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技术学报
电力技术学报
《电力技术学报》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载电力系统自动化理论、技术及其应用、电网技术、高电压技术、电力市场与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供用电技术、电能质量与节能技术、电力自动化设备、热能动力工程、动力与机械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新能源技术、电力系统通信、计算机技术及其它高新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土木建筑工程、电厂化学与环境工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电力技术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214

《电力技术学报》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在电力通信预警中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下载:69 浏览:480
  • 多俊龙 王大众 崇生生 《电力技术学报》 2020年6期
  • 摘要:
    阐述了当前电力通信预警中存在的问题和常用算法,针对在电力通信预警中,BP神经网络模型存在易陷入最小值、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模型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的方法。选取52节点典型电力通信预警模型,分别对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和遗传算法优化网络模型进行仿真试验。经过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收敛速度快、拟合精度高,能够有效提高电力通信预警的反应速度和响应准确度。
  • 高压缸启动机组甩负荷工况下OPC功能研究 下载:64 浏览:481
  • 葛朋 《电力技术学报》 2020年6期
  • 摘要:
    阐述高压缸启动汽轮发电机组超速保护控制(OPC)功能及特点,对机组甩负荷工况下OPC功能进行分析,针对机组甩负荷后OPC频繁动作难以有效抑制汽轮机转速飞升,DEH系统难以快速维持转速稳定的问题,通过优化运行方式、改进控制逻辑、合理设置延时、增加保护条件等具体措施,有效减少了OPC动作次数,保证了机组和电网运行安全。
  • 电力调度中负荷管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下载:71 浏览:497
  • 王荣志1 蔡勖2 赵青3 《电力技术学报》 2020年5期
  • 摘要:
    在电力调度中应用负荷管理技术,可以实现电力负荷稳定运行和均衡发展,使电力系统运行更加安全稳定。负荷管理系统可以作为调度切负荷系统的重要补充部分,提高了负荷调度灵活性和有效性,改善电力负荷曲线的形状;同时缓解电力设备压力,保证了重要用电户的供电。负荷调度是电力调度的重要工作,应用负荷管理技术可以提高电力调度准确性。随着科技进步与发展,负荷管理技术也日趋成熟,在电力调度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与优势。
  • 基于气象指标的安徽电网负荷特性分析及研究 下载:69 浏览:481
  • 吴迪 《电力技术学报》 2020年5期
  • 摘要:
    电力负荷特性分析是电网调度运行、生产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掘安徽电网负荷特性与气象因素的关系,首先对安徽电网基础负荷与气象负荷进行分解;然后基于相关系数法进行多维度气象指标主导因素辨识,在此基础上建立气象指标—负荷二次回归模型,获得气象负荷的灵敏度;最后结合2018年安徽气象情况,阐明了安徽电网2018年夏季负荷特性,并对2019年安徽最大负荷做出预测,对安徽电网负荷预测和电力平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 某电厂脱硫废水系统现状分析及处理工艺深度革新应用研究 下载:80 浏览:495
  • 李志学 《电力技术学报》 2020年3期
  • 摘要:
    针对某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处于瘫痪状态的现状提出改造措施,改造技术路线采用电子絮凝工艺替代原有加药絮凝三联箱工艺,可使某电厂脱硫废水达到标准,显著减少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同时电子絮凝工艺可作为脱硫废水零排放改造的预处理阶段工艺,实现无缝连接,整套电子絮凝工艺设计处理量为15 m3/h。满足机组满负荷运行时产生的脱硫废水最大量的处理要求,通过电子絮凝工艺的技术改造,为火力发电企业脱硫废水处理工艺技术路线提供了参考依据。
  • 磷酸酯抗燃油油质劣化原因分析及治理 下载:73 浏览:491
  • 田芳1 刘健1 陆莉霞2 《电力技术学报》 2020年3期
  • 摘要:
    磷酸酯抗燃油作为汽轮机调速系统介质,当前存在油质酸值、体积电阻率因油质劣化而超标的情况。通过4个发电企业磷酸酯抗燃油的运行状况,分析了引起抗燃油酸值、体积电阻率超标的原因:水分、氧化和温度,并分析水分、氧化、温度对抗燃油运行的影响,提出了解决磷酸酯抗燃油油质超标问题的建议及其运行过程的注意事项。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电力技术学报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1
访问量 140562
下载量 48526
总被引次数 523
影响因子 1.116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