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
中国中医药
《中国中医药》系开放获取期刊,本刊以增进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主要刊登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相关的论文,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中医药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97

《中国中医药》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下载:87 浏览:495
  • 廖安庭1 李林2 刘福水1 游建宇1 陈梅1 方婷1 金玉立1 谢金梅1 陈辉1 《中国中医药》 2019年2期
  • 摘要:
    目的:对针刀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2018年第9期)中有关针刀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数据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的要求由两名评价者单独提取,然后交叉核对。数据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结果:最后纳入10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84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刀组在治疗腕管综合征总有效率[OR=5.61,95%CI(3.53,8.90),P<0.000 01]、治愈率[OR=2.56,95%CI(1.90,3.46),P<0.000 01]、视觉模拟评分(VAS)[MD=-1.43,95%CI(-1.92,-0.95),P<0.000 01]、症状及功能问卷调查表(Levine)[MD=-0.73,95%CI(-1.45,-0.00),P=0.05]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刀治疗腕管压综合征疗效尚可,且优于对照组。但由于纳入实验数有限且文献质量不高,是以需展开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 基于数据挖掘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用药规律研究 下载:81 浏览:513
  • 王世博1 张晓艳2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期
  • 摘要:
    目的:分析治疗银屑病方剂的组方用药配伍规律,为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收录治疗银屑病方剂,采用频次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方剂的组方用药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327首治疗银屑病方剂,涉及中药240味,出现频数最高的单味药为生地黄(204次);聚类数目为9类时较好,常用药物有生地黄、赤芍、甘草、牡丹皮、当归、土茯苓、丹参、白鲜皮、紫草、白花蛇舌草等;关联分析显示,当归配伍川芎、生地黄配伍水牛角、桃仁配伍红花为已知常用药对。结论:治疗银屑病处方多以清热、凉血、解毒、滋阴、活血化瘀法为主,而生地黄→板蓝根、生地黄→白茅根以及藤类药、虫类药的使用值得进行进一步讨论,进而为中医方剂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 芎附方对利血平致偏头痛模型小鼠的药效学研究 下载:85 浏览:474
  • 王晶1,2 吴莎1,2 许永崧1,2 刘荣1,2 肖航1,2 骆思源1,2 刘攀婷1,2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期
  • 摘要:
    目的:研究芎附方对利血平致偏头痛模型小鼠的主要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IC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7组,即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组、芎附方高、中、低剂量组。采用皮下注射利血平并大脑皮层埋设自体血凝块的方法制备偏头痛模型。观察药物对小鼠脑组织DA、5-HT、5-HIAA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及脑组织、血清中NO、NOS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脑组织DA、5-HIAA、5-HT、NOS,血清NO、N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脑组织N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芎附方高、中、低剂量组可显著升高模型小鼠脑组织5-HIAA、血清NO含量,显著降低脑组织和血清NOS含量;芎附方高、中剂量组还可显著升高模型小鼠脑组织5-HT含量。芎附方主要调节偏头痛雄性小鼠的脑组织5-HIAA、NOS和血清NO含量,调节偏头痛雌性小鼠的脑组织5-HIAA、5-HT、NOS、血清NO和血清NOS含量。结论:芎附方可缓解利血平致偏头痛小鼠的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和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有关。
  • 加味参芪复方治疗初诊脾虚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下载:86 浏览:442
  • 张愿1 谢红艳2 周琳悦1 田苑1 谢春光2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期
  • 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参芪复方治疗初诊脾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血糖、血脂及平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戒烟等。同时治疗组予以中药加味参芪复方治疗,每日1剂,对照组予以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850 mg/d,两组观察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空腹(FPG)及餐后2 h葡萄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变化情况,分析加味参芪复方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FPG、2 hPBG及HbA1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PBG及HbA1c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 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现代机制研究进展与探讨 下载:89 浏览:493
  • 郭海波 王慧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期
  • 摘要:
    失眠无论在生活中还是疾病中都比较常见,中医将失眠症称之"不寐""不得卧""目不瞑"等;酸枣仁汤是治疗失眠的经方,根据现代的实验研究,发现它对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疗效。结合实验研究,对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的基础文献进行总结和概括,并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酸枣仁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桃红四物液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 下载:81 浏览:495
  • 申震 朱付平 刘天举 潘成熙 罗伟业 周富强 李武平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2期
  • 摘要: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大鼠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LIRI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2月龄雄性SD大鼠102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桃红四物液低剂量组(TD-IR组)、桃红四物液中剂量组(TZ-IR组)和桃红四物液高剂量组(TG-IR组),各组根据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又分为0、2、4、8 h 4个亚组。复制右后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1β含量变化,RT-PCR检测骨骼肌中TNF-α和IL-1βmRNA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IR、TD-IR、TZ-IR和TG-IR四组血清中TNF-α和IL-1β表达升高(P<0.05),其中TD-IR和TZ-IR两组在相同时间点较IR组降低(P<0.05),TG-IR组较IR组升高(P<0.05)。(2)与对照组比较,IR、TD-IR、TZ-IR和TG-IR 4组骨骼肌中TNF-α和IL-1β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IR组比较,TD-IR和TZ-IR两组骨骼肌中TNF-α和IL-1βmRNA表达水平低而TG-IR组高(P<0.05)。(3)TNF-α和IL-1β含量在再灌注损伤后2 h时间点表达最高。结论:(1)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TNF-α和IL-1β表达升高。(2)于再灌注损伤后2 h,TNF-α和IL-1β含量达到高峰,在2~8 h时间段维持在较高水平,再灌注损伤逐渐加重。(3)一定剂量桃红四物液能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TNF-α和IL-1β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炎症反应危害,本实验中中剂量桃红四物液效果最佳,但剂量过高反而加重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 基于复杂网络的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靶点作用研究 下载:96 浏览:499
  • 唐丹丹 孟庆刚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2期
  • 摘要:
    目的:从复杂系统角度对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以"茯苓"、"白术"、"芍药"、"附子"、"生姜"为关键词检索中国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获取中药、成分、靶点信息,并建立数据集,以Cytoscape软件为载体,构建中药-成分-靶点之间的复杂网络模型,并推测出药物组方与作用靶点之间的关系。结果:中药-成分-靶点网络是一个多途径、多环节的小世界网络,部分节点度相对较低,且各药物的重复靶点较少,表明该网络具有无标度属性;聚类结果表明,各味中药中至少含有一种有效成分与靶点存在作用关系。结论:真武汤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存在能够作用于相关靶点的有效成分。
  • 鸡血藤在银屑病中的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 下载:84 浏览:499
  • 李雪1 李萍2 王燕2 解欣然2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2期
  • 摘要:
    银屑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中药复方治疗具有显著优势,其中,鸡血藤作为主要药物的复方报道较多。但研究鸡血藤单味药及其有效成分在银屑病治疗中的作用较少,且机制尚不明确。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分别从鸡血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应用、鸡血藤的化学成分、现代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4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便寻找鸡血藤在银屑病中发挥治疗作用的线索,为鸡血藤临床应用以及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 炒焦类中药历史沿革及差异性分析 下载:77 浏览:497
  • 王玉霞1 徐瑶1 夏满琼1 兰泽伦2 周霞1 万军1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2期
  • 摘要:
    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最具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学科之一。中药炮制研究是连接中医和中药的桥梁,也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节点。炒焦是中药炮制特色之一,中药炒焦后原有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含量降低或增加,同时生成新成分,增强原有功效或产生新的作用。对历代炒焦中药进行梳理,主要分析其炒焦前后功能与主治、化学成分的变化,探讨相关性及差异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炒焦类中药提供借鉴。
  • 参苓白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下载:86 浏览:443
  • 崔国宁刘喜平曾庆涛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1期
  •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是目前研究的难点与重点,由于该病迁延易于反复,西医治疗多采取的是对症治疗。近些年临床研究报道中医治疗此病存在优势,其中参苓白术散是被应用于治疗此病最广的一个方剂。从单纯中医方剂治疗、中医灌肠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方剂联合应用治疗、中医联合其他方法治疗、在本方剂干预作用下的微观环境研究等方面进行总结,发现参苓白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应用广泛,以各种方式应用于临床。另外,基础研究发现在参苓白术散的干预作用下,其可以调节溃疡性结肠炎机体的炎症因子、基因蛋白的表达,这也许能为揭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帮助。
  • 基于本体的脾脏象理论知识体系构建研究 下载:79 浏览:529
  • 崔家鹏 王彩霞 袁东超 秦微 杨茗茜 倪菲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1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本体技术构建脾脏象理论知识体系的方法。方法:以脾脏象理论相关古籍、中医权威辞书、高校教材等为本体构建素材。经脾脏象理论术语的初筛、合并、分类、复筛,确立领域概念1315个;以扎根理论为指导,采用人工知识抽取方法,构建脾脏象理论语义关系21 558条。利用本体构建工具protégé构建脾脏象理论知识图谱。结果:研制出基于脾脏象理论的52种语义关系;绘制出脾脏象理论生理体系、病理体系、诊疗体系、"脾主运化""脾主统血"等知识本体图谱,构建了脏象理论知识体系。结论:利用本体技术构建中医脾脏象理论体系,有助于脾脏象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本体可在中医领域推广应用。
  • 木丹颗粒(糖末宁)治疗糖尿病及多种并发症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据 下载:82 浏览:478
  • 徐洁淼1 王镁2 于世家2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1期
  • 摘要:
    木丹颗粒是国内第一个上市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中成药,由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于世家教授自主创新研发,其前身是糖末宁煎剂,已有多个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了其对DPN的疗效和作用机理。近年来,不断有新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木丹颗粒(糖末宁)对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血脂异常症、糖尿病伴颈动脉硬化、糖尿病足、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有治疗作用。这可能与木丹颗粒(糖末宁)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减轻血管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的多靶点作用机制有关。木丹颗粒(糖末宁)对糖尿病及多种并发症的治疗作用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但需进行更深入、更科学的研究以明确其作用和机制。
  • 从“气血流通”探析通补理论 下载:86 浏览:506
  • 吴振起1 王贵帮2 王雪峰1 刘光华3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1期
  • 摘要:
    "通补"理论追溯于内经"六腑以通为用",经后世医家发挥,通补理论思想可见于各朝代。通补之法义在寓通于补,以通为补,以补为通,其根本在于气血之流通。人之生理与病理状态皆与气血之盛衰和运行息息相关,气血之流通与脏腑和经络相辅相成,亦是治病之关键,通过内外之治,使气血调和,畅流于经络,恢复脏腑之司,可达阴平阳秘之效。从气血生理功能和病理机要探析通补理论和气血流通之关系。
  • 清热利湿方对肛肠手术术后创面愈合作用的研究 下载:95 浏览:490
  • 杨豪杰 刘华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1期
  • 摘要:
    目的:研究清热利湿外洗方(虎杖、蒲公英、苦参、黄柏)促进肛肠手术术后创伤愈合的可能影响。方法:以SD大鼠肛旁创面模型为研究对象,在术后第3、7、11天代表愈合的3个时间点,分别观察清热利湿外洗方、生理盐水及高锰酸钾组各组创面色泽、渗出、愈合率,通过光镜观察创面上皮爬行、肉芽组织增生、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浸润、组织水肿等愈合及炎症情况。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新生肉芽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及胶原纤维合成、分布情况。结果:造模后第3、7、11天,清热利湿方组与高锰酸钾组对伤口分泌物影响无差异(P>0.05),两者分泌物均少于生理盐水组(P<0.05)。造模后第3天3组创面愈合率无差异(P>0.05);第7、11天创面愈合率清热利湿方优于其他两组(P<0.05),高锰酸钾组与生理盐水组无差异(P>0.05)。光镜结果可见清热利湿方组肉芽组织无明显水肿,新生毛细血管丰富且成纤维细胞排列整齐;胶原蛋白合成多于高锰酸钾且分布规则。电镜结果可见清热利湿方组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将相邻细胞紧密嵌合;胶原纤维分布致密、规则,纤维束排列紧密。结轮:清热利湿方与高锰酸钾均能有效减少伤口分泌物,抑制急性炎症反应,但清热利湿方能更有效的促进上皮爬行、加快肉芽组织内各成分再生。
  • 荆防败毒散加味配合耳穴防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肤毒性的临床观察 下载:84 浏览:484
  • 许进秀 张明娟 王爱蓉 李鲁明 谷美玲 李树凯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0期
  • 摘要:
    目的:评价荆防败毒散加味联合耳穴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相关皮肤不良反应及对肺癌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各入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30例,给予常规EGFRI治疗,治疗组荆防败毒散加味联合耳穴贴压,观察两组相关皮肤不良反应及疗效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3%、3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皆高于治疗组((P<0.05)),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率低于治疗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短期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应用EGFRI治疗NSCLC患者中,荆防败毒散加味联合耳穴治疗有利于降低皮肤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改善生活质量,且对疗效无显著影响。
  • 基于群组专家知识集成的中医临床症候评价方法研究 下载:89 浏览:494
  • 孙继佳1 周明眉2 胡义扬3 苟小军4 苏式兵1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0期
  • 摘要: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群组专家知识的乙肝中医临床症候评价模型。方法:根据所收集到的88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资料为依据,建立乙肝中医症候专家评价表,通过专家打分,得到3种不同证型下的112种相关临床指标专家评价结果,利用聚类分析和相对熵集结模型建立评价模型。结果:通过模型计算,对与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等3种证型密切相关的临床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建立了这3种基本证型的综合评价模型。结论:所提出乙肝中医临床评价方法能够符合中医临床评价要求,并且对其他疾病的中医临床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综合评分法优化甘露消毒丹的提取工艺 下载:91 浏览:527
  • 刘光华 1于艳2 王思源2 刘娟3 吴振起2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0期
  • 摘要:
    目的:应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甘露消毒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取正交实验设计,以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含量以及得膏率为评定指标,通过HPLC波长切换法进行检测,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方中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含量的影响,经综合评分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甘露消毒丹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提取3次,每次提取1h。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取效率高。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中医药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2
访问量 162876
下载量 60952
总被引次数 596
影响因子 1.398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