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进展
中国能源进展
《中国能源进展》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海洋能、地热能、天然气水合物等领域科学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集成互补和相关配套技术(如储能、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系统)方面原创性学术论文和高水平的综述性文章。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能源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0085

《中国能源进展》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大断面巷道掘进爆破优化分析 下载:86 浏览:438
  • 张永生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5期
  • 摘要:
    针对传统爆破工艺在断面硬岩巷道掘进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运用双楔形复式掏槽方式,并对爆破和施工参数设计进行优化。实践证明,较传统爆破方式该爆破方式炮眼利用率和单循环进尺量大幅度增加,分别提高15.6%、29.4%,炮眼利用率可达到85%左右,有效保障了硬岩巷道的掘进效率,大大缓解了采掘接替的紧张局面。
  • 高瓦斯工作面瓦斯治理研究 下载:85 浏览:474
  • 马伟杰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5期
  • 摘要:
    通过对1308高抽巷使用前后风排瓦斯量、卸压区瓦斯抽放量、吨煤瓦斯涌出量、工作面瓦斯含量等数据进行监测,分别对切眼向外650 m、1 200 m~1 600 m、2 700 m至停产线段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高抽巷投入使用前后采空区和上隅角处的瓦斯变化情况,且得出在无高抽巷掩护下,采用滞后横川埋管的方法治理采空区瓦斯有一定的效果。
  • 综采工作面初采期矿压分析 下载:84 浏览:435
  • 牛艳斌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4期
  • 摘要:
    为科学观测和分析综采工作面初采期间顶板压力变化,通过安装液压支架测力仪,采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测定支架有关工作参数。分析了支架与围岩的相互关系,得出了顶板变化的基本参数,为综放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 瓦斯发电技术的应用分析 下载:86 浏览:418
  • 郭景春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4期
  • 摘要:
    瓦斯发电技术属于新型技术手段,不仅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煤矿行业的良性循环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主要对瓦斯发电技术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更好地推动该技术的发展。
  • 掘进作业面综合防尘分析 下载:82 浏览:438
  • 王超智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4期
  • 摘要:
    以掘进作业面综合防尘为对象开展探究,结合工程实际,针对其掘进作业中存在的粉尘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技术,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指定的综合防尘技术实现了对掘进面粉尘的有效防治,对矿井生产安全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 液压支架支护位姿的运动学研究 下载:87 浏览:442
  • 杨鹏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3期
  • 摘要:
    在研究支架支护位姿的基础上对支架支护位姿进行了运动学研究,认为支架支护异常位姿可分为俯视采场方向的异常支护状态和与煤壁垂直的异常支护状态。通过BP神经网络法实现了支护位姿的非线性拟合,同时通过支护位姿训练集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训练。结果显示,支架支护位姿的非线性拟合模型可较为精确地实现运动学计算,拟合误差极小。
  • 综掘工作面粉尘危害及防治分析 下载:78 浏览:429
  • 张德龙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3期
  • 摘要:
    针对综掘作业面粉尘防治开展分析探究,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对"分断注水+泡沫除尘"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应用开展分析,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总结。结果表明,运用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能够实现对综掘作业面粉尘的有效治理,保障了矿井生产安全。
  • 大倾角煤层巷道底鼓机理与控制分析 下载:80 浏览:453
  • 赵维青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3期
  • 摘要:
    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在分析巷道底鼓发生机理的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手段对开挖卸压槽治理底鼓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探究了不同开挖深度同底鼓量之间的关系,并最终通过实践探究了其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开挖卸压槽的方法对底鼓进行治理的效果显著,对于提升作业安全性、降低作业成本有着积极意义。
  • 煤层倾角对采煤工作面围岩力学效应的影响 下载:88 浏览:459
  • 王杰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3期
  • 摘要:
    以庞庞塔煤矿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三种倾角煤层俯斜开采时工作面围岩的力学效应,发现倾角从0°增大到30°时,工作面煤体出现间隔式剪切破坏区,煤壁内移量降低12.5%,顶板下沉量增加114%;煤体水平应力峰值增大25%,垂直应力峰值增大16.7%。鉴于此,指出开采大倾角煤层应着重加强工作面前方5 m~10 m范围回采巷道的超前支护强度。
  • 综采作业面冲击地压防治分析 下载:78 浏览:448
  • 柴然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3期
  • 摘要:
    针对综采作业面冲击地压防治展开分析,结合工程实际,在分析冲击地压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探究井下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进而提出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实现对井下冲击地压的有效治理,为矿井生产的高质、安全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 复合顶板大断面开切眼支护分析 下载:88 浏览:475
  • 王丽弘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2期
  • 摘要:
    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分析了复合顶板大断面开切眼围岩变形的控制对策,针对大断面开切眼支护方案开展了优化设计,并对其应用效果做出分析。实践结果表明,优化的方案实现了对大断面复合顶板开切眼巷道围岩变形的有效控制,为矿井生产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 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成因及对策 下载:80 浏览:440
  • 韩晓宝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2期
  • 摘要:
    为了确保矿产地质勘查的工作成效,必须要了解地质勘查的风险成因,采取针对性的风险规避策略,结合具体的勘查环境制订行之有效的矿产地质勘查方案。介绍了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特点及现状,重点分析了相关地质勘查的风险成因,探讨了相应的风险规避对策。
  • 综掘工作面通风参数优化研究 下载:82 浏览:464
  • 闫晋勇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2期
  • 摘要:
    综掘工作面通风效果良好,对于矿井生产作业安全、高效、持续的开展有重大意义。在分析粉尘危害的基础上,借助ANASYS数值模拟技术,针对压入式和长压短抽式两种通风方法的参数优化开展分析,并分别确定了其通风效果最佳时的参数值,对于提升矿井综掘工作面通风质量,实现综掘工作面粉尘的有效防治具有良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 特殊地质情况下掘进工作面顶板控制措施 下载:83 浏览:417
  • 牛保江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2期
  • 摘要:
    特殊地质情况下的掘进面顶板控制长期以来作为矿井安全管理的重难点之一,实现对其的有效解决对矿井生产效益的提升意义重大。结合具体工程实际,针对掘进面过断层和薄基岩掘进面两种情况下的顶板控制开展了针对性总结分析,在解决矿井特殊地质条件下掘进面顶板控制问题的同时,实现了井下掘进作业的安全、高效开展。希望能为其他矿井相似工程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 孤岛工作面超前探测技术设计与应用 下载:85 浏览:439
  • 李向银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1期
  • 摘要:
    回坡底煤矿东一采区右翼10-104工作面相邻两侧工作面采掘活动结束,形成了采空区积水,中部工作面形成孤岛开采模式,同时工作面受顶板水、底板水水害影响。基于此,从物探、钻探、化探方面对孤岛工作面超前探测技术的设计与应用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该技术的应用及对相邻采空区积水的有效疏放,保证了工作面的施工安全。
  • 新时代应急救援设备管理系统设计分析 下载:79 浏览:441
  • 杨记昌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1期
  • 摘要:
    以新时代应急救援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为对象开展探究,在分析传统应急救援设备管理中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应急救援设备管理系统,并从系统构建、软件设计和测试分析三个方面对新系统开展全面分析,希望能够为其他矿井更好地开展应急救援设备管理提供借鉴和指导。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能源进展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3
访问量 140265
下载量 39852
总被引次数 625
影响因子 1.063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