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建设与科学
城镇建设与科学
《城镇建设与科学》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城镇建设领域内最新技术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596

《城镇建设与科学》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互联网+思维下城乡结合部学校数学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研究 下载:186 浏览:2009
  • 徐波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6期
  • 摘要:
    疫情的影响,让“互联网+”迅速普及教学一线,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实施直观上看是教学场景、学习环境的改变,深层上看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理念侧重知识的自我建构、能力与素养的统一,包括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敏锐思维品质、合作意识等综合素养。本文立足于中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互联网+思维下城乡结合部学校数学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切实加强小麦种植技术 助力乡村振兴 下载:196 浏览:1915
  • 孔宪萍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6期
  • 摘要:
    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要充分做好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和完善工作,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切实的落实,这样才能为小麦种植质量和产量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小麦种植技术要点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小麦种植产能的提升和乡村振兴的有效实现提供一定的参考。
  • 浅谈家庭农场在乡村振兴中的影响及作用 下载:188 浏览:1986
  • 许莉娜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6期
  • 摘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培育规模化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本文以阿城区金粮家庭农场为例,阐述其在农业生产中的经营影响及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
  •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分析下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关系 下载:193 浏览:2013
  • 王礼建 金幸幸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6期
  • 摘要:
    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之下,也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当前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人们面对着繁重、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也更加向往淳朴自由的乡村。因此,乡村旅游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旅游模式,为了发展乡村旅游,这也对于乡村的各项设施、环境、文化建设,作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也就提出了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和任务。本文就在乡村振兴战略之下,对于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展开了具体的分析,以供参考。
  • 新时代城乡规划建设与文化传承分析 下载:199 浏览:1926
  • 黄镜桦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6期
  • 摘要:
    当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为城市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城乡规划与文化传承之间的矛盾也越发突出。现阶段,为更好地促进二者的协调统一发展,不仅需要加强各相关部门间的协调合作,还需要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城乡规划建设与文化传承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就新时代城乡规划建设与文化传承进行简要探究。
  • 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思考 下载:185 浏览:1890
  • 赵会云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6期
  • 摘要: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乡村在经济和建设方面就和城市产生了很大的差距,这就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为了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相关领导人员就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根据党的发展理念进行乡村建设,时刻谨记党的发展观和建设观,依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文就从党建入手,浅谈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径。
  • 基于城乡规划建设的土地资源管理 下载:188 浏览:1989
  • 徐延涛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6期
  • 摘要:
    在基础的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中,如何完成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合理分配现有土地资源,积极开发利用新土地,是目前工作的重点及难点所在。本文主要从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工作的异同点方面展开分析,找出现阶段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方向。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一些可能影响土地管理水平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目标是从中找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处理土地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助力当地城乡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 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下载:187 浏览:2008
  • 陈光臻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6期
  • 摘要:
    乡村振兴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加强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振兴建设,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文依据笔者对于促进乡村振兴路径的工作经验,研究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和作用,提出具体的发展策略,希望能够提升乡村文化在四川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下载:188 浏览:1985
  • 胡贞红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5期
  • 摘要:
    乡村基础教育是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支撑,是传承乡村文化的基石,是厚植人力资本的基础,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保障。我国乡村基础教育仍存在乡村学校凋敝致使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被削弱,乡村教师流失致使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严重不足,乡村学生“离农”情结加剧致使全面乡村振兴人力资本面临风险等问题。基于此,乡村基础教育全面提升须通过补齐乡村基础教育两类学校高质量发展短板、理顺区域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管理体制、强化乡村教师作为国家特殊公职人员的法律地位等路径来完成,进而助力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下载:194 浏览:1973
  • 邝军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5期
  • 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一批“三农”建设的各领域专业人才。这就需要大力发展乡村教育推动乡村人才的振兴。《乡村振兴战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保障学生接受有质量的教育。2020年8月颁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育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有质量的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应当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培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质量乡村教师。
  • 探析城镇燃气管道非开挖定向穿越施工技术的运用 下载:192 浏览:1919
  • 张伟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5期
  • 摘要:
    在城市燃气管道定向穿越施工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实现对定向穿越施工技术的灵活应用,并充分的发挥出此项技术在城市燃气管道工程当中的实用价值,通过展现出城市燃气管道定向穿越施工技术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优势,扩大定向穿越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另外,将城市燃气管道定向穿越施工技术与传统的燃气管道穿越施工流程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此项技术还具有环保性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实现对技术操作方法的规范化管理,并对技术进行改进与优化,达到缩短城市燃气管道工程建设工期的目的,确保定向穿越施工技术能够为城市燃气管道工程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 国家监察制度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 下载:199 浏览:1917
  • 郭鑫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5期
  • 摘要:
    本文通过阐述国家监察制度组织体系的政治定位,进一步对国家监察制度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并从组织乡村振兴工作的保障、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推进、乡村振兴物质使用的监管、组织动员乡村振兴的动力、乡村振兴福利的共享几方面开展论述,以期能做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参考。
  •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路径选择 下载:196 浏览:2006
  • 周全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5期
  • 摘要:
    在全球疫情肆虐、经济放缓和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在促进农村产业提质增效方面展现强劲态势,是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中国数字乡村建设作为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全新方案,是乡村振兴的必然举措,也是提炼中国乡村治理理论的试验田。关键词:数字乡村;乡村振兴;路径引言当前农业农村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发展进程中的“短板”①。对此,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然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庞大而繁重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实现乡村振兴,客观上需要有效引擎和持续动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存在巨大的数字赋能空间,数字技术将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引擎和持续动力,这一点已经成为广泛共识。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对策 下载:186 浏览:1983
  • 苏郁峰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5期
  •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坚持和完善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对策。
  • 认知、态度与行为: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状况研究 下载:199 浏览:1925
  • 洛桑朋措 杨扬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5期
  • 摘要:
    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是当前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举措。城镇居民作为垃圾分类治理的主体,城镇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认知、态度与行为直接决定了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的成效。透析数据,城镇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知较低;部分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事宜有着消极态度;城镇居民在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的参与度较低。需要加强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增强主人公意识、完善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立垃圾分类奖惩机制,以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
  • 国家级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分析 下载:196 浏览:1946
  • 朱梦杰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5期
  • 摘要:
    本文以国家级新区所含22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03-2018年国家级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动态演变与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国家级新区各城市城镇化及生态环境子系统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且属于“生态环境滞后”型城市。(2)国家级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整体处于中级协调阶段,且发展态势持续向好。(3)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其城镇化水平、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以及耦合协调度均低于东部地区。据此,本文针对性提出国家级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建议。
  • 城镇给排水设计施工与污水处理探究 下载:187 浏览:2007
  • 马春福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4期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资源的消耗程度也在不断增强,现阶段,由于大量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很多自然资源慢慢枯竭,严重的影响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其中,城镇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就会对仅存的淡水资源产生很大的威胁。鉴于此,我国一直在持续的倡导保护自然环境的发展战略,使人们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本篇文章通过对城市给排水设计及污水处理所表现出来的问题的细致的探讨,分析了当前城市给排水设计和污水处理的难点之处,最后提出了可行性的污水处理的优化设计措施,为日后我国在给排水工程上的科学化处理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城镇建设与科学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71
访问量 95623
下载量 18213
总被引次数 371
影响因子 0.557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