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效应 下载:68 浏览:426

刘亦文1.2.3.4 丁李平2 李毅2 胡宗义2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发展普惠金融是新时代中国加快推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和金融改革创新的战略重心。从金融服务渗透性、服务可得性、使用效用性和可负担性四个维度出发,结合中国国情构建了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基于变异系数法对2005-2015年中国各地区普惠金融水平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中国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程度整体还比较低,各区域发展不均衡,但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势头良好。基于固定效应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双门槛效应确实存在,门槛1和门槛2的估计值分别为0.279和0.405,当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低于0.279时,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正向的,但并不显著;当金融发展水平大于0.405时,其系数为0.004,对经济增长也其显著正向作用,但其值大小明显降低;当金融发展水平大于0.279且小于0.405时,其系数为0.094,对经济增长起着显著促进作用。这些结论为我们下阶段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对策依据和新的思路。

全国主要城市房地产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下载:58 浏览:358

刘宁 董焕影 乔瑞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1期

摘要:
基于2011~2015年我国房地产业相关数据的量化分析和DPSIR模型,构建了全国主要城市房地产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全面分析各种因素对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找出我国房地产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及其产生原因,为房地产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建立DPSIR模型,利用DPSIR模型对我国19个典型城市房地产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给出了综合评价;结合我国国情,针对性地提出了有利于我国房地产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建议。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般及以下的城市占这19个城市总数的42.11%,深圳和厦门的房地产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哈尔滨的房地产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弱。

基于ISO 37120分析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以4个一线城市为例 下载:42 浏览:351

张桂林 张雁 闫辉 李弘扬 王幼松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4期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城市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ISO 37120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自2014年颁布以来,在国外逐步得到认可。采用全排列综合图示法分析4个一线城市2013~2016年的基础数据。发现上海和深圳将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北京在缩短与上海和深圳的差距,广州与其他3个城市差距较大,但广州发展趋势很好。针对梳理的数据,对4个城市给出相应的建议:上海应加强创新引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深圳应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和高等教育资源引进;北京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空气污染治理;广州应大幅度提高一般公共预算,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京津冀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效率时空耦合分析 下载:23 浏览:216

裴小兵 许庆涛 《中国经济》 2018年2期

摘要:
以京津冀地区的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熵值法和耦合度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效率及其耦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化效率整体呈急剧上升-急剧下降-平稳上升的"N"字型增长趋势;京津冀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形式呈"W"字型增长态势;京津冀地区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具有年际稳定性与空间分布集中性的特点,整体耦合度呈现阶梯式层级递增的发展趋势。

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分异现象研究 下载:66 浏览:449

刘玉博1 王振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2期

摘要: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占全国人口比重42.88%的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社会发展指数,评估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社会发展现状,并利用Moran’ I指数和GetisOrd Gi指数分析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空间分异现象。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相对不高,从细分领域的角度,社会均衡领域发展相对较好,社会保障领域发展相对不足;(2)杭州和苏州是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最为均衡的2个城市,其他城市如上海、南京、长沙、宁波和无锡也构成了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的标杆;(3)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下游地区整体优于上游和中游地区,但下游地区各城市间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4)14个重要城市社会均衡领域整体发展不足,这一趋势与长江经济带社会均衡领域发展相对较好的整体格局恰好相反,是未来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着力点。

经济发展水平对沼气工程的影响 下载:50 浏览:383

谭骁喆1 文扬1 谭雪2 石磊1 马中1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6期

摘要:
文章通过2007~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对数回归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验证经济发展水平对沼气工程的影响。得出:经济发展水平是对沼气工程建造规模影响最大的因素,同时,养殖规模、政府能源经费投入等因素同样对沼气工程的建造规模有正向作用;产气总量则主要由建造规模决定,因此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是间接性的;产气率在不同的经济水平下存在明显的差异。回归结果反映了一些沼气工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较高发展水平地区乡村规划路径探索——以盐城市东台市特色田园乡村规划为例 下载:72 浏览:318

刘志超 《中国城镇》 2018年9期

摘要:
特色田园乡村规划是江苏省针对所处的特定发展阶段和乡村面临的主要问题,以乡村振兴为主要目的开展的一次重要实践。东台市是江苏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本文以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特色田园乡村规划为例,突出问题导向,在创新调研方法、落实空间边界、提升产业效益、共建乡村文明、保护传统风貌等方面拓展规划内涵,调整规划思路,试图探索符合较高发展水平乡村阶段性特征的特色田园乡村规划路径。

基于灰色关联的四川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下载:26 浏览:155

许瑞 唐佳欣 《农业研究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来综合评价四川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测算耕地灌溉面积、农民可支配收入等八个指标的关联度,按照关联度大小进行排序并进行结果分析,提出有助于提高四川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建议。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教育不平等与政府干预——基于清代康熙年间分省取士制度的量化历史分析 姚遂石笑楠 下载:46 浏览:429

姚遂 石笑楠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以清代康熙年间会试录取制度改革为自然试验,通过混合OLS法,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教育不平等与政府干预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导致教育不平等的主要因素,而分省取士政策显著降低了经济发展水平对进士录取的边际影响。本文利用清代巍科数据,通过混合OLS法还发现,分省取士对于以巍科为代表的高级人才录取影响甚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才是关键。本研究表明:政府注重区域公平录取政策虽有利于促进教育平等,但缩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才是解决教育不平等问题的长久之计。

中国海洋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下载:26 浏览:363

徐胜1 高科2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6期

摘要:
以中国九个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对海洋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分析。选取2010—2019年相关数据,构建海洋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等四种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联合评价、确定指标权重,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并进一步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海洋中心城市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研究结论如下:(1)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上海市建设水平尤为突出,厦门市和舟山市增长较为迅猛,天津市和大连市增长缓慢,影响其海洋中心城市建设;(2)九个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发展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大连市在创新性层面、上海市在开放度和集聚度层面、舟山市在协调性层面、厦门市在共享度层面、深圳市在辐射性层面表现突出。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下载:324 浏览:3198

李亚茹 《中国经济》 2021年7期

摘要:
农业经济发展中,其影响的因素一直都非常多,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经济本身非常的脆弱。无论是天灾人祸还是其他的影响,都会直接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到阻碍。这种情况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做好相应的应对策略,一旦出现了相应的问题,马上需要做出积极的应对,才能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更好的完成。则对于农业经济影响因素的探究是非常关键的内容。针对此类情况,本文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入手,全面的展开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低碳”背景下区域数字物流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下载:186 浏览:1857

罗清1 夏芮1 韩笑1 崔广锋2 《低碳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本文以低碳经济、数字经济内涵为依据,从六个维度构建低碳约束下数字物流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2013-2020年低碳数字物流的发展总体状况进行了测度。根据测量结果,从六个维度分析江苏省的低碳数字物流发展状况,并对其进行了纵向对比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下载:116 浏览:1156

俞凡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4年4期

摘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化和实施,对农村的发展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出发,本项目将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来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以期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下载:281 浏览:2724

李文良 《中国环境保护》 2021年3期

摘要:
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建筑物越来越多,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了较为明显的环境问题,城市和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当前社会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能力已经成为其重要的标志。本文简要分析了城市规划和发展过程当中,可能带来的哪些环境问题,以及对于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案,对于促进城市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通信信息技术 下载:297 浏览:3488

陈明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2年9期

摘要:
在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很多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升。对于通信行业的实际发展而言,信息化建设是提升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应该加强对行业信息化发展特点的分析,了解通信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加强二者的深度融合,构建健全的通信信息技术改进与应用体系,进一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推动通信行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在社会经济建设、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 下载:136 浏览:768

​王海明 《金融研究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本文从绿色金融的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绿色投资、碳金融和金融环境六个维度出发,科学地构建指标体系,使用熵权法对中国30个省份(除西藏、港澳台地区外)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然后将我国按照地域划分为三大地区,对三大地区和全国的绿色金融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碳中和背景下硅基新材料产业发展研究——以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为例 下载:205 浏览:2423

赵鹏1 黄安琪2 陈妍3 管子晗4 《材料科学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基于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之下,传统能源形式以化石能源为代表逐渐转向了以硅基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中国正逐步实施建立以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化、现代化的能源体系。本文基于碳中和的背景下,通过分析硅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尤其以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的案例,采用主客观综合权重的方法确定权重指标对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的硅基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构建相应的模型,运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对硅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影响因素进行科学有效地分析,最近根据检验地结果有针对性地对中国硅基新材料产业优化路径研究提供实证依据和政策建议。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