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国际器件与系统路线图对我国科技规划的启示 下载:45 浏览:235

张晓沛1 余和军2 李少帅3.4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对国际器件与系统路线图(IRDS)及其前身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ITRS)的诞生背景、内容选择、组织结构、运作模式及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凝练其在组织和内容方面可供借鉴的经验启示。建议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学习科技规划制定的先进经验;适时提出和主导软科技类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在制定新一轮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时,对半导体芯片等战略必争领域采取研究编制技术路线图的模式和方法,发挥多领域专家主体作用;持续进行科技规划研究,合理安排规划周期,及时调整规划内容;突出科学引领和协同创新,使得规划达到科学前瞻、指引发展的功能。

湖北宜昌寒武系纽芬兰统岩家河组小壳化石 下载:68 浏览:475

潘时妹 冯庆来 常珊 《生物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小壳化石在寒武纪早期地层时代划分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寒武系纽芬兰统的区域和洲际对比以及第二阶全球界线层型的确定方面,它们是重要的生物地层对比化石。湖北省宜昌滚子坳剖面寒武系纽芬兰统岩家河组含大量的小壳化石,根据小壳化石带可知岩家河组第1-3层为幸运阶,第5层硅磷质结核灰岩中出现Aldanella yanjiaheensis,表明第5层应属于第二阶。由于第4层炭质灰岩中缺乏化石记录,而不能确定幸运阶和第二阶的地层界线位置。笔者首次在湖北宜昌寒武系纽芬兰统岩家河组第4层上部炭质灰岩处理出一批微体古生物化石,弥补了这一层位化石记录的空缺。通过28个样品的系统分析,笔者获得上千枚小壳个体,系统鉴定和描述了6属10种,其中包括1个未定种和1个新种,新种为肿瘤形盘织金壳Zhijinites tumourifomis sp.nov.。据材料中出现的纽芬兰统第二阶的标准分子Zhijinites longistriatus、其它共生化石组合以及碳同位素地层学等证据,可以推测第4层上部应该属于纽芬兰统第二阶,因此幸运阶和第二阶间的界线位置应该在第4层的中下部。

基于OBE-CDIO理念的工程管理专业BIM实践教学改革 下载:52 浏览:373

宫培松1 罗仁玉秋1 熊峰2 郭聖煜1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8期

摘要:
为冲破阻碍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人才匮乏瓶颈,工程管理专业BIM实践教学亟待改革。对标行业需求,将OBE-CDIO理念引入BIM实践教学改革以培养与行业需求相匹配的能力。基于OBE理念确定培养目标,指导BIM实践教学框架设计,并合理分配所需理论知识点进入各相关理论课程;再以CDIO理念指导实践教学过程,实现对建模能力、专业分析能力、目标控制能力的培养,满足行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BIM能力的需求。

基于本体和案例推理的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下载:54 浏览:354

谭文博1 郭海湘1,2 宫培松1 郭聖煜1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6期

摘要:
为了更好地实现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利用本体模型和案例推理技术研究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知识的重用。通过对风险评估案例的分析,设计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本体模型,使案例表示更加规范化,同时为领域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共享性和可扩展性。将历史案例数据进行整理并构建子案例库用于案例推理,运用案例推理技术匹配出相似案例,确定目标案例的风险等级和措施清单。运用本体和案例推理技术,结合工程实际开发了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实现了风险评估的知识重用,为专家和技术人员提供了高效的风险评估支持。

房建工程事故行为致险链作用机理研究 下载:62 浏览:355

周新宇1 郭聖煜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2期

摘要:
为了深入理解不安全行为对于事故的影响,通过复杂网络探究房建工程事故行为致险链的作用机理。结合房建工程相关标准规范等,形成不安全行为列表;收集近些年房建工程事故案例,提取行为致险链,利用Pajek软件构建网络模型;分析网络的度和累计度分布,描述网络特性。结果表明,入度值和出度值高的节点分别反映事故的常见直接和间接行为原因,行为致险链网络具有无标度网络的特性。研究揭示了房建工程事故的行为致险机理,在预防事故的发生和发展上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寒地黑土典型县域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海伦市为例 下载:76 浏览:484

宋恒飞1 吴克宁1,2 李婷1 史雯雅1 刘浩然1 《中国土壤》 2018年11期

摘要:
农田土壤重金属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各界关注,科学揭示重金属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成为新常态下耕地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海伦市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得到整个研究区8种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诊断自然因素、区位因素、生产生活因素对8种重金属空间分异的解释力。结果表明,Cr、Cu、Ni、Pb、Zn变异程度强,As、Hg、Cd变异程度较弱。8种重金属空间分异显著,不同重金属元素含量空间分布也存在差异,空间分布呈现西北向东南方向阶梯变化。不同影响因素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异的影响具有差异性,Hg、Cd、Pb、Zn的主要因素是区位因素与自然因素,As、Cr、Cu、Ni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区位因素和生活生产活动因素,总体上区位因素的影响力大于生产生活因素,生产生活因素的影响力大于自然因素,土壤重金属在原本固有含量的基础上受到类人为因素的强烈扰动进行了新的空间排列,逐渐改变了原有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成新的分布格局。

河北怀来县耕地后备资源质量评价及宜开发时序研究 下载:75 浏览:481

张小丹1 张俊梅2 吴克宁1,3 李俊颖1 《中国土壤》 2018年11期

摘要:
以怀来县为例,借鉴怀来县农用地分等中确定的影响农用地质量的7个因子,作为影响耕地后备资源自然质量的主要因子,分析了各因子可提升程度,运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各评价单元的预期自然质量等别为11等、12等、13等;选取耕地后备资源到城镇距离和到居民点的距离、交通便利度、连片度四个因素作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利用条件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划分为1级、2级、3级。将耕地后备资源自然质量预期评价结果与利用条件评价结果依据互斥矩阵原理两两组合,得到9种分区组合,考虑到怀来县的实际情况,最终把耕地后备资源划分为优先开发区:11-1、12-1、11-2,一般开发区:12-2、13-1、11-3,后开发区:13-2、12-3、13-3三种类型,并提出了开发建议。

基于GIS和RS的矿区土壤侵蚀分级及其适用性研究 下载:84 浏览:472

杨峻1 白中科1,2 《中国土壤》 2018年8期

摘要:
为研究矿区土壤侵蚀的变化特征并探讨土壤侵蚀分级方法的适用性,以平朔矿区为例,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运用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数据和数字高程数据,借助ENVI与Arc GIS软件,对矿区1986、2000和2013年进行了三期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分析了数量变化和时空变化的特征,并以此对平朔矿区的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分区。结果表明:平朔矿区各土壤侵蚀等级面积有着微度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剧烈侵蚀的特征,侵蚀状况的时空变化与矿区人为扰动的影响相一致,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的"三因子"法在矿区的应用应得到改进,需综合考虑矿区不同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和地质条件等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使其更适合在矿区内应用。

城市跨座式单轨的发展应用及挑战 下载:87 浏览:499

康承磊1 谢淼1 李林飞2 任兴伟2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7期

摘要:
跨座式单轨交通走行系统独特,具有造价低、爬坡能力强、车辆运行噪音低、占地少等优点,能缓解中小城市交通压力以及满足不利地形地质条件城市、景区观光旅游等需求,得到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推广应用。为了跨座式单轨交通更好的推广以及加深研究者们对这一领域的认识,通过文献收集分析和系统总结的方法,首先介绍了跨座式单轨交通的自身发展历史和优点,然后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跨座式单轨结构动力学的研究现状,最后针对现有的不足提出发展建议。在总结现有国内外研究基础上,认为目前研究理论研究所得车辆-轨道耦合模型尚不准确,还需考虑轨道不平整、曲线梁桥、动力系数等多种因素,其次相关数据实测较少以及轨道梁的优化设计研究不足,最后国内相关规范制定内容有限且滞后。

浅析施用微生物肥料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下载:68 浏览:391

杨东敏1,2,3 徐圣君 3曾贤桂1 张焕祯2 白志辉3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8期

摘要:
由于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造成了土壤质量下降甚至土壤退化。因此,减少土壤化肥用量,使用环境友好型产品成为农业发展之重。微生物肥料能修复受损的土壤环境,促进植物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促进植物生长,诱导植物抗性,目前在农业生产上已被广泛使用。文章总结了微生物肥料对土壤环境的改良作用,并提出目前微生物肥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微生物肥料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零折射率材料电磁特性的仿真实验研究 下载:82 浏览:324

郭晓彤 刘美晴 王艺璇 魏果果 高华 《物理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零折射率材料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超构材料,它性质奇特、应用广泛,不仅活跃在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也很值得推介到"大学物理"及"物理实验"的课堂。本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Dirac锥光子晶体的零折射率材料的基本物理特性,用对比的方式给出了电磁波在零折射率材料不规则出射面的出射方向、零折射率材料内部电磁场的分布,以及零折射率材料平板的透过率与常规正折射材料的不同,并给出了零折射率材料的一个典型应用举例。研究结果与物理理论相吻合。仿真结果对于理解零折射率材料的特性以及设计零折射率材料的功能器件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AR技术与纸质教材相融合的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下载:71 浏览:233

郑志远 董爱国 李传涛 黄昊翀 张自力 《物理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针对物理实验教学中传统预习环节效率低下的问题,将增强现实AR技术与纸质教材交互融合,将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及仪器进行了AR技术处理。学生通过手机下载相应APP后,扫描纸质教材中的图像即可实现虚拟交互操作,具有可视化、直观性的特点。该方法拓展了纸质教材的功能,充分发挥了现代技术的优势。对于学生理解仪器内部结构,特别是对于复杂精密仪器的工作原理的理解很有帮助。该方法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光热转换材料及其在脱盐领域的应用 下载:62 浏览:410

郭星星1 高航1 殷立峰2 王思宇3 代云容1 冯传平1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光热脱盐技术在缓解水资源短缺和减少水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已吸引了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光热脱盐主要是利用光热转换材料将吸收的太阳光能直接、高效地转化为热能,以蒸发水分实现含盐水脱盐和水质净化,其效率取决于光热转换材料的性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太阳能光热转换材料如金属基材料、碳基材料、半导体材料、有机聚合物材料、复合光热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光热转换机理,并介绍了光热转换材料在脱盐领域的应用进展。基于上述分析,对光热转换材料在未来脱盐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应针对光热转换材料的低强度全光谱吸收和高效转化利用、光热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提高,以及光热脱盐系统的热传递损失最小化和热量利用最大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探析。

NaCl溶液补偿非平衡热光关联成像系统 下载:69 浏览:292

高禄 肖珂 卓琳 杨吴昊 谢鑫 《物理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热光无透镜鬼成像系统要求物光和参考光两个光路的光程相等,当不满足此条件时,成像质量就会下降。实际应用中热光关联成像系统两臂长度相等的条件极为苛刻,很难满足。笔者设计了一种补偿式热光关联成像系统的实验方案,利用NaCl溶液补偿物光和参考光两个光路的光程差。实验结果表明,将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放在光程较长的光路中,可以有效补偿非平衡系统的光程差,从而获得待测物体清晰的关联像。

基于ESEF的汉江生态经济带水生态承载力评估 下载:40 浏览:342

魏俊1 张中旺1,2 燕鑫3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本文基于ESEF的水生态承载力评估方法,探讨了水产品、水污染、水资源足迹、承载力与水生态足迹、承载力之间的函数关系,对区域水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估。以汉江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襄阳市为例,对其2008—2017年的水生态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估,比较了有无水质标准与环境功能分类时的评估结果,对求平均和求并集两种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无论考虑水质标准和环境功能分类与否,两种方法均反映出襄阳市2008—2017年水生态承载力指数先减小后缓慢增大的变化态势。而求并集的方法说服力更强,对实际的指导意义更大。

激光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材料缺陷检测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下载:78 浏览:403

王博正1 董丽虹2 王海斗2 康嘉杰1 郭伟2 向明2 《新材料》 2020年8期

摘要: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材料服役过程中产生的缺陷至关重要。相较于涡流、渗透等传统检测手段和超声、闪灯等激励的主动红外检测技术,激光红外热成像技术不仅具有无需接触、无污染、检测效率高、可在线检测等优点,还具有能量密度高及可对微小区域输入高强度能量的特有优势,可以远距离检测材料的微小缺陷。然而,由于利用激光的主动激励进行缺陷检测,需要热量在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堆积,并被热像仪捕捉后经处理成像。因此,对于低发射率、低吸收率的材料,激光红外热成像技术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同时,对于材料缺陷特征的表征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特别是针对难以表征的深度特征,研究者往往通过图像处理、工艺方法进行缺陷特征的定量识别与定性表征。此外,对于金属材料的研究比较深入,特别是金属材料表面裂纹的检测,因此对表面裂纹缺陷特征的表征比较完善。而对复合材料以及陶瓷材料等其他材料缺陷检测的研究,近年来才逐渐增多,对复合材料分层、粘脱等缺陷的表征仍有不足,需要提出新的特征参数来完善。近年来,激光红外热成像检测材料缺陷的研究成果突增,检测对象逐渐扩宽,不再局限于金属材料,对复合材料、陶瓷材料以及半导体等材料缺陷的研究不断增多。对缺陷的表征,也从定性识别转变到定量表征。本文综述了激光点、线、面激励方式下的激光红外热成像技术,阐述了激光红外热成像的检测原理,介绍了该技术对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陶瓷材料以及其他类型材料缺陷检测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并总结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武汉市生态安全预警仿真研究 下载:45 浏览:244

柯小玲1,2 郭海湘1 龚晓光3 刘晓1 《当代管理》 2020年10期

摘要: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人口高度集中的复合生态系统,它的生态安全性更加脆弱。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进行城市生态安全预警研究,首先采用PSR概念模型建立城市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然后基于系统动力学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安全仿真模型,并以武汉市为样本,通过系统流图、方程及其仿真揭示该市2004—2020年的生态安全演化趋势,并进行预警分析。结果表明:2004—2020年武汉市生态系统呈现逐年好转的趋势,大致经历了先下降再波动回升最后稳步提升三个发展阶段,这是生态安全压力、生态安全状态和生态安全响应三个层面不同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武汉市生态安全预警仿真研究 下载:77 浏览:348

柯小玲1,2 郭海湘1 龚晓光3 刘晓1 《当代管理》 2020年10期

摘要: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人口高度集中的复合生态系统,它的生态安全性更加脆弱。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进行城市生态安全预警研究,首先采用PSR概念模型建立城市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然后基于系统动力学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安全仿真模型,并以武汉市为样本,通过系统流图、方程及其仿真揭示该市2004—2020年的生态安全演化趋势,并进行预警分析。结果表明:2004—2020年武汉市生态系统呈现逐年好转的趋势,大致经历了先下降再波动回升最后稳步提升三个发展阶段,这是生态安全压力、生态安全状态和生态安全响应三个层面不同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层状材料褶皱对几种地质活动机理研究的启示 下载:53 浏览:419

许宏1,2 苑争一3 黄彤飞4 王啸5 陈正先5 韦进6 张翔5 黄元1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从制备层状材料褶皱得到启示,给出了地球地质活动的一些可能的机理性解释.层状晶体的褶皱可以通过在柔性基底上施加的单轴或双轴应力实现,这与地球的层状结构及地球表面的山体褶皱形成机理有许多相似之处.由于地球质量分布不均匀且存在自转,因此各个板块的转动惯量是不一样的,本文指出南北半球之间存在自转角速度差异,对赤道附近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活动可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给出了地震、火山以及大陆漂移等地质活动新的机理解释.针对中国特殊的地形地貌,提出了物质流假说并详细论述了物质流的流动趋势,指出中国大陆地质活动和板块交界处的地质活动的机理存在明显差别.物质流假说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国的地震灾害、矿藏资源分布及中东地区石油丰富的可能成因,为中国未来预测地震灾害及矿藏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该工作为人类更好地避免自然灾害、理解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新的启示.

员工目标内容对突破性创造力和渐进性创造力的影响:基于代际比较视角 下载:48 浏览:221

张莹1 张剑2 张大龙2 《当代管理》 2020年3期

摘要:
基于目标内容理论的观点,探讨了企业员工的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追求对突破性创造力和渐进性创造力的影响,并检验了代际差异对上述路径的调节效应。基于不同企业的247对上下级匹配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目标促进员工的渐进性创造力,内部目标促进员工的突破性创造力;员工的目标内容对突破性和渐进性创造力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相比新生代员工,外部目标对老一代员工的渐进性创造力产生更显著的影响,相比新生代员工,内部目标对老一代员工的突破性创造力产生更显著的影响。针对上述结论,进一步讨论了本文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