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全球纳米科技前三强机构三螺旋创新网络分析 下载:81 浏览:496

栾春娟1,2 尹娜娜1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4期

摘要:
探索全球纳米科技论文前三强机构的三螺旋创新网络,对促进我国纳米科技的发展和纳米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选择了全球纳米科技论文产出的前三强机构,中国科学院、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美国能源部,运用Cite Space和VOSviewer等信息可视化软件,探测了全球纳米科技前三强机构的三螺旋创新网络和这三个机构的高产合作机构,以及其中产业参与的子网络。分析结果揭示了前三强机构纳米科技三螺旋创新网络的共性与差异。美国国家实验室引领美国纳米科技发展的实践、法国更多高产机构参与纳米科技创新发展的实践,对我国纳米科技的三螺旋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思路。

贵金属纳米颗粒-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复合纳米结构:制备技术与光电性能综述 下载:85 浏览:436

吴治涌1 水世显1 张显1 杨鹏1,2,3 万艳芬1,2,3 《新材料》 2019年5期

摘要:
过渡金属硫化物是由过渡金属元素和硫族元素构成,结构通式为MX2,其中M和X分别代表过渡金属和硫族元素。与石墨烯类似,过渡金属硫化物也是二维层状材料,层内由共价键键合形成六角网状结构,层间由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堆积而成。然而,纯的石墨烯的零带隙限制了其在大多数电子和光电子上的应用。相反,已有研究表明,MoS2由块体材料厚度逐渐减小为单层材料时,其能带结构由间接带隙转变为直接带隙。同样,电子输运测试结果表明,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具有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大的开关比等。但是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光吸收及光发射强度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材料在光电领域的应用。为了突破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自身光吸收和光发射强度低的局限性,科研工作者将贵金属纳米颗粒独特的等离激元共振效应作为激发泵浦,增强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的光致发光效率,使贵金属纳米颗粒-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复合纳米结构展现出独特的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为其在光学、生物、存储、电学以及催化等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目前,对贵金属纳米颗粒-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复合纳米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贵金属纳米球、纳米棒、纳米岛、纳米盘、纳米天线、纳米核壳等结构对光进行汇聚,激发贵金属纳米结构中的表面等离激元,再将能量转移给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进而在其中产生高强度的光吸收和光发射,对其光学特性产生明显的调制作用,并研究该复合纳米结构的光致发光和光生电流的增强特性。前期报道中主要采用电子束刻蚀、旋涂、浸润等方法来构筑复合纳米结构,但以上方法构筑的复合纳米结构中贵金属纳米颗粒沉积位置不可控,无序的纳米颗粒易在过渡金属硫化物的边缘和缺陷位置沉积,导致基面位置纳米颗粒厚度不均匀,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复合纳米结构的应用。另外,当前关于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形貌、尺寸、排列方式及间距等结构参数对复合纳米结构光电性能的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综述了几种贵金属纳米颗粒-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复合纳米结构的构筑方法,并综合对比了不同构筑方法的利弊,评述了其光致发光和光生电流强度的改变,最后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展望了贵金属纳米颗粒-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复合纳米结构的发展前景。

新工科教育的融合创新与路径突破——苏州大学纳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案例研究 下载:72 浏览:501

秦炜炜1 王穗东2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8年3期

摘要:
新工科教育普遍面临无既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科研分离、课程体系单一和教育资源国际化不足等问题。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作为新工科学院的典型代表,通过创建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的教学科研深度融合机制,建立学段贯通、学科交叉融合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建成多方协同的国际资源融合平台,构建形成了纳米科技创新人才"三融合"培养模式。其"学科先行、专业后发再并行"的发展思路,超前把握学科增长点、快速占据学科制高点的办学路径,全方位开放和深度自主的办学机制对新工科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解思深院士访谈笔录 下载:87 浏览:493

​孙向成 《纳米技术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2005年9月初,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解思深院士应邀参加了"2005(第四届)中国纳米科技西安研讨会暨纳米科技产品展览会".本刊付主编孙向成博士在会议期间采访了解思深院士。

纳米科技发展趋势分析(一) 下载:76 浏览:495

​白春礼 《纳米技术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1纳米科技政策分析 1.1美国纳米科技政策 我们都知道纳米科技浪潮起源于美国.美国纳米计划在前总统克林顿倡导下开展研究.2000年10月1日,美国国会批准正式实施NNI(美国国家纳米科技启动计划),就是希望在纳米科技基础研究上保持美国的领先地位,在重大挑战性、前瞻性研究上占领战略制高点,建立杰出的研究中心和网络、必要的研究基础设施,以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和长期领先的地位。

台州椒光集团依靠产品闯天下--访椒光集团董事长朱介民先生 下载:86 浏览:496

​王文 《纳米技术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6月10日下午,椒光集团董事长朱介民先生应邀专程到<纳米科技>编辑部进行实地考察.从杭州到西安,空中飞行近两个小时,再驱车前往位于西安高新开发区的编辑部办公大楼,朱董事长毫无倦意.他先巡视了编辑部工作环境,浏览了宣传壁报,尔后详细询问了"2005年(第四届)中国纳米科技西安研讨会暨纳米科技产品展览会"的筹备进展情况.在了解了本次大会周密的策划方案,丰富的活动内容,扎实的工作进展后,朱董事长即与编辑部签约,报展参会.随后,朱董事长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纳米硅量子点的自组织形成及其量子效应 下载:43 浏览:391

高文秀 刘继伟 高鹏 郭先清 《纳米技术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用减压气相淀积法(LPCVD),在二氧化硅以及石英基板上自组织形成了高密度的(1011cm-2)纳米尺寸的半球状硅单晶粒(硅量子点),并进一步利用自组织生成的硅量子形成具有悬浮栅极的MOS单元,验证了硅量子点的量子效应。

纳米镀金反射式甲烷气体光纤传感器的制作 下载:73 浏览:436

许宏高1 高文秀2 《纳米技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根据甲烷气体在近红外的吸收光谱,研制了一种以1.65μm波段的LED作为光源、可弯曲的内径为650μm内壁纳米镀金毛细管作为气体吸收腔的甲烷气体浓度传感器,实现了对甲烷气体的实时监测,并利用差分吸收法消除了因光源不稳定对测量精确度的影响。

纳米SiO2在钢结构防火涂料中的应用 下载:85 浏览:507

​咸才军 刘学军 付若愚 《纳米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将纳米SiO2应用在水性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中,发现适量添加可以明显提高涂料燃烧后碳质层的强度,从而延长其耐火极限;同时,由于纳米SiO2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能,其加入可以屏蔽大部分外来的紫外光,有效延缓钢结构防火涂料的老化进程,从而避免防火性能的严重下降。

纳米科技养鱼新动向 下载:87 浏览:509

​丁永良 《纳米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养鱼业与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一样,应用纳米科技有广阔的前景与潜在的大市场.当前,养鱼业发展存在的三大困惑与瓶颈,应用纳米科技来解决,当是最佳选择.在国内外纳米科技在水产苗种养殖、池塘养殖、观赏鱼养殖、养鱼工厂方面已有大量成功的使用案例,纳米科技养鱼将引导新的工业化养鱼革命。

等离子体发生器制备纳米微粒 下载:85 浏览:501

​何蓉 《纳米技术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介绍了等离子体发生器化学气相反应法(CVD)的工作原理和直流电弧主电路,并对此法制备金属纳米和金属纳米氧化物过程中温度、颗粒形态的控制进行了分析。

钛纳米聚合物涂料的性能与应用 下载:94 浏览:519

​薛富津 《纳米技术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该文着重讲述了钛纳米聚合物加入涂料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性能,并通过实际的工业应用,进一步证实钛纳米聚合物涂料的优越性能。

纳米科技:梦想与现实 下载:91 浏览:513

​白春礼 《纳米技术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1梦想的提出与发展过程 1.1人类对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探索爱因斯坦曾经说:"未来科学的发展无非是继续向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进军。"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