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学报
冶金学报
《冶金学报》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冶金工业方面的试验研究、综述评论、问题、技术创新、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应用等技术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冶金工业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000X

《冶金学报》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宣钢45号圆钢质量的控制研究 下载:78 浏览:494
  • 孙巧梅 《冶金学报》 2018年8期
  • 摘要:
    针对宣钢生产的45号含铝圆钢,特别是Φ55 mm、Φ70 mm圆钢的表面裂纹突出的问题,采用跟踪实验、系统取样、综合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对现行生产的45号圆钢的质量原因从宏观形态、铸坯缺陷、洁净度等进行了分析。根据上述试验研究结果,通过采取改善出钢挡渣、加强钢水脱氧,改善连铸保护浇注等措施,使宣钢45号圆钢的表面裂纹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 某红土镍矿磁化焙烧-磁选预富集试验研究 下载:80 浏览:487
  • 罗颖初 《冶金学报》 2018年7期
  • 摘要:
    对某褐铁矿型红土镍矿进行了磁化焙烧-弱磁选预富集试验研究,重点考察了煤粉配比、焙烧时间、磨矿细度和弱磁选磁场强度等因素对分选指标的影响。在焙烧温度为750℃,焙烧时间为50 min,配煤量为12%条件下进行磁化焙烧,焙烧产物在磨矿细度-0.038 mm为34.29%,磁场强度为0.30 T的条件下进行磁选分离,获得的铁精矿中铁和镍品位分别为60.71%和1.03%,铁和镍的回收率分别为91.13%和90.80%,表明磁化焙烧—磁选是预集回收褐铁矿型红土镍矿中铁和镍的有效技术途径。
  • 浅谈实验室质量管理 下载:74 浏览:492
  • 刘翠华 《冶金学报》 2018年6期
  • 摘要:
    主要针对第三方化学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强调了组织机构合理配置和职责设计的重要性,描述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指明公平公正、诚实守信是检验检测机构最基本要求;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从机构的人员、设备、检测方法、合同评审、质量控制和记录等方面阐述了实验室应如何实施质量管理。
  • 铋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钢中磷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下载:79 浏览:480
  • 袁辉 《冶金学报》 2018年6期
  • 摘要:
    铋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钢中磷的含量是一种经典的分析方法,其测定结果的不确定评定是实验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钢样中磷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对测量过程的重复性、标准曲线的建立、测量仪器、玻璃量器等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进行了全面评估,提出了合理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 大包余渣利用技术可行性分析 下载:87 浏览:492
  • 李廷刚 张硕 郑伟 马仲群 《冶金学报》 2018年5期
  • 摘要:
    通过对LF精炼渣成分进行取样分析得出,LF精炼后的炉渣仍具有一定的硫容量,有再利用的价值,此外钢水浇注后,钢包内产生的浇余是无法避免的,浇余量一般占到整炉钢水的0.6%~1.0%,大量的热态渣掺杂着浇余钢水不但排放困难,而且降低了金属收得率,严重影响着企业效益。利用大包浇余渣循环技术,将大包浇余渣倒入LF精炼前钢包中进行循环利用,既利用了钢渣的剩余硫容量,减少了炉料加入量,又提高了金属收得率。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冶金学报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32
访问量 140325
下载量 4785
总被引次数 509
影响因子 1.32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