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木工程
中国土木工程
《中国土木工程》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土木工程发展综述,重大土木工程实录,发表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及其相关学科的论文,包括科研、设计、施工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总结。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土木工程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0107

《中国土木工程》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空腹式圬工拱桥的静载试验分析 下载:67 浏览:474
  • 彭爱勤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11期
  • 摘要:
    鉴于国内较多空腹式圬工拱桥存在较为严重的病害,其受力性能不确定且结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某空腹式圬工拱桥开展了静载试验,通过计算分析及现场试验,得出了桥梁的应变、变形、校验系数等技术指标,对桥梁的整体受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定,为桥梁后续的管养提供依据。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木结构可靠性鉴定中的应用 下载:57 浏览:465
  • 匡妍艺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11期
  • 摘要:
    以新会书院为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开展古建筑结构测绘研究工作,系统总结了控制网布设、点云数据采集和拼接、扫描精度影响因素和控制以及三维空间现状模型生成等关键技术要点。实践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数据的完整度和精度满足结构计算分析和结构构件变形测量要求,为古建筑信息的保存研究、现状描述与勘查提供了易于保存、准确可靠的技术保障。
  • 高层建筑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分析 下载:64 浏览:465
  • 何呈程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11期
  • 摘要:
    以清远市某高层住宅工程为背景,从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设备配置、加载方案、承载力判定依据和检测结果等方面入手,系统阐明了桩基承载能力检测成套技术的控制要点,并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桩基极限承载力和桩土挤压效应,力求为今后的高层建筑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计算提供借鉴。
  •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线路的影响效应分析 下载:74 浏览:460
  • 冯健璋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10期
  • 摘要:
    以广州轨道交通某区间下穿城市公路及桥梁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手段,对注浆加固前后地层的沉降情况和桥桩的变形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施工引起的路基与桥桩最大沉降发生在隧道开挖上方且略滞后于开挖进度;采用袖阀管注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结构沉降、减小沉降影响范围,还可以抑制由地层应力释放引起的管片上浮;确定了线路两侧20 m为盾构施工重点监测区域;明确了下穿施工掘进速度、出土量及注浆量的变化范围。通过本项目下穿影响效应的分析,力求为今后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 超高顶部大悬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 下载:61 浏览:456
  • 宋思敏1 马建辉2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10期
  • 摘要:
    随着超高层建筑的发展,传统混凝土结构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大空间、多样化和复杂化立面体型的需求,相比传统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抗震性能好、施工快速方便、可利用空间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一些设计顶部"凹入"或部分"凹入"的悬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或钢结构,采用该技术可保证施工安全,节约施工工期和施工成本,应用前景广阔。
  • 基于Midas/GTS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下载:62 浏览:475
  • 赵智强1 昌思2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9期
  • 摘要:
    高陡岩质边坡地质条件复杂,其稳定性分析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深圳地铁深云车辆段开挖形成的多级岩质边坡为例,运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计算软件,采用强度折减法,分别计算边坡在自重、地震、边坡防护加固条件下边坡稳定的安全系数,进而分析其潜在滑动面,为类似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一定借鉴。
  • 阶梯型与等截面管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对比研究 下载:76 浏览:467
  • 黄礼胜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9期
  • 摘要:
    在管桩材料用量及所处的地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阶梯形变截面管桩复合地基中的桩-土应力比要高于等截面管桩复合地基。因此,采用阶梯型变截面管桩复合地基技术,对充分发挥桩的承载性能具有较好的作用。阶梯形变截面管桩桩端反力明显小于等截面管桩桩端反力,这说明阶梯形变截面管桩与桩周土的相互作用明显强于等截面管桩。因此,阶梯形变截面管桩对充分利用浅层土的承载能力来改善单桩的荷载传递性状,提高单桩及其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
  • 某地铁车站底板结构设计有限元分析 下载:76 浏览:469
  • 郭乾坤 刘建辉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8期
  • 摘要:
    利用MIDAS-civil有限元通用计算软件分析,以深圳某地铁车站为工程背景。选取一榀典型框架建立二维模型和车站标准段11跨建立三维模型进行计算。分析了抗拔桩设置与否对底板受力影响,并着重分析了不同厚度下底板和底纵梁受力变化规律,最后通过改变底纵梁下抗拔桩位置实现改善底纵梁受力性能。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 新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预制RC梁柱节点研究 下载:76 浏览:484
  • 朱东烽1 潘忠尧2 陈庆军2,3 陈祺荣1 蔡健2,3 解金辉1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8期
  • 摘要:
    对一种新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预制梁柱节点进行试验研究,并进行了梁纵筋配筋率、轴压比、柱纵筋配筋率等有限元参数分析,并与试验节点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这种新型节点形式是安全的,可以实现强节点弱构件的目的,并能实现较好的节点抗震性能,该类型预制梁柱节点是切实可行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得到的骨架曲线吻合较好;随着梁纵筋配筋率提高,节点承载力增加;轴压比和柱纵筋配筋率对节点承载力影响较小;随着柱端轴压比的增加,节点剪切角逐渐减小;柱纵筋配筋率对节点剪应力影响较小。
  • 脱空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稳定性影响分析 下载:84 浏览:485
  • 刘铭炜 禹智涛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8期
  • 摘要:
    为采用统一理论法模拟存在脱空情况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稳定性,利用脱粘折减系数Kt对统一理论法中钢管混凝土的套箍系数进行修正,模拟一钢管混凝土单拱肋的脱粘现象,并与双单元法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两种方法的模拟结果较为接近,不同脱空率的误差均在6.5%以内。脱空率对标准钢管混凝土拱桥稳定性的影响较大,脱空率从0增加到0.8,稳定系数降低了11.9%,但不影响失稳模态。
  • 嘉盛大厦项目结构抗震设计 下载:84 浏览:474
  • 谢杰文1 张小良2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7期
  • 摘要:
    嘉盛大厦结构高度175.2 m,属超B级高度高层建筑,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置于2层楼面。项目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竖向构件不连续三项不规则,且高宽比为8.65。采用YJK及MIDAS BUILDING软件进行了小震弹性计算,并采用YJK、SAUSAGEH和ABAQUS软件进行了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由于剪力墙需严格控制厚度,故风荷载下的位移角较大,通过加厚关键处楼板、合理调整梁墙截面等措施,各项计算指标均显示结构是安全可靠的。此外,针对本项目超限情况,底部加强区采用了新型带螺栓连接的分离式双片钢板剪力墙,对钢板、钢筋、混凝土之间使用耳板加强连接,在保证结构刚度的前提下,有效减小结构自重,并具有施工快、抗震性能好的特点。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土木工程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9
访问量 160589
下载量 59812
总被引次数 862
影响因子 1.36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