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保护》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有关空气污染监测和建模、大气污染防治、地下水污染控制等领域的最新论文,反映国内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环境保护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375

《中国环境保护》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某焦化厂旧址氰化物污染地下水修复工程实例分析 下载:59 浏览:374
  • 刘继东 胡佳晨 王欢 汪海军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9期
  • 摘要:
    介绍了某焦化厂旧址氰化物污染地下水原位注入修复工程。前期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确定场地污染现状、修复目标及修复工程量。通过修复技术比选,确定适合项目的修复技术路线。小试试验确定适宜的氧化药剂(二氧化氯)及药剂添加范围。现场中试试验,确定单井注入影响半径、注入压力及药剂的最佳投加比。修复施工完成后,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修复工程进行采样、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评估修复效果。该项修复工程的成功实施能够为其他类似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提供参考。
  • 广州市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现状问题及对策 下载:51 浏览:361
  • 赵璐1 邓一荣2.3 孙琼莉1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8期
  • 摘要:
    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污染源排放环境管理工作更加关注排污单位的自行监测监管。通过对广州市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工作开展及信息公开现状分析,结合环境管理实际,对自行监测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部分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意识不强、监测内容不完整、激励处罚机制不健全、数据缺乏应用等问题,提出扩宽自行监测内容、加大宣传、发挥资金激励作用、加强数据应用、探索监测机构管理等对策建议。
  • 振动纳滤膜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57 浏览:369
  • 范冬晗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8期
  • 摘要:
    文章将膜过滤技术与机械振动技术相结合,以絮凝过滤后的垃圾渗滤液为原水,考察了不同压力、温度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并比较了同一运行条件下振动膜与静止膜的处理效率。结果表明,振动膜的最佳运行参数为:水温,25℃、压力20 kg。在最佳运行条件下,振动膜效率是静止膜的27倍。振动膜技术将在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处理含酮类有机废气 下载:59 浏览:374
  • 宋世炜1 陈浩卓1 黄江荣2 巩向杰3 杜长明3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8期
  • 摘要:
    文章介绍了含酮类有机废气的特征与危害、等离子体催化处理含酮类有机废气现状。重点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等离子体催化净化含酮废气装置,各种影响参数如放电功率、放电方式、气体浓度、气体流速、催化剂种类、性质、吸附性、温度、活性物种等对等离子体催化处理含酮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催化处理含酮类有机废气技术具有去除率高、能耗低、效率高、产物选择性好等特点。文章同时探讨了等离子体催化氧化酮类物质的机理,提出了等离子体催化氧化酮类有机废气未来的发展方向。
  • 基于燃煤电厂脱硫成本的脱硫电价政策分析 下载:51 浏览:367
  • 陈迪1 谭雪2 周楷1 石磊1 马中1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7期
  • 摘要:
    脱硫电价政策是实现我国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有力减排的主要措施。文章依据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测算了2×300 MW,2×600 MW以及2×1 000 MW燃煤机组的脱硫成本收益并对脱硫成本及收益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脱硫设施建设完成并投运后,脱硫电价能够覆盖所选研究对象的实际脱硫成本,脱硫能为燃煤电厂带来可观的净收益,包括脱硫电价、节约排污费上缴数额、销售脱硫产物(脱硫石膏);随着脱硫设备造价大幅降低、环境税替代排污费且费率大幅提高以及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率的提升,燃煤电厂的脱硫成本将逐年降低,而收益将持续提升;考虑脱硫电价政策的目标已经基本达成,以及环境监管的加强,电厂脱硫的积极性将继续存在,脱硫电价政策应适时调整。
  • 土壤污染司法审判实证探析——以162份裁判文书为样本分析 下载:53 浏览:370
  • 邵波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7期
  • 摘要:
    通过对土壤污染环境案件实证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土壤污染现象普遍存在,耕地污染需要着重治理;案件所涉当事人农民居多、受教育程度较低;土壤污染刑事案件判罚较为轻缓;地方政府对环境监管不到位;案件的上诉率较高,继而对提升环境审判质量提出了要求。为保护公众的环境权益、促进土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就此提出加强对农耕土地的治理、探索环境污染强制保险责任制度、规范地方政府环境监管体制、设立土壤污染罪名的建议。
  • 典型蟹塘底泥中金属分析与重金属污染评价 下载:55 浏览:365
  • 牛静远1.2 刘文彬2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7期
  • 摘要:
    对4个典型蟹塘以及蟹塘附近河流底泥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OES)进行金属含量分析。结果显示:Na>Al>Fe>Mg>Mn>Ba>Sr>Zn>Cr>Li>Ni>Cu>Sb>Pb>As>Co>Cd,其中《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中规定的Cu、Zn、Cr、Pb、Cd、As分别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对其进行评价。这两种评价方法的结果表明,Cd是造成蟹塘以及附近河流污染的重要因素。
  • 某钢铁厂土壤重金属砷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下载:57 浏览:369
  • 王硕1 王湛2 魏文侠1 李佳斌1 魏燕1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7期
  • 摘要:
    采用网格布点法,分析某钢铁厂主厂区土壤样品(0~5 m)每层重金属砷的含量变化及迁移过程,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研究土壤中砷的统计特征、空间分布等。结果表明,厂区各层土壤砷浓度均值低于《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DB11/T811—2011》中居住用地20 mg/kg的筛选值,总体上污染程度不高;从深度上,第一层、第二层属中度污染水平,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属轻度污染水平,自表土向下,土壤中重金属砷的含量逐渐下降;采用Kriging(克里格)空间插值和地统计分析,中部及南部地区污染较重,深度上由大块状转变成零星状,东部及北部地区基本无污染。使用美国RBCA Version2.5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对重金属砷进行致癌风险计算,其风险水平均超过10-6,危害商超过1,因此,需要对土壤进行修复治理。不同暴露途径的致癌风险中以经口摄入为主。
  • 不同材料对磷和铁的吸附性能研究 下载:53 浏览:476
  • 李晨1 徐云兰1 钟登杰1 廖新荣1 苏定江2 吕波2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6期
  • 摘要:
    文章以P、Fe为处理对象,考察了活性炭、沸石、陶粒和石英砂4种材料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当pH为7.0时,P的饱和吸附量依次为活性炭(0.14 mg/g)>沸石(0.09 mg/g)>陶粒(0.08 mg/g)>石英砂(0.06 mg/g),Fe的饱和吸附量依次为活性炭(0.79 mg/g)>陶粒(0.76 mg/g)>沸石(0.51 mg/g)>石英砂(0.26 mg/g);颗粒内扩散模型表明各材料对P、Fe的吸附分为表面扩散和内扩散2个阶段,且内扩散为速率控制步骤,吸附饱和时间为240 min;(3)P和Fe的有利吸附条件分别为酸性和碱性,结合实际水体的pH和实验结果,pH为7.0最为合适;随材料投加量增加,P和Fe的单位吸附量减少,但去除率增大;吸附材料的最佳投加量为100 g/L。
  • AERMOD和CALPUFF对静小风区域热电厂烟气扩散模拟的研究 下载:65 浏览:385
  • 关勖 舒璐超 张玉麟 潘峰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6期
  • 摘要:
    使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模式AERMOD和CALPUFF对河谷盆地静小风区域热电厂的烟气扩散进行了对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典型月日均浓度值方面,AERMOD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IOA模拟指数为-0.29,模式模拟结果不理想;CALPUFF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IOA模拟指数为0.35,模式模拟结果较理想。典型日小时浓度值方面,AERMOD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IOA指数为0.37,模式模拟结果较为理想;CALPUFF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IOA指数为0.74,模式模拟结果理想,且CALPUFF模拟浓度分布范围较AERMOD明显更广、整体浓度较AERMOD更高,高值区分布地点也不再单一。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在模拟静小风区域的大气扩散时,应使用CALPUFF模式模拟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 典型吸附模型的非线性和线性拟合对比分析 下载:53 浏览:453
  • 拦继元 卫旭琴 杨林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6期
  • 摘要:
    为了验证各种典型吸附模型在非线性拟合和线性拟合的条件下,拟合结果是否相同这一问题,文章以沙粒对氨氮的吸附试验为例,对Langmuir和Freundlish吸附等温线模型以及准一级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附热力学Van’t Hoff模型进行了相同试验数据条件下的非线性拟合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两种吸附等温线模型和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的线性拟合相关系数小于对应的非线性拟合相关系数,并且两种拟合所得参数的差距也较大;但是,在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Van’t Hoff模型中,情况又有所不同,表现出来线性拟合的相关系数大于等于非线性拟合的相关系数,并且两种拟合所得参数的相对误差小于1%,因此,可将其作为判定线性拟合结果是否合理的一个参考依据。综上所述,吸附模型的拟合应尽量采用非线性拟合,如若采用线性拟合,则有可能会带来较大的误差,从而影响吸附模型的精度。
  • 宜昌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研究 下载:46 浏览:419
  • 陈安1 杨晓东2 余向勇3 熊善高3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6期
  • 摘要:
    在宜昌市环境总体规划与环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针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应用实践存在的自然生态功能区分类指导不足、水及大气环境质量分区管控制度不够完备等主要问题,结合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及"三线一单"制度,研究提出了完善生态环境管控地块类型、优化分区管控措施、注重法律法规与负面清单相结合、建立开发建设活动退出机制、健全信息共享制度5个方面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设计重点,作为今后优化宜昌市国土空间规划布局的重要依据。
  • 济南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分析 下载:36 浏览:366
  • 代静 王小燕 杜文强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6期
  • 摘要:
    通过2010~2016年济南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研究土地利用和其生态服务价值,分析生态服务价值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济南市以耕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主;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面积有所增加,其他均减少;土地利用强度有上升趋势,但幅度较小;土地利用格局指数无明显波动;生态服务价值中耕地、水域、林地价值量最大;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及强度均逐年降低;生态服务价值强度指标与土地利用格局和人口无相关性;与土地与土地利用程度、GDP、GDP强度指标呈负相关;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程度呈弱相关、与GDP呈强相关、与GDP强度指标呈极强相关;人均生态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程度和GDP呈中等程度相关、与GDP强度指标呈极强相关。
  • 两种再分析资料对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模拟的影响 下载:43 浏览:370
  • 付旭东1,2 李龙燕1 王金艳1 谭子渊1 常伟2 王明2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5期
  • 摘要:
    利用耦合了Shao04起沙参数化方案的WRF/Chem模式对2014年4月22~25日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次沙尘天气进行了模拟,基于ERA-Interim和NECP-FNL两种再分析资料,探究了WRF/Chem在不同再分析资料提供初始场和边界条件时对沙尘天气的模拟能力,并分析了两种再分析资料对模拟结果影响的主要原因。总体来看,WRF/Chem在两种再分析资料提供初始场和边界条件时,均能较合理的模拟出主要的起沙区域、沙尘强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沙源地附近和下游地区各个站点模拟的PM10浓度时间变化特征与观测结果也较为吻合。但相比较而言,对西北地区此次沙尘天气过程,从沙尘的空间分布、沙尘浓度、垂直沙通量和地面各代表站点PM10浓度变化等方面的模拟结果来看,NECP-FNL数据为模式提供初始场和边界条件时要优于ERA-Interim数据的结果,这主要与NECP-FNL数据在WRF/Chem模式中能相对较好的描述起沙过程中摩擦速度的量值有关,从而使得模拟的沙尘区域、强度和垂直沙通量更为合理。
  • 河南省餐饮油烟污染控制指标及排放限值探讨 下载:57 浏览:483
  • 孙鹏1,2 孔德芳1,2 梁亦欣1,2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5期
  • 摘要:
    分析河南省餐饮业的规模、分布及油烟污染物成分特征,从环保政策、监管、监测及指标替代性等几个方面分析,选择油烟和非甲烷总烃作为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控制因子。结合实测数据和国内先进研究经验,确定餐饮业油烟和非甲烷总烃的排放限值,考虑到河南省不同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污染防治目标与压力,确定小型餐饮服务单位油烟排放限值执行1.5 mg/m3,中、大型餐饮服务单位油烟排放限值执行1.0 mg/m3,非甲烷总烃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设定为10.0 mg/m3。并规范油烟净化设施及油烟排放口的监督管理。不仅能促进河南省油烟污染物的减排,而且促使河南省蓝天行动计划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的实现。
  • 高盐稠油污水达标外排强化处理中试研究 下载:57 浏览:447
  • 王其仓1 杜易1 李坤2 李京京2 徐军2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5期
  • 摘要:
    针对某油田稠油污水盐度高、有机成分复杂、可生化性低、毒性大等特征,开展"强化混凝预处理+高盐生物强化+臭氧-BAF深度净化"综合处理中试。结果表明:通过混凝药剂复配、耐盐微生物强化及不同工艺的协同优化,构建了稳定高效的高盐稠油污水强化处理系统;在进水TDS 28 500~31 200 mg/L、COD 821~875 mg/L、石油类44~48 mg/L、挥发酚43~56 mg/L、SS 133~146 mg/L条件下,处理出水COD 38~43 mg/L、石油类0.10~0.13 mg/L、挥发酚0.01~0.04 mg/L、SS 2~4 mg/L,外排水质远远满足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一级要求,为稠油污水达标排放工程化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
  • 高速公路服务区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下载:67 浏览:387
  • 胡双意1 邓先涛2 田野1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5期
  • 摘要:
    以湖北宜昌某高速公路服务区废水处理工程为例,分析了高速公路服务区废水水质特点及废水处理工艺、主要建(构)筑物设计参数、运行状况及投资运行费用。针对废水水量变化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含氮、磷、油类、病原微生物等特点,综合考虑选择"水解酸化+A/O+消毒"处理工艺。实践运行表明,该系统出水效果稳定,污水经过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放。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环境保护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1
访问量 140562
下载量 30568
总被引次数 382
影响因子 0.815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