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技术研究
交通技术研究
《交通技术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公路工程、水运工程、运输工程、交通规划与管理实践方面的学术进展和发展动态,传播科技信息、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交通技术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0115

《交通技术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弯箱梁桥支座反力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46 浏览:392
  • 林峰 陈娟婷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7期
  • 摘要:
    从设计角度探讨弯箱梁桥侧翻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某工程实例为背景,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弯箱梁桥支座反力的组成成分,找出导致支座出现负反力的原因。分析表明:预应力效应和活载效应是导致弯箱梁桥内侧支座脱空的主要原因,其中腹板束和底板束是预应力钢束中产生负支座反力的主要源头,弯箱梁桥中底板束虽然用量不多,但是对支反座力的影响最大。因此,在设计中建议增加腹板束和顶板束的配置,减少底板束的配置;同时,增大箱梁平曲线半径可以使得内外支座反力分配更为均匀。研究成果对于中小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弯箱梁桥的设计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香溪长江大桥拱座基坑边坡防护施工方案研究 下载:49 浏览:473
  • 胡名良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6期
  • 摘要:
    香溪长江大桥南岸2#拱座边坡陡峻,岩石破碎,稳定性较差,拱座基坑开挖难度很大,施工时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对基坑边坡进行有效防护。主要介绍了基坑高边坡施工采取的逐级开挖、预应力锚索、挂网锚喷、压力灌浆、抗滑桩等特殊加固防护方案、施工工艺及施工监测技术,对今后类似的边坡防护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曲梁悬索人行桥的力学分析及应用研究 下载:74 浏览:370
  • 潘宇杰 王立彬 李立斌 孙菲霞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6期
  • 摘要:
    曲梁悬索桥兼有曲线梁桥和悬索桥的特征,结构新颖,造型优美,是一种新型桥梁结构形式。针对单索面悬吊引发的主梁偏转这一关键问题,提出了增设刚臂法、调整截面重心法和联合方法等3套方案,并揭示了其力学机理,为单索面悬索桥的设计和新型单索面悬索桥的进一步研发奠定了理论基础;给出了若干单索面曲梁悬索桥的建设实例,并阐述了曲梁悬索桥有待研究的问题,明确了该类桥梁的应用发展途径。
  • 百岁溪大桥桁架受力分析 下载:62 浏览:440
  • 苗永慧1 邢煜2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6期
  • 摘要:
    以宜昌百岁溪大桥为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分析理论对桁架杆件应力和位移进行综合分析,验证了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桁架桥这一组合结构的力学特性。这一新型结构利用了组合桁架的特有属性,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兼顾经济性和景观需求,对新型桥型结构发展意义重大。
  • 小宽跨比系杆拱桥面外稳定性研究 下载:27 浏览:265
  • 张祥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6期
  • 摘要:
    文章以某跨径为90m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为例,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该桥模型,针对系杆拱桥的荷载工况、不同横撑形式、数量和刚度、矢跨比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其对小宽跨比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横向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布载方式会改变结构的屈曲失稳模态;不对称布载方式会降低拱桥的稳定性;增加横撑数量和刚度、合理选择横撑形式和适当降低矢跨比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宽跨比系杆拱桥的面外稳定性。
  • 发热电缆布设方式对桥面融冰化雪的影响分析 下载:84 浏览:407
  • 高明明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6期
  • 摘要:
    文章基于江苏徐州地区温度气候状况,利用ABAQUS建立以发热电缆为电加热介质的桥面温度场数值模型,研究了发热电缆融冰化雪工程中发热电缆布设方式对冬季桥面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桥面的温度场分布和桥面升温时间受发热电缆的线功率、布设深度和布设间距影响较大;发热电缆周围温度梯度较大,增加发热电缆的线功率、减小布设深度和布设间距,可以加快桥面升温速度,从而提高融冰化雪效率。通过对融冰化雪效率、效果、经济性和施工便捷性的综合考虑,建议发热电缆布设的线功率采用28 W/m,布设深度为10 cm,布设间距为10 cm。
  • 曲线独柱墩连续箱梁桥横向抗倾覆稳定性研究 下载:35 浏览:369
  • 王强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 摘要:
    独柱墩连续箱梁桥结构的整体性失稳破坏为连续箱梁桥的重大安全事故之一。以广东省仁化至博罗公路TJ5标独柱墩桥梁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并结合理论分析,对丹霞互通D匝道桥、E匝道2号桥以及G匝道桥进行抗倾覆稳定性研究,提出影响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独柱墩连续箱梁桥的抗覆性稳定性研究提供借鉴。
  • 基于流变学的沥青老化评价指标关系研究 下载:26 浏览:281
  • 王磊 王树杰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 摘要:
    文章通过不同老化方式来模拟沥青在实际应用中发生的老化,基于流变学理论,对老化前后的沥青进行常规指标和流变指标试验检测,并探索常规指标与流变指标间关系。结果表明:经过PAV长期老化后沥青相位角出现平稳区,表明后期的老化不是单一的氧化老化;在软化点温度条件下,石油沥青与改性沥青分别处于两种不同的流变状态,SBS改性沥青呈现明显的弹性特质;利用Shapiro-Wilk正态检验发现,在a=0.05置信水平下,不管老化状态如何,石油沥青软化点对应的复数模量呈正态分布,表明软化点是一个等模量温度点;可以利用这种等模量温度规律求取普通道路石油沥青的软化点,相对传统软化点检测方法,其样品制作、采集流程要方便,且误差少,但这种方法的应用还需要大量的沥青样本进一步证明和分析。
  • 蔓延式交通拥堵机理与治理策略研究 下载:45 浏览:448
  • 顾叶华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 摘要: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交通拥堵范围不断扩张,形成蔓延式发展态势,对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从拥堵的现状着手,分析主观、客观方面的原因,从方向、数量、分布、效能4个方面分析拥堵机理,并从规划引导、需求管控及提高效能方面提出交通拥堵的治理策略,供相关行业人士参考。
  • 彩色树脂抗滑薄层罩面技术在青海省中的应用 下载:34 浏览:273
  • 王永维1,2 李强1,2 李桂琴3 刘伟1,2 李锋1,2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4期
  • 摘要:
    青海省气候复杂多变,环境严峻,紫外辐射强度高,普通环氧树脂胶料铺筑的薄层罩面经常发生早期病害。对此,文章通过对传统环氧树脂进行复合改性处理,并以最优掺量为基础对其耐紫外光老化长期性能进行了室内加速模拟和试验路铺筑,探究了合适的铺装施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综合低温韧性、拉拔强度和抗紫外线老化性能,适宜的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和E51环氧树脂的用量为1.5∶1,碳黑的掺量为3%,短切纤维的掺量为1%,室内模拟长期抗紫外老化性能优良,采用彩色树脂薄层罩面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路面的安全行驶质量。
  • 基于环境影响的石灰土强度特性研究 下载:46 浏览:333
  • 夏静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4期
  • 摘要:
    灰土在公路工程中应用广泛,随着江苏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石灰土路基开裂、老化等劣化问题逐渐凸显,如何确定影响石灰土强度的因素及其各项参数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干湿循环试验、冻融循环试验和浸水试验,研究石灰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含水量和p H值对石灰土及素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素土和石灰土经过多次干湿和冻融循环,无侧限抗压强度均有很明显的减小,石灰土的强度比素土的减小幅度小,石灰土的干湿和冻融循环稳定性较好;干湿循环、冻融循环和浸水过程中,浸水对石灰土强度、含水量和p H值的影响最大,因此,路基排水对石灰土的耐久性是至关重要的,研究结果可为江苏公路建设路基填土改良提供依据,具有较强的工程指导意义。
  • 路用环氧沥青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下载:75 浏览:19
  • 刘爱华 李豪 丁武洋 刘晨东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4期
  • 摘要:
    利用非等温式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方法(FTIR)对路用环氧沥青的固化机理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升温速率下路用环氧沥青固化反应的DSC曲线,基于热分析动力学的方法,确定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利用非线性回归建立了路用环氧沥青固化反应方程,进一步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验证固化反应方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根据上述反应方程推算出不同温度条件下路用环氧沥青的固化程度和固化时间,从而为基于环氧沥青的长寿命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交通开放时间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 车辆荷载作用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受力特性分析 下载:37 浏览:388
  • 徐汉江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3期
  • 摘要:
    以南京长江三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混合单位模型和简化计算模型,采用两种模型对车辆荷载作用下钢桥面板的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第一受力体系对顶板横向受力、横隔板受力影响不显著。两种模型计算得到的顶板细节、横隔板细节应力幅偏差均小于5.0%,采用简化计算模型进行钢桥面板疲劳应力幅分析合理有效。顶板细节的应力影响范围约1 m,每次车轮荷载作用引起一次应力循环。横隔板细节的应力影响范围约4 m,轴距小于4 m的车辆产生的应力将出现叠加效应。
  • 考虑空间变异性的桩基础可靠度设计方法比较研究 下载:75 浏览:378
  • 张飞龙1 曹子君2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3期
  • 摘要:
    文章比较两种不同的模拟岩土参数固有空间变异性方式(即基于随机场法的显示模型和基于等效方差折减法的隐式模型)对钻孔桩可靠度设计的影响。利用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扩展可靠度设计方法对钻孔桩进行设计,分别采用随机场法和等效方差折减法模拟材料参数的固有空间变异性,并对两种方法的设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方差折减函数简化形式的隐式模型计算结果偏保守。
  • 基于风险评估的钢桥面铺装方案比选研究 下载:51 浏览:473
  • 吴钊1,2 朱雷1,2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3期
  • 摘要:
    文章结合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工程,基于模糊分析法,从原材料、施工难度、成本、使用性能、养护等方面对国内钢桥面铺装方案进行风险评估,包括环氧沥青铺装、浇注式沥青铺装、组合式沥青铺装和双层SMA铺装;从原材料、施工难度、成本、使用性能、养护等方面进行全寿命周期评估,结果表明浇注式沥青铺装和ERS钢桥面铺装更适合国内重载交通环境,研究成果可为后续钢桥面铺装方案研究提供参考。
  • 基于BIM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研究 下载:86 浏览:396
  • 耿方方1,2 尹方舟2 丁幼亮2 孙震3 徐照2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3期
  • 摘要: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是保障桥梁安全运营的重要技术手段,已在国内外众多桥梁工程中得到应用。然而,传统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存在海量数据可读性差、突发事件下难以评估等缺点。文章借助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提出新型"BIM+健康监测"模式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架构,开发了基于BIM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实现了桥梁安全运营的多用户协同管理以及监测与养护一体化运维管理。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交通技术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16
访问量 145887
下载量 46257
总被引次数 687
影响因子 1.09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