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西双版纳橡胶种植对土壤团聚体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498

邹鑫1,2 陈春峰1 刘文杰1 《中国土壤》 2020年3期

摘要:
热带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质量和环境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西双版纳种植约26年的单层橡胶林为研究对象,以热带雨林为对照,分析热带雨林垦殖为橡胶林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旨在为热带土地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与热带雨林相比,单层橡胶林表土(0~5 cm)土壤容重、水稳性微团聚体(<0.25 mm)含量显著升高(P <0.05),EC、p H、土壤孔隙度、土壤含水量、水稳性大团聚体(> 0.25 mm)含量、团聚体平均值重量直径(MWD)和平均几何直径(GMD)显著降低(P <0.05);土壤碳、氮积累量减少,其中表土(0~5 cm)碳、氮积累量显著降低(P <0.05)。这表明热带雨林开垦为橡胶林后,土壤理化性质变差,团聚体稳定性降低,土壤碳、氮积累量减少,从而导致土壤质量退化。此外,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含量、MWD和GMD)均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而与土壤孔隙度、含水量、p H、EC、TC、TN呈正相关,说明团聚体稳定性的降低将影响土壤的碳、氮固定能力及部分理化性质,加速土地退化进程。

路用橡胶混凝土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下载:68 浏览:477

申阳瑾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9期

摘要:
近年来橡胶轮胎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导致废旧橡胶与日俱增,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黑色污染"。橡胶混凝土的研发是解决"黑色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橡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成为了世界上建筑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对普通路用橡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橡胶混凝土的改进方法,能为路用橡胶混凝土的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橡胶材料对复合测量耙结构强度影响规律分析 下载:33 浏览:249

董江 文敏 郭海东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针对金属-橡胶复合测量耙及主体骨架耙体分别进行静强度分析、模态分析及随机振动分析,分析了橡胶结构对测量耙固有频率特性及振动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橡胶结构对测量耙静应力及整体刚性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橡胶结构会导致测量耙固有频率降低,且随着频率增加,固有频率降低比率越大;橡胶结构使得金属-橡胶复合测量耙振动应力显著降低,相比于主体骨架耙体降低26.8%。

湿法改性石墨烯在制备橡胶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下载:58 浏览:419

耿奥博1 钟强1 梅长彤1 王林洁1 徐立杰2 甘露1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橡胶由于其高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耐化学腐蚀及长期使用的稳定性等优点,在众多领域已有一百多年的应用历史。一般来说,在生胶硫化之前需要加入增强填料、润滑剂、偶联剂和促进剂等各类添加剂,以达到使用要求的性能。其中增强填料起到提高橡胶强度、提高橡胶耐磨耐热性、延长橡胶使用寿命的作用。相比于炭黑或者二氧化硅这些传统增强填料,新兴纳米材料石墨烯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只需极少量便可使橡胶的性能显著增强。然而,石墨烯片层之间的范德华力严重的阻碍了其在高分子机体内的分散,其在橡胶基体的分散性直接决定了石墨烯对于橡胶材料的增强效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通过在溶液中的湿法改性,包括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来改性石墨烯,促进它与橡胶二者界面的相互作用,提高石墨烯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效果。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湿法改性石墨烯在制备石墨烯/橡胶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

耐烧蚀材料对无阻燃剂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 下载:30 浏览:216

张帆 付立行 王瑶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9期

摘要:
为了提高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材料耐烧蚀性能,采用三元乙丙橡胶、芳纶短纤纤维、硼酚醛树脂、过氧化二异丙苯为无阻燃剂绝热层材料的基本体系,研究了空心微珠、陶瓷微珠、玻璃鳞片、聚碳酸酯、苯并噁嗪树脂、甲基苯基硅树脂等耐烧蚀填料对三元乙丙橡胶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填料(空心微珠、陶瓷微珠、玻璃鳞片各10份)、聚碳酸酯15份、苯并噁嗪树脂15份、甲基苯基硅树脂15份,线烧蚀率依次减少,分别为(0.203~0.222)mm/s、0.185mm/s、0.165mm/s、0.154mm/s,甲基苯基硅树脂是最理想的耐烧蚀填料,对无阻燃剂耐烧蚀三元乙丙橡胶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同阻燃填料对三元乙丙橡胶材料性能影响 下载:45 浏览:253

徐悦 张帆 赵丽丽 王馨悦 阮慧娴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2期

摘要:
采用三元乙丙橡胶为基体橡胶,芳纶短纤纤维和硼酚醛树脂为耐烧蚀材料,过氧化二异丙苯为硫化剂的绝热层体系,研究了不同阻燃填料对三元乙丙橡胶材料性能的影响,同时综述了影响机理,期望对耐烧蚀、抗冲刷的绝热层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震灾区大跨桥梁减震技术数值分析研究 下载:74 浏览:454

贾渊 白航 《交叉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在我国地震频发区,桥梁抗震技术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为了研究震灾区桥梁减震技术中板式橡胶支座与高阻尼橡胶支座的工作性能及优劣,以大跨度桥梁橡胶支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两种不同的橡胶支座模式,以结构自振频率和地震结构相应作为评价标准,结果表明:(1)不同振型条件下,板式橡胶支座自振频率都要小于高阻尼橡胶支座;(2)支座水平反力方面,板式橡胶支座纵桥向支座反力要小于高阻力橡胶支座反力;(3)梁位移方面,板式橡胶支座梁位移要高于高阻尼橡胶支座;(4)支座位移方面(剪切变形):板式橡胶支座位移要高于高阻尼橡胶支座。

老化-海蚀循环作用下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橡胶材料性能劣化规律 下载:87 浏览:416

刘荣1,2 马玉宏1,2 赵桂峰2,3 王康康1,2 《新材料》 2020年6期

摘要:
考虑到设置于跨海大桥位置较低处的隔震支座可能会遭受海水侵蚀和老化的循环作用,开展了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橡胶材料海蚀-老化循环作用试验,研究了橡胶的硬度、定伸应力、拉伸强度及扯断伸长率随劣化时间和劣化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老化-海蚀循环作用对橡胶性能影响较大。随着老化-海蚀循环作用时间的延长,橡胶的硬度、定伸应力呈增长趋势,试验150 d后分别增长了21.05%和128.87%~244.95%;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则呈减小趋势,试验150 d后分别下降了55.86%和76.52%,这对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的极限变形能力和抗拉能力极为不利。经历150 d老化-海蚀循环作用后,硬度和定伸应力主要在劣化深度20 mm范围内增大,表层橡胶分别增长19.3%和87.04%~100.77%;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在劣化深度10 mm范围内下降,表层橡胶分别减小44%和57.9%,说明橡胶材料性能劣化主要发生在距离表面较近的部分,内部橡胶性能变化较小。

不同集料与橡胶沥青水稳定性能综合研究 下载:42 浏览:371

曾辉1,2 任岐岗1,2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采用水煮法、水浸法和AASHTO T182法对不同集料与橡胶沥青的黏附性进行评价,并通过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AASHTO T283以及法国多列士方法评估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浸法测定评价橡胶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区分度高;橡胶沥青与片麻岩和花岗岩的黏附性等级偏低,不宜同时应用于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上面层;T283和法国多列士试验方法变异性小,且更能够模拟工程实际情况,对水损害性能的评价更具有工程意义;对同一种集料,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整体上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适合应用于多雨地区。

炭黑/液体硅橡胶复合材料的迟滞性和拉伸响应特性 下载:14 浏览:410

龚瑾1,2 龚云琪1,2 梅顺齐1,2 《传感器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以导电高分子材料制备的柔性应变传感器可应用于可穿戴设备领域中,实际应用中需要其在不同外界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与可重复性。研究了炭黑含量、拉伸速率、拉伸率等因素对炭黑/液体硅橡胶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拉伸响应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炭黑含量增加,复合材料表现出逾渗现象并符合逾渗理论,其逾渗阈值(质量百分比)在3%。在不同拉伸速率条件下,均表现出良好的迟滞性(在50、250、500 mm/min拉伸速率下迟滞性系数分别为8.1%、8.47%、8.82%)。在不同拉伸率与拉伸速率条件的拉伸释放试验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ΔR/R0最大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2%、1.86%)。

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橡胶鞋底的分类 下载:22 浏览:241

姜红 徐乐乐 付钧泽 《化学研究前沿》 2020年9期

摘要:
为建立案件现场常见橡胶鞋底物证的分类方法,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对40个不同品牌、不同系列的橡胶鞋底样品中的无机元素进行了检验。并结合多元统计学,分别选用主成分分析法、k均值聚类法及判别分析法等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且无损检材,对样品的分类效果较好。利用该方法可以对橡胶鞋底物证进行分类。

X射线荧光光谱结合聚类分析对橡胶轮胎的检验 下载:43 浏览:447

田师思1 姜红1 龚颖1 王一端1 满吉2 《化学研究前沿》 2020年7期

摘要:
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结合系统聚类分析对30种不同的橡胶轮胎样本进行检验研究。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橡胶轮胎中的主要元素及其含量进行测定,根据测定结果使用聚类分析对样本进行分类。选择最长距离法作为类与类之间距离的定义方法,采用平方欧式距离作为度量区间描述样品间亲疏程度进行系统聚类,最终将30个样本分为12类。该方法简单易行,分类结果可靠且无损轮胎样本,为实际案件的橡胶轮胎检验提供了一种检验思路。

改性木薯淀粉/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载:34 浏览:357

黄雪秋1 祝明运2 陈政君3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12期

摘要:
以木薯淀粉、马来酸酐、苯乙烯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通过溶液共聚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烯改性淀粉树脂(SMS)。然后将改性淀粉同丁苯橡胶(SBR)、天然橡胶(NR)进行混炼、硫化模压成型,制得苯乙烯改性淀粉/丁苯橡胶/天然橡胶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IR)对苯乙烯改性淀粉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拉伸性能测试考察了不同苯乙烯含量的木薯淀粉接枝产物对丁苯橡胶/天然橡胶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改性后,随着苯乙烯含量的增多,所得复合橡胶的拉伸强度与邵氏硬度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苯乙烯用量为15%时所制得的苯乙烯改性淀粉/丁苯橡胶/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邵氏硬度最大且优于未改性淀粉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为2.0MPa,邵氏硬度为25.8HD。

石墨烯对轮胎胎面橡胶的性能影响及复合机理 下载:71 浏览:485

王强1,2 王成伟1 李冬冬1 宋雪松1 宁波1 齐晓杰1 《动力技术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辆轮胎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及冰路面抗滑性能,将石墨烯作为车辆轮胎胎面增强体材料,进行了石墨烯增强车辆轮胎胎面配方及制备工艺设计,对石墨烯不同含量下的胎面拉伸强度、撕裂强度、100%定伸应力、300%定伸应力、耐磨指数等物理机械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石墨烯强化后的车辆轮胎进行了冰路面抗滑性能实车试验,获得了不同质量分数下的石墨烯增强材料对车辆轮胎胎面的性能影响规律,并应用分子链滑动理论对石墨烯强化车辆轮胎胎面橡胶机理进行了分析.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当石墨烯质量分数约为7%左右,对车辆轮胎胎面橡胶的性能强化效果较为理想,其主要物理机械力学性能指标良好,车辆轮胎的耐磨性能和抗滑性能得到了较大提高.

硅橡胶穿墙套管局部放电试验研究 下载:82 浏览:501

郭轶娜 孙哲 姜鹏 李继伟 杨东 《电力技术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通过技术手段对硅橡胶穿墙套管所有产生的外部放电特性进行试验分析,并自主设计、研发硅橡胶穿墙套管局部放电试验成套均压装置,大大减少金属悬浮放电、电晕放电、电磁波、噪音等干扰,使整个局部放电测量背景控制在2 pC以下,提高了高压电气设备安全性,为硅橡胶穿墙套管局部放电试验提供一定参考。

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对聚丙烯/硅橡胶界面击穿强度的影响 下载:70 浏览:385

郝春艳1 孟健2 苏展1 于金山1 《电气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正>近年来,聚丙烯作为电缆主绝缘材料的研究成为热点之一。在电缆系统中,附件内由于结构复杂、电场畸变严重,易引发在主绝缘和附件绝缘界面处的击穿现象。探讨界面击穿的形成机制并找到抑制界面绝缘击穿的方法,对于保障聚丙烯电缆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选取等规聚丙烯材料和高温硫化硅橡胶材料为试样,构建界面击穿实。

砂粒形状对丁腈橡胶在含砂原油中磨损的影响及其力学行为 下载:78 浏览:481

吕晓仁1 陈骥驰2 乔赫廷1 王世杰1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研究了丁腈橡胶在含砂原油介质中的摩擦磨损行为,分析了在磨损过程中不同形状砂粒的力学行为,并观测和分析了橡胶磨痕表面的形貌和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原油介质中加入砂粒,使丁腈橡胶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有所增大。在试验载荷范围内圆形砂粒的运动方式以滚动为主,对橡胶表面产生研磨式磨粒磨损。而尖形砂粒在95N后其运动方式由滚动变为滑动,橡胶的磨损机理转变为凿削式磨粒磨损。砂粒平动加速度和转动加速度的研究结果,证实了不同形状砂粒在载荷作用下的运动方式及其对磨损机理的影响。

橡胶金属铰链履带销的优化设计 下载:90 浏览:477

李珂 龚雪莲 张小强 耿江波 高剑 《动力技术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对履带销、橡胶金属铰链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影响其寿命的主要有销轴剪切应力、橡胶衬套挤压应力及扭转剪切应力.通过工程计算对比多个车型销轴剪切应力、橡胶衬套挤压应力及剪切应力情况,结合工程实践,提出销轴剪切应力、橡胶衬套挤压应力及扭转剪切应力的许用值.在销轴剪切许用应力、橡胶衬套挤压应力及剪切许用应力的约束下,优化了履带铰链的结构尺寸,减小了履带部件相对尺寸.在不影响履带可靠性的前提下,实现履带轻量化设计。

橡胶草GGPPS启动子功能区的缺失分析 下载:26 浏览:468

杨露露 朱乐乐 何丽娜 闫洁 《农业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在对橡胶草GGPPS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并克隆得到的GGPPS基因启动子的基础上,采用5'缺失分析的方法研究橡胶草GGPPS基因启动子功能区的顺式作用元件,将构建的pCAMBIA1301-ProTkGGPPS-GUS及各个缺失片段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瞬时转化洋葱内表皮细胞验证其活性。结果表明:除了GGPPS启动子全长活性稍微较弱外,其余几个缺失片段(GGPPS1F、GGPPS2F、GGPPS3F)活性均很强,能够高效驱动下游GUS基因的表达,并遗传转化模式植物拟南芥,成功获得各载体转基因苗,为后续研究启动子上顺式作用元件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新疆橡胶草胚性悬浮细胞体系的建立 下载:27 浏览:465

朱乐乐 杨露露 任汝豪 杨青哲 张慧艳 闫洁 《农业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为了建立良好的橡胶草(Taraxacum kok-saghyz Rodin)悬浮细胞培养体系,以橡胶草无菌苗为材料,探究橡胶草悬浮细胞生长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50 mL MS液体培养基中最适接种量为0.6 g,最佳继代时间是12 d,可以获得稳定的胚性悬浮细胞体系,再生率最高达到87.5%,为橡胶草的遗传再生体系奠定基础。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