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以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为广西乡村产业振兴 下载:36 浏览:322

黄凯1 廖芯瑀2 王莹3 《当代市场营销》 2020年11期

摘要:
乡村产业是根植于乡村,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承载乡村价值、创新创业活跃、利益联结紧密的产业体系。近年来,广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加速融合发展,提出发展农业全产业链,取得了明显成效,未来必须顺应这一发展趋势,集群成链,全链统筹,进一步激活我区农业发展新动能。

公众参与在乡村景观规划中的实践与意义——以贵州省铜仁市木黄镇凤仪村村庄规划为例 下载:73 浏览:451

彭程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0年2期

摘要:
自村庄规划法定化以来,规划工作重点大多聚焦于可建设的空间与设施,对于展现村庄完整风土人情的景观空间则缺乏重视,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颁布及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全面开展,乡村景观空间对于村庄文脉传承、产业发展的价值逐步得到重视,是重要的公众型资源。在村庄规划具体工作中,以多元主体为对象的公众参与帮助形成地方文化与外部思想融合的平台,对乡村景观保护与利用起到重要作用,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反馈机制。本文以贵州省铜仁市木黄镇凤仪村村庄规划为例,从参与主体、参与阶段和方式、参与结果三方面解析公众参与对于乡村景观规划实践的指导意义与不足之处,即:规划工作团队协同政府部门作为公众参与的重要组织方,承担宣传和引导工作;村民作为公众主体的核心,其参与有效地保留了地方特色景观,切实维护了地方文脉;就参与主体及结果而言,主体的多元度还须提升,可纳入游客、非政府组织和乡村产业相关团队,同时需要在村庄规划实施与评估反馈阶段继续跟进。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产业振兴 下载:91 浏览:499

张建刚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决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枢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没有产业振兴,农业就强不起来;没有产业振兴,农村就美不起来;没有产业振兴,农民就富不起来。乡村振兴要围绕如何实现产业振兴来展开。

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几点思考 下载:64 浏览:502

尹怡美 《农业研究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近年来,金融服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得到了各专家学者的重视。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剖析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意义、梳理目前我国金融扶持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状况,最后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了提高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建议。

浅析经济作物生产中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 下载:132 浏览:1382

马澄龙1 陈学文2 《农业研究进展》 2023年5期

摘要:
深受新时代的影响,传统农业逐步转型为现代化农业,农业机械的推广与应用在转型中是至关重要的。现阶段农业机械新技术不断更新,逐步改善传统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与环境。农业机械已经成为农业的重要保障,可以为农业工作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然而深受区域限制、人才及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农业机械在部分地区还没有推广起来,对农业机械的使用也没有达到良好的成效,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农业机械的实际应用入手,对经济作物生产中农业机械推广与应用措施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农业机械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

农业植保无人机应用进程意义 下载:110 浏览:1135

马澄龙1 陈学文2 《农业研究进展》 2023年5期

摘要:
伴随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使用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让植物保护逐步变为智能化与机械化。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喷洒农药使用人工,不但劳动力和农药成本投入大,且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低,防治效果和作物产量、质量都受影响。植保无人机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有效控制农药的剂量、提高农业机械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操作方便等优势。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农业植保无人机的优势入手,对农业植保无人机应用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农业植保提供参考。

数字农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以湖北省数据为例 下载:185 浏览:1902

程嘉怡 胡敏 《农业研究进展》 2022年10期

摘要:
数字农业是中国传统农业产业转型提升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高度重视数字农业在乡村的内涵发展,将有助于更好地加快中国乡村产业转型进程。本文以湖北省数据为例,结合数字农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情况的调查,分析湖北省乡村产业发展现状;从目前湖北省乡村建设存在的农业科技资源集成模式单一、乡村产业资金短缺、数字农业高层次人才不足等问题及原因方面,总结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及发展策略相关建议,使其促进数字农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协同机制,为乡村产业增添新鲜血液和持续动力。

生态循环农业带动乡村产业绿色开发的对策探讨 下载:275 浏览:2791

张玉洁 《农业研究进展》 2021年4期

摘要: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落实“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理念和农村产业绿色发展的有效模式。本文在阐述生态循环农业内涵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优势,探讨了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产业发展模式,以促进农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泰安市高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问题研究 下载:27 浏览:1263

张圆圆 《中国农业》 2025年1期

摘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四五规划”与“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在全国建成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乡村发展新动力、农民增收新机制、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打造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因此,认真分析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研究提出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对策,刻不容缓,是我们急需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

基于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精准实践探究——以开平市大沙镇鹤州水乡水库移民片区为例 下载:275 浏览:2659

徐豆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在“共同富裕”和“高度现代化振兴中国乡村”的发展总目标下,乡村市场被业界学者和从业者们广泛关注,同时得益于线上网络平台、短视频等兴起传播,丰富的乡村生活正逐渐被看见,但当前乡村如何振兴的问题似乎并未得到有效改善,村庄社区长期被无视的矛盾逐渐凸显,这不由得引起我们对以往认识乡村的思维方式和建设模式产生质疑。基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好生活初心,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一路径走好,以江门开平市大沙镇鹤州水乡水库移民片区规划为例,借助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研究践行“规划引领——市场运营——村社组建”治理框架,探索乡村振兴在二级水源保护区内的生态发展模式,为整个水库移民片区脱贫致富搭建了一套实践指南,实现生态敏感区域内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提供参考价值。

浅谈民族乡村产业振兴如何内外兼修 下载:137 浏览:2176

何欢 《中国城镇》 2024年5期

摘要:
本文根据凤凰县4个典型民族村茶产业的调研数据,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认为我国民族乡村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因此,应构建“内外兼修”的制度保障与运行机制,实现内生动力和外源动力的同频共振,从而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民族乡村产业振兴,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乡村产业振兴的几个误区 下载:283 浏览:2896

刘林山 《中国城镇》 2023年1期

摘要:
乡村振兴是一项全局性和系统性工程,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在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许多误区要引起重视,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盲目推崇规模化、简单复制他人成功经验等大量存在,乡村振兴依然任重道远。

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动能培育机制与对策研究——以邵阳市为例 下载:109 浏览:1170

郭阳 彭贞贞 郑艳梅 马佳欣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4年12期

摘要: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与基础,培育新动能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要求。邵阳市虽有丰富的乡村资源,但在乡村产业发展与新动能培育方面还存在不足。要构建新的发展机制,激活乡村产业发展的要素,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技术、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形式出现,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发展蚕业家庭农场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策略研究 下载:119 浏览:1158

彭晓红1 宋军1 张建军2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4年2期

摘要:
由于工业建设及用地增加、老龄化问题的影响,蚕业生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桑园面积的减少又直接影响丝绸行业的发展。蚕业农场的出现,对于如何缓解桑园剧减、稳定桑园面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蚕桑规模管理和省力化机械的推广应用,减少了桑园培管和养蚕劳力紧张的问题,稳定了桑园面积,提高蚕桑生产的综合效益,推动茧丝绸产业发展壮大。

新媒体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应用亮点与发展期待 下载:516 浏览:3533

包睿 《中国城镇》 2021年2期

摘要:
乡村振兴的大逻辑是产业要振兴。但目前乡村产业仍面临产业链条较短、融合层次较浅、要素活力不足等问题,亟待加强引导、推进发展。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和终端设备为载体的新媒体出现后,凭借传播范围广、发布时效强、呈现形式多种多样的特点,成为为乡村产业提供信息和服务的重要媒介,尤其是疫情期间,短视频、直播、小程序等新媒体依靠呈现内容丰富、主题明确、现场感强、互动频繁、音画视听三维一体等优势,迅速拉近了老百姓与乡村产业的距离,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产业发展融资机制改革研究 下载:155 浏览:1487

秦秀婷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3年1期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国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其中,乡村经济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经济振兴离不开乡村金融的全面支持。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对乡村经济振兴、乡村产业振兴和乡村金融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村金融本质上就应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为乡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支撑乡村产业发展,提升乡村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效率,充分发挥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推动作用。

提升农机推广技术创新水平,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思考与对策 下载:183 浏览:2016

王艳芝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11期

摘要:
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机作业也逐渐朝着高科技以及新技术的方向不断发展,与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应用的各项技术以及应用的设备有着非常大不同,与相应的农业科技和农艺科技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适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从提升农机推广技术创新水平,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角度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希望可以为更好地完成各项推广工作以及提高推广的工作水平,提供一定的帮助,从而达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目的。

关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研究 下载:188 浏览:1992

邱洪锋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9期

摘要:
产业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基础,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事关村民的持续增收、事关粮食的生产安全、事关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前,乡村产业依然存在发展模式比较粗放、竞争力普遍不高、产业融合深度相对较浅等问题,必须多措并举,才能真正的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进而使之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依托

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困境和服务模式研究 下载:188 浏览:2011

王晓燕1 张启超2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3期

摘要: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需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求。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如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对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中面临的实践困境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服务模式,希望对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参考和帮助。

山区农机化与乡村产业振兴 下载:199 浏览:2040

何泽雄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2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技术也发展迅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产业振兴战略,明确了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目前我国部分乡村仍然存在发展差异较大,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较弱等问题,不利于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因此要加快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和支持山区农机化。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大力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但部分山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较慢。要想实现农业机械化,加强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山区农机化的发展效率,就应该注重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山区农机化的发展现状,结合乡村产业振兴,提出可实行的发展策略,希望能对未来乡村产业振兴产生促进作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