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美术、设计、音乐、表演、艺术教育以及艺术史论等领域的研究论文或作品。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43

《当代艺术》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浅析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领导艺术 下载:299 浏览:3239
  • 马晶晶 《当代艺术》 2021年1期
  • 摘要:
    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期间,要求领导者要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最佳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并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充分发挥领导艺术,保证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本文就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领导艺术进行分析,保证企业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 视觉韵律与形态——装置艺术设计的形式表现 下载:298 浏览:3128
  • 李雪健 《当代艺术》 2021年1期
  • 摘要:
    形式的表现是装置艺术设计中内涵极其丰富的主题, 其中形式的表达分为内在形式与外在形式,不同的设计构成以及单一或复合的元素不断的进行交错、混合、叠透、,进而形成了多样化韵律与结构。因此,本文以内形式与外形式的角度方法,通过视觉韵律以及形态结构对装置艺术设计进行论述表达,从而增强视觉设计的变化和表达方式。
  • 乐动的形态 ——插画艺术语言的音乐性表达及意蕴研究 下载:297 浏览:3228
  • 任兴瑞 《当代艺术》 2021年1期
  • 摘要:
    不同的艺术语言之间能够彼此交流借鉴。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音乐在插画中的表现与交融互动。绘画显然不会让耳膜产生颜色影像,音乐声波也不会对视网膜造成声音的鸣响,人们之所以能够“耳中听色,眼中闻声”,是基于“联觉”与“通感”的生理与心理现象。“作为感觉的挪移,通感主要体现为视觉旨向和听觉旨向”,以点、线、面为形式的切入点,深入探讨插画语言与音乐语言上的共性表现,探索当代插画艺术语言上的创作路径。
  • 试论小学班主任管理的语言艺术 下载:276 浏览:2897
  • 肖普秀 《当代艺术》 2021年1期
  • 摘要:
    在开展小学教育工作时,班主任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效率等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肩负着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对于班主任来讲,班级管理工作具备了一定挑战性。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应具备严肃性,同时也应具备艺术性特征,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通过语言管理,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详细分析语言艺术应用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相关措施,并根据小学生实际情况,合理提出一些参考建议,希望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效果。
  • 中国电影档期意识与创造拓展的思考 下载:61 浏览:333
  • 周星 黄翔宇 《当代艺术》 2020年12期
  • 摘要:
    电影档期的价值不仅在于把握市场规律及获取观众的通约意识,而且也是得到市场回报的重要基础。从档期的盛衰可以看出中国电影不断演进变化的过程。2019年春节档、暑期档和国庆档的巨大收获,证明中国电影的市场档期意识得到了极大加强并且取得了出色成绩。但中国电影档期的成熟度还不足,对创造新的档期,及充分利用档期来丰富中国电影的市场还需更多的努力。
  • 狂欢化的身体修辞——《黑豹》中的身体书写与生命政治学 下载:65 浏览:361
  • 林伟 《当代艺术》 2020年12期
  • 摘要:
    2018年备受赞誉的美国漫威科幻电影《黑豹》实践了"非裔未来主义"的宇宙观,将光怪陆离的科技意象和非洲元素结合起来,挑战了好莱坞的经典科幻叙事。与影片打造的非洲中心主义科幻未来景观相比,更具有文化颠覆和僭越精神的,是对黑人身体的影像化再现与重述。作为美国电影中重要的文化表征,黑人身体铭刻着多种权力话语的印痕。黑人身体包含的符号化的"黑人气质"在电影《黑豹》中得以体现;并且,通过狂欢化的身体修辞,电影也体现着黑人群体身体意识的觉醒和生命政治学的诉求。
  • 意象·景观·符号:国产网络剧的身体“神话” 下载:64 浏览:366
  • 胡琴1 徐广飞2 《当代艺术》 2020年12期
  • 摘要:
    国产网络剧的生成与以大众文化为主导,边缘文化、亚文化等互动共生的社会文化格局深度关联。开放包容的网络生态创生了丰富的网剧身体意象,并架构起以传统型、边缘型和跃迁型为核心的身体景观体系。该体系以"欲望化""全民性"和"多向度"的身体符号促成了网剧中的身体"神话"。而网剧中身体的"意象—景观—符号"生成路径,则成为进入网剧"身体"影像叙事与解码新世纪多元文化的有效端口。
  • 身份·人伦·集体:新世纪华语家庭题材电影的伦理记忆 下载:58 浏览:329
  • 郭增强 杨柏岭 《当代艺术》 2020年12期
  • 摘要:
    在电影伦理学的语境下,以符号叙事为方法,诠释新世纪华语家庭题材电影,梳理出伦理记忆的文化意涵。在代际叙事的聚合与组合关系中,父辈以漂泊体验体悟着身份焦虑的记忆;子辈以情感形式确证着身份认同的记忆。在家庭结构的能指和所指的叙事维度中,家宅作为伦理感知的记忆之场,婚姻出入于伦理宿命的围城,伦理观念被社会建构。在家庭场域的外延与内涵的功能叙事中,家庭与社会的互文性,融合着导演的创作记忆,影像作品储存着社会凝聚性结构的时代记忆。
  • 禅宗美学对美国战后艺术创作方式的影响 下载:56 浏览:334
  • 李阳 《当代艺术》 2020年11期
  • 摘要:
    "二战"之后,美国艺术展现出迥异于西方传统艺术的独特性,这与东方禅宗美学的影响密不可分。战后艺术家受到禅宗般若直观的启发,对艺术创作中的随机性予以强调,以无意识为先导进行艺术表现;战后艺术家对禅宗当下直觉体验的理解与借鉴,使得行为艺术、偶发艺术等前卫艺术样态将整个创作行为过程视为艺术作品;此外,禅的于相而离相的观念催生了战后极简主义创作手法,强调以有限的艺术形式引发无限的审美体验。
  • 中国旅游演艺的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 下载:61 浏览:346
  • 叶志良1,2 《当代艺术》 2020年11期
  • 摘要:
    国家形象的建构,始终是中国旅游演艺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遍布全国的旅游演艺作品,紧紧围绕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社会认同的主轴,以人文、历史、艺术的视角与姿态,从内容生产到形式开拓,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演艺作品,成为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展示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
  • 杨柳青戏出年画对三国故事的“误读”与“重构” 下载:64 浏览:343
  • 洪畅 《当代艺术》 2020年11期
  • 摘要:
    清代中晚期至民国年间的杨柳青"三国戏"年画,作为《三国演义》原著书稿与"三国戏"舞台演出的接受者,创造了一套与案头文学及舞台场景相对应的形象资料。这类画作不仅保留了其对原著的形象摹写、对舞台的刹那写真,也存在着其自身对三国故事的"接受""误读"与"重构"的过程,建构了"案头文学—舞台演出—民间美术"的动态互文关系。
  • 体察心性,生意盎然——明代中期画论中的意象创构 下载:67 浏览:361
  • 田婧媛 《当代艺术》 2020年11期
  • 摘要:
    明中期画论家主张从体察心性和感通自然的角度创构绘画意象,为当代山水画的发展和批评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例证。在意象本源论中,画论家既主张实现自然的理想化,又重视主体心性的呈现,重树自然与心性的互通与和谐共生,明确了绘画艺术的创作主旨。在意象创构中,强调将师法自然、体会古画和自得心源相结合,实现了形而上的哲思与绘画实践的互通,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与成熟。在意象批评中,强调绘画意象将自然意趣与主体体验相联结,呈现出双向并行的批评观,促进了绘画批评的多元发展。由此,明代中期画论将天理与心性相贯通的绘画实践,一改明代初期重笔墨形式的创作方式,实现了文人画的中兴以及绘画理论的成熟,为明代后期绘画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动力。
  • 寻求与建构:论焦菊隐的戏剧翻译 下载:61 浏览:362
  • 李鑫1 熊辉2 《当代艺术》 2020年10期
  • 摘要:
    戏剧翻译是焦菊隐戏剧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贯穿于他戏剧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他的戏剧理论发展和戏剧导演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焦菊隐的戏剧翻译整体上与时代特征相契合,顺应了"五四"以来社会文化的变迁和抗战时期民族艺术的发展。此外,焦菊隐的戏剧翻译反映了他的审美倾向和艺术追求,从翻译目的、译剧选择和翻译方法三个层面呈现了他的戏剧翻译观,并对其现实主义导演风格的实践和话剧民族化思想的转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论民国《戏杂志》的时代特征与传播价值 下载:60 浏览:351
  • 曾建辉 《当代艺术》 2020年10期
  • 摘要:
    诞生于1922年、由姚民哀主编的《戏杂志》是一本能够集中体现民国时代特征和具有重要戏曲传播价值的刊物。它在编辑风格上高度重视运用图像,图文并排,以图释文;在内容上凸显娱乐性、商业化的趋向;在主题思想上深刻反映了当时新旧思潮的交锋。作为期刊媒介,其承载的大量信息,特别是对当时的名伶活动的报道和形象的塑造以及对戏曲批评理论和实践的集中探讨,体现了重要而又独特的传播价值。
  • 舞蹈人类学读书笔记 下载:57 浏览:379
  • 吕艺生 《当代艺术》 2020年10期
  • 摘要:
    通过阅读有关艺术人类学的论著,梳理出舞蹈人类学的发展脉络和相关理论问题,特别是在人类学视角下认识什么才是本来意义的"真正的舞蹈",舞蹈的生命意识与生命情趣,因而,学界除重视舞台表演性舞蹈外,也更要重视那些鲜活的带有原始痕迹的民间舞,以及现代城市民间舞、街舞和广场舞,加深认识"不是表演给人看的舞蹈"在人类学和舞蹈美育中的重要意义。
  • 山水情怀 精神归复——刘湲《秋山闻道》的审美意蕴解读 下载:52 浏览:333
  • 王爱国 翟毅 《当代艺术》 2020年10期
  • 摘要:
    刘湲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曲《秋山闻道》,聚焦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古琴音乐的音响形式为参照,营构出丰富而感性的意象世界。《秋山闻道》融会了中国传统文化审美中"大音稀声""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透射出中国文人音乐传统中自我吟咏,精神自由的文化追求,也反映出作曲家立足传统的现代审美意识和开拓民族管弦乐新法的革新精神。
  • 共享性策略:中国新军事动作片类型修辞研究 下载:74 浏览:355
  • 寻茹茹1,2 《当代艺术》 2020年9期
  • 摘要:
    中国新军事动作片一方面借鉴了好莱坞及香港等动作片、枪战片的创作元素,以类型审美原则塑造了吸引受众的形态特征;另一方面承继了中国"主旋律"军事电影的历史传统,以主流意识形态原则引导受众的内在感觉,形成主流价值观多元表达的中国特色的"新主流"电影。围绕类型修辞与主流表达互文编码这一核心问题,本文分别从架构主流意识形态的叙事逻辑与满足大众审美期待的影像语态两大层面,剖析军事动作片的类型修辞,以期为中国新军事电影共享性发展提供借鉴。
  • “整体观”与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暨电影批评史分期研究 下载:66 浏览:380
  • 陈旭光 《当代艺术》 2020年9期
  • 摘要:
    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暨电影批评史的研究应该贯彻一种"整体观",即秉持一种全局、宏观的艺术批评视野和开放动态的艺术史意识。20世纪艺术批评史的写作应该基于三个"整体观":其一,艺术门类或学科"整体观";其二,电影(艺术)批评方法"整体观";其三,20世纪艺术史"整体观"暨艺术批评史"整体观"。这三个"整体观"是互相联系、互为依存且互相促进的,这是观念更新、方法革新后自然而然的必然选择。依循这种"整体观"方法论,可以把20世纪艺术批评史划分为三个阶段:转型与建设期、转折与集中期、开放与多元期。自20世纪末和21世纪以来,艺术批评和电影批评进一步面临功能、方法、媒介、接受与传播等的巨大转型。一些新的现象、问题层出不穷。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当代艺术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2
访问量 148652
下载量 36521
总被引次数 371
影响因子 0.82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