤加减对肝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及血清神经递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肝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柴胡疏肝汤治疗,疗程为4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程度(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和中医症候评分,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血清BDNF、5-HT和NE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柴胡疏肝汤治疗肝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BDNF、5-HT和NE水平有关。
  • 益气活血通络汤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Ang-Ⅱ、VEGF水平的影响 下载:49 浏览:474
  • 杨庆宇1 赵锐2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 摘要: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通络汤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中医症候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血清GFAP、Ang-Ⅱ、VEGF水平,评价临床疗效和中医症候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和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其中治疗组NIHSS评分和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血清GFAP、Ang-Ⅱ含量降低,VEGF含量升高,其中治疗组GFAP、Ang-Ⅱ含量低于对照组,VEGF含量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临床和中医症候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症状,作用机制与调节血清GFAP、Ang-Ⅱ、VEGF含量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糖通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下载:35 浏览:374
  • 潘艳伶1,2,3 侯胜开1 高楠楠1 屈璐1 伍鋆2 毕瑩1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 摘要:
    目的:观察名老中医经验方糖通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安博维,治疗组口服糖通饮,分别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肾功、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和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均明显下降(P <0. 05或P <0. 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5)。结论:糖通饮能有效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UAER,减轻蛋白尿,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其作用途径可能和有效降低TGF-β1含量、改善血糖、血脂有关。
  • 当归芍药散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下载:27 浏览:315
  • 高步婵1 赵锐2 杨帆1 刘宴君1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加减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临床疗效及其对FSH、AMH、LH、E2水平及妊娠率结局等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经后开始口服当归芍药散配合穴位埋线治疗,中药经期停服,每月穴位线埋1次。对照组采用戊酸雌二醇片联合地屈孕酮片进行人工周期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情况,临床症状,妊娠率结局和卵泡刺激素(FSH)、苗勒管抗激素(AM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的改善状况。结果:两组在改善月经情况及临床相关症状、FSH、AMH、LH、E2水平方面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 <0. 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月经情况及临床相关症状、妊娠率结局、FSH、AMH、LH、E2水平明显改善(P <0. 05)。结论:当归芍药散配合穴位埋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增加妊娠率。
  • 清热调中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40 浏览:413
  • 崔奕1,2 单兆伟1 郑亮2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 摘要:
    目的:研究清热调中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2例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选用清热调中法口服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予口服胃复春治疗;分别观察胃镜、病理疗效、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体征变化。结果:从胃镜病理下黏膜萎缩、肠化、异型增生来看,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P <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82. 9%(34/41)与对照组51. 2%(21/4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治疗组的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嗳气呃逆、泛酸嘈杂、胃脘疼痛等症候积分与治疗前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清热调中法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良好,可以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下载:35 浏览:367
  • 李慧 刘欢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 摘要:
    目的:探讨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M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T2M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胰岛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对照组,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DPN、A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MD可显著改善糖脂代谢异常,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 针刺联合通窍鼻炎颗粒对过敏性鼻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82 浏览:512
  • ​张珂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12期
  • 摘要:
    探讨针刺联合通窍鼻炎颗粒对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通窍鼻炎颗粒联合针刺进行治疗,1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鼻部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治疗前后鼻部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鼻部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等鼻部症状及中鼻甲黏膜息肉样变或形成息肉、下鼻甲与鼻底或鼻中隔紧靠等鼻部体征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鼻腔通气功能显著增强,鼻黏膜纤毛运动速率与PEF显著加快,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鼻腔总阻力与PEF昼夜变异率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4、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2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皮疹、咳嗽、头痛、头晕、腹泻及困倦等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可有效改善患者鼻部症状及体征,在促进鼻部功能恢复的同时抑制炎症反应,有助于患者预后。
  • 洋金花叶小极性成分GC-MS分析 下载:480 浏览:497
  • ​郭瑞1 刘艳2 杨炳友2 匡海学2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12期
  • 摘要:
    研究洋金花叶石油醚萃取部位小极性物质的化学成分及含量。方法:洋金花干燥叶用95%乙醇冷浸,得到的浸膏经水分散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的石油醚萃取部分通过正相硅胶柱层析,用二氯甲烷作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得到二氯甲烷的洗脱流分即为小极性成分。通过GC-MS技术对此小极性成分进行分析,并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百分比法确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洋金花叶石油醚部位共鉴定出了23个成分。结论:本方法适用于洋金花叶石油醚部位小极性成分分析,将为洋金花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川芎嗪拼合物对PC12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下载:82 浏览:502
  • ​毛佩 毕思玲 王鹏龙 向虹 俊徐冰 任丽薇 雷海民 张宇忠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12期
  • 摘要:
    探讨川芎嗪拼合物T-CA对CoCl2拟缺血模型PC12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GF诱导分化的拟缺血损伤PC12细胞,将其随机分为Normal组、Model组、T-CA组及Positive组。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OD值的变化,应用AO/EB荧光染色及DAPI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情况,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Bad和Bcl-xl阳性颗粒的表达,最后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NF-κB/P65和Caspase-8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Normal组及Positive组相比,经T-CA处理后的CoCl2拟缺血模型PC12细胞的活性明显增强(P<0.05或P<0.01);给药组中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形态较好,细胞突起生长正常、密集,坏死及凋亡的细胞减少;Bad阳性颗粒的表达明显减弱,而Bcl-xl阳性颗粒的表达明显增多;NF-κB/P65的表达量变化不明显,T-CA组Caspase-8的表达水平稍有升高,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ositive组Caspase-8的表达略有降低,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合物T-CA可能通过作用于细胞凋亡的非死亡受体途径,上调Bcl-xl蛋白表达和下调Bad蛋白表达来抑制PC12细胞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南方红豆杉枝叶紫杉烷类萃余物中黄酮苷类成分研究 下载:80 浏览:508
  • ​李兆慧1 高兴兴2 喻晓雁1 阮晓2 王强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12期
  • 摘要:
    研究南方红豆杉枝叶紫杉烷类萃余物(TREFT)的黄酮苷类成分。方法:TREFT粉末的紫杉黄酮粗提物采用AB-8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减压ODS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MS、1H-NMR、13C-NMR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TREFT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奈酚3-O-β-D-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1)、槲皮素3-O-芸香糖苷(2)、山奈酚3-O-α-L-阿拉伯糖(1″′→6″)-β-D-葡萄糖苷(3)。结论:化合物1和3首次从红豆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基于蛋白组学方法研究黄芩对正常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下载:78 浏览:509
  • ​陈平平1张亚男2高鑫2王洪玉2刘树民2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12期
  • 摘要:
    利用i TRAQ标记结合2D-LC-MS/MS技术分析寒性中药——黄芩对大鼠物质、能量代谢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寻找差异蛋白并分析其代谢途径,为阐明寒性中药药性的科学内涵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与给药组,其中空白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给药组每天上午灌胃给予黄芩水煎液(3 g生药/kg),连续造模及灌胃给药15天。取肝脏组织,经处理后采用Mascot2.2和Proteome Discoverer1.4(thermo)等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及查库鉴定。结果:给药组与空白组相比,共鉴定与物质、能量代谢相关的差异蛋白22个,分别参与了机体的糖代谢、脂类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代谢途径。结论:黄芩水煎液可以部分抑制机体的物质及能量代谢,在蛋白组学层面和能量代谢角度初步揭示了寒性中药对机体作用的内在机制。
  • 桔贝合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对肺功能及趋化因子的影响 下载:81 浏览:509
  • ​李建华 朱莉 郭秀红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11期
  • 摘要:
    观察桔贝合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MPP)对肺功能及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MP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8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桔贝合剂治疗,均治疗8 d。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和血清趋化因子水平,并在治疗过程中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潮气量(V-T)、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最高呼气流速(PEF)和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DC)、半胱胺酰白三烯(Cys LTs)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儿的退烧时间及咳嗽、肺罗音、肺部阴影的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桔贝合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MPP可明显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清趋化因子水平,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
  • 电针结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下载:81 浏览:509
  • ​代晓光1 刘勇2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11期
  • 摘要:
    观察电针结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采用电针结合归脾汤治疗,针刺每次30 min,每日1次,归脾汤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27例单用归脾汤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5-HT、5-HIAA水平及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变化情况。结果:PSQI评定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92.9%(26/28),对照组有效率为70.4%(19/2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电针结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情况,改善5-HT和5-HIAA水平,且临床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 针灸综合疗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 下载:83 浏览:490
  • ​王邦博杨晓倩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11期
  • 摘要:
    研究以针灸为主的综合治疗法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17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艾灸的综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面神经评定系统量表(Sunnybrook分级)和面部残障指数(FDI)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unnybrook分级和面部残障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面部残障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24%,74/82)显著高于对照组(68.54%,61/89)(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以针灸为主的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治疗有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 补阳还五汤佐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NIHSS和ADL评分的影响 下载:81 浏览:500
  • ​张文敏 苏秀坚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11期
  • 摘要:
    研究补阳还五汤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ACI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补阳还五汤。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治疗前后的NIHSS、ADL评分和凝血指标及BV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54/58),明显高于对照组81.03%(47/58)(χ2=5.57,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T、APTT及T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V和FI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PT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ACI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血液黏稠度和凝血因子,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银翘温胆汤对放射性肺炎患者PCT、WBC、CRP水平的影响 下载:82 浏览:489
  • ​马东阳 耿良 胡彦辉 崔庆丽 刘怀民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11期
  • 摘要:
    探讨银翘温胆汤对放射性肺炎患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放射性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翘温胆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PCT、WBC及CRP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1%(41/4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CT、WBC及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翘温胆汤能有效降低放射性肺炎患者PCT、WBC及CRP水平,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值得推广应用,且PCT、WBC和CRP对放射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 川牛膝不同组分体内抗凝血活性研究 下载:83 浏览:493
  • ​孟宪群1梁珊珊1赵奕1王秋红2匡海学1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 摘要:
    研究川牛膝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的粗多糖在体内的抗凝血活性。方法:用50%乙醇、20%乙醇、水为溶剂回流提取,乙醇醇沉,终浓度80%,沉淀出粗多糖,小鼠连续3 d灌胃给予高、中、低剂量川牛膝不同提取物沉淀的粗多糖,测定全凝血时间(CT)、出血时间(B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结果:川牛膝水提粗多糖和20%乙醇提取粗多糖能显著延长CT、BT、APTT和TT,降低FIB值(P<0.05),而对PT无明显的影响。而50%乙醇提取粗多糖对CT、BT、PT、APTT、TT延长作用不明显,且FIB值无变化。结论:川牛膝水提取粗多糖具有显著的体内抗凝血活性。20%乙醇提取粗多糖对体内抗凝血活性不如水提取粗多糖。50%乙醇提取粗多糖在体内无明显抗凝血活性。多糖有可能是体内抗凝血的活性成分,并通过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凝血途径发挥抗凝血作用,但是否是抗凝血的活性成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PI3K/Akt/eNOS信号通路调控人参皂苷素Rb1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的作用 下载:82 浏览:493
  • ​臧安缘 冷雪 李其芳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 摘要:
    探讨人参皂苷素Rb1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PI3K-Akt-e NO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建立SD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Rb1低剂量组(10 mg/kg)、Rb1高剂量组(20 mg/kg),HE染色法观察各组心肌形态变化;MOOR激光血流成像系统观测各组大鼠心脏表面血流值,以此作为心肌缺血的指标;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NO的含量;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e NOS m 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PI3K、AKT、P-AKT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心肌缺血模型组心肌细胞紊乱;大鼠心脏表面平均血流量明显下降,血清NO、心肌e NOS m RNA含量显著降低,蛋白PI3K、AKT、P-AKT表达降低;给予人参皂苷素Rb1干预后,心肌细胞结构有所改善,心肌表面平均血流有显著提升(P<0.05);血清NO、心肌e NOS m RNA含量显著提升(P<0.05);蛋白PI3K、AKT、P-AKT表达升高(P<0.05或P<0.01)。结论:PI3K-Akt-e NOS信号转导通路介导了人参皂苷素Rb1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 尖叶假龙胆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下载:83 浏览:502
  • ​胡晓阳1蒋皓1邹尚亮2张双良3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 摘要:
    探讨尖叶假龙胆对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采用酒精灌胃法建立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用不同剂量尖叶假龙胆提取液灌胃,于实验末测定大鼠肝体比值,血清AST、ALT活性,肝匀浆中SOD、GSH活性。结果:大鼠在被连续梯度给予乙醇后生化指标出现异常。尖叶假龙胆各剂量组病变反应明显减轻,肝组织及血清生化指标水平接近正常。应用尖叶假龙胆后,尖叶假龙胆提取液能够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的AST、ALT浓度;肝匀浆中SOD的浓度升高,高剂量组使GSH的浓度升高。结论:尖叶假龙胆对慢性ALD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甘草酸对光老化HaCaT细胞的保护作用及炎症因子影响 下载:84 浏览:518
  • ​张丽宏1傅云1王业秋1廖建2张艳红1李建民1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 摘要:
    研究甘草酸对UVB光老化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的保护作用及炎症因子影响。方法:采用30 m J/cm2的UVB照射Ha Ca T细胞,建立光老化模型;用10-7、10-6、10-5mol/L甘草酸处理光老化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SOD、GSH及CAT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GSH、SOD及CAT活性显著降低(P<0.01),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不同浓度甘草酸可使SOD、GSH及CAT活性显著升高(P<0.01),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甘草酸能保护UVB诱导的Ha Ca T细胞光老化,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氧化损伤,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有关。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医研究杂志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62
访问量 98524
下载量 43025
总被引次数 506
影响因子 0.985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