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
中国中医药
《中国中医药》系开放获取期刊,本刊以增进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主要刊登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相关的论文,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中医药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97

《中国中医药》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慢性应激损伤对大鼠海马GABRD基因表达的影响及逍遥散干预机制的研究 下载:98 浏览:540
  • 江东1 孙琪2 郭维2 马榕1 陈晓梅1 马会明3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期
  • 摘要:
    目的:用逍遥散干预慢性应激损伤模型大鼠,观察其海马区GABRD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以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慢性应激模型组、逍遥散治疗组3组,每组15只。造模方法采用Cart多相慢性应激大鼠模型并加以改进,逍遥散治疗组在造模同时给予逍遥散2mL/只·d,连续造模21d,于第22天处死大鼠并取材。运用Agilent表达谱芯片筛选各组差异基因,并选取GABRD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各组大鼠海马区域GABRD基因mRNA及其蛋白表达情况加以验证。结果:Agilent表达谱芯片结果显示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海马GABRD下调,逍遥散干预后有上调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RT-PCR及免疫组化法验证结果显示: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海马GABRDmRNA及其相应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中药复方逍遥散可从蛋白水平纠正这种下调的表达变化。结论:γ-氨基丁酸A受体δ亚型表达变化参与了慢性应激损伤的过程,逍遥散可能通过调控这一基因的表达而发挥对慢性应激损伤所致一系列神经、精神紊乱症状的保护性调节作用。
  • 宫宁颗粒对置宫内节育器出血不良反应者子宫内膜不同区域ER、PR、VEGF表达的影响 下载:102 浏览:548
  • 李盼盼1 徐丽2 张芳1 李彦楠1 师伟3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期
  • 摘要:
    观察宫宁颗粒对置宫内节育器(IUD)出血不良反应者子宫内膜不同区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子宫内膜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标准纳入IUD出血不良反应患者,宫宁颗粒和消炎痛进行干预,宫腔镜下观察并定点获取IUD压迫区、移行区、远器区子宫内膜,免疫组化检测ER、PR、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宫宁颗粒临床疗效优于消炎痛组(P<0.05);内膜损伤程度与距离IUD远近成反比,治疗前ER、PR、VEGF在不同区域表达不同步(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VEGF在IUD出血不良反应患者中表达显著升高(P<0.05),ER表达在压迫区降低远器区升高,治愈或好转后,较之治疗前,VEGF表达降低,PR表达升高,且表达趋于同步。结论:内膜周期性修复障碍是IUD出血不良反应患者的病理基础,宫宁颗粒防治IUD出血不良反应(瘀热型)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ER、PR、VEGF同步表达,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有关。
  • 西黄丸逆转大肠癌细胞株多药耐药的体外研究 下载:92 浏览:532
  • 葛倩 杨振弢 王邈 孟静岩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期
  • 摘要:
    研究西黄丸对结肠癌耐药细胞株HCT-116/L及HCT-8/V的体外逆转作用。方法:血清药理方法制备西黄丸含药血清。用细胞毒性试验CCK8法、Western Blotting,RT-PCR方法研究西黄丸含药血清对大肠癌耐药细胞株的逆转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西黄丸含药血清联合不同浓度长春新碱(VCR)与奥沙利铂(L-OHP)处理48 h后,对HCT-8/V细胞和HCT-116/L细胞的逆转倍数分别为2.58和2.36;西黄丸含药血清处理HCT-8/V细胞和HCT-116/L细胞48 h后,PKCα、Nrf2、MRP1、MRP2、GSTp1基因及蛋白,除HCT8/V细胞株中MRP2基因(6倍7d组)上调外,表达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丸含药血清可体外逆转结肠癌耐药细胞株HCT-8/V和HCT-116/L的耐药性,可能与下调耐药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 人工神经网络优化厚朴提取工艺及其“发汗”前后的含量测定 下载:79 浏览:514
  • 王潇 王婷 张晨 刘芳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期
  • 摘要:
    目的:优化厚朴提取工艺,从厚朴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变化,阐释厚朴"发汗"的必要性。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以提取物干膏得率、厚朴酚、和厚朴酚三个指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对厚朴提取时的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采用HPLC法对"发汗"及"未发汗"厚朴提取物进行含量测定,对比其"发汗"前后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变化。结果:筛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厚朴样品100 g,加入70%乙醇提取,料液比为1∶8,提取时间为90 min,提取次数为2次;"发汗"后厚朴的厚朴酚提取率提高45.04%,和厚朴酚含量提高32.27%。结论:正交设计结合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稳定可行,具有良好重复性;"发汗"能增加厚朴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提取率,从化学成分角度阐释了厚朴"发汗"的科学性与必要性。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中医药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2
访问量 162876
下载量 60952
总被引次数 596
影响因子 1.398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