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腹腔镜下胃肠道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下载:85 浏览:464

郝磊 《诊断医学》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之间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各30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开腹手术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均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的2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的胃肠道穿孔修补术用于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伤口小,术后恢复时间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少的特点,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首选治疗方式。

浅谈绵羊胃肠道线虫病的防控措施 下载:12 浏览:420

顾彩红 《当代畜牧兽医》 2019年9期

摘要:
基于绵羊胃肠道线虫病的防控措施,本文首先提出了绵羊胃肠道线虫病诊断,其次提出了绵羊胃肠道线虫病防控措施,旨在提高绵羊存活率,提升绵羊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绵羊胃肠道线虫病防控措施分析 下载:25 浏览:466

董华友 《当代畜牧兽医》 2019年7期

摘要:
绵羊胃肠道线虫病主要是寄生虫寄生在绵羊肠道内,一旦发病将会对绵羊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严重情况下会造成绵羊死亡。绵羊胃肠道线虫病是一种较为恶劣的寄生虫病,绵羊患病将会对绵羊养殖业造成冲击,带来巨大损失。

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对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胃肠道改善情况的影响 下载:57 浏览:355

姚建媛 周岚 吴治琳 俞伟忠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胃肠道的影响。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12月收诊的4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将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12月收诊的4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腹胀及便秘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肠鸣音频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腹胀及便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改善术后胃肠道蠕动,且能减少便秘和腹胀的发生,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01 浏览:2039

严金玉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探析新生儿采用鸟巢式护理的方式方法,促使新生儿健康成长。方法:随机把2023年1月-2024年1月76例新生儿为对象,各38例,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鸟巢式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2022年。基础指标和胃肠道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鸟巢式护理有助于改善新生儿的基础指标和胃肠道功能,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值得推广。

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策略 下载:120 浏览:1212

孙玉枝 《肿瘤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胃肠道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策略。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影像学检查,如内窥镜和超声造影等。此外,基因检测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也为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越来越多的患者也受益于放射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因此,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协作,以提供患者最佳的医疗服务。

饮食结合心理护理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营养状况的临床观察 下载:230 浏览:2375

燕婷婷 《肿瘤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探讨饮食结合心理护理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营养状况的临床效果。方法为选取胃肠道肿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组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饮食结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营养良好占比39.5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8.60% (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是采用饮食结合心理护理模式为胃肠道肿瘤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升患者生活品质,值得推广。

在手术室采取的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 下载:53 浏览:559

方庆璇 《预防医学杂志》 2025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采取的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纳入于本院接受胃肠道手术的患者共100例,通过手术的先后奇偶顺序将其划分为常规组以及研究组,每组的样本容量均为50例。对常规组执行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并分析两组切口愈合率、手术切口感染率、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切口愈合率、手术切口感染率、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较于常规组而言,获得了显著的优化效果(P<0.05)。结论:针对接受胃肠道手术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入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可将切口愈合率、手术切口感染率、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化至最佳范畴以内,值得大力推广。

浅谈人文关怀在胃肠道肿瘤快速康复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体现 下载:300 浏览:3008

胡韩汉 《肿瘤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PICC导管堵塞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PICC导管分析导管堵塞情况及影响因素,提出可行的护理措施。结果:118例肿瘤患者,7例出现PICC导管堵塞,发生率为5.93%(7/118)。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对策可以有效降低PICC直管后导管堵塞的发生,值得应用。

加速康复外科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结果的影响 下载:298 浏览:2917

范现英1 刘晓晴2 《肿瘤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了解加速康复外科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效果,并对比加速康复外科治疗与普通治疗方法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围手术期临床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胃肠道恶性肿瘤治疗的60位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60位病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加速康复外科和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恶性肿瘤治疗。对比两组病人在住院后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将两组病人的ALB、CRB、CD4、CD8指标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比对照组的病人治疗效果更好,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更短,肛门排气和进食半流质时间更加提前,住院费用更低(P<0.01)。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手术的治疗效果更好,在临床医学中值得被广泛推广。

肠内和肠外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下载:289 浏览:2974

范现英1 刘晓晴2 《肿瘤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对早期肠内营养以及全肠外营养对于胃肠道肿瘤根治手术后,病人恢复的情况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胃肠道肿瘤治疗的80位病人进行研究,并按照入院单双号的随机分配方式,为所有病人进行划分,并利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划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利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进行分析,并对手术前、手术后的血免疫指标和住院的时间、费用等进行数据的采集,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病人的手术前各项指标差异不大,手术后第一天,两组病人的ALB、ALT、AST等指标比手术前要高,PA、TP指标比手术前低,HB变化不大。手术后第天,肠内营养指标情况回复正常,肠内营养组病人的血清比场外营养组高,术后的不良反应也较低。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病人血清功能以及免疫力的恢复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胃肠道肿瘤这样筛查与预防 下载:285 浏览:2982

赖玉斌 《肿瘤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2012年全球癌症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近一半出现在亚洲,其中大部分在中国,肝、食管、胃和肺恶性肿瘤,中国居世界首位,中国新增307万癌症患者并造成约220万人死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21.9%和26.8%。我国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高吸烟率、工业化进程、人口老龄化等诸多因素导致我国癌症频发,癌症发病率未进入前五,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其绝对人口数目仍位居第一。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无不在提醒着我们,中国的胃肠道肿瘤医疗形式极为严峻,我国有许多国民饱受胃肠道肿瘤带来的痛苦,每年花费在胃肠道肿瘤的医疗金额也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而胃肠道肿瘤的发病也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我国胃肠道疾病的筛查,预防,治疗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中的作用 下载:125 浏览:1550

韦丽娜 蒙韩寿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手术室细节护理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筛选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开展胃肠道手术的6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并运用电脑EXCEL表格随机分配的方法,将64例患者平均分成每组32例的实验与对照两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手段,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经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针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在术后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对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 下载:133 浏览:1568

朱亚娟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根据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胃肠道手术的7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胃肠道手术后切口感染、愈合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2例(5.71%),对照组切口感染率9例(25.71%),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切口愈合情况上,总愈合35例(100.00%),对照组患者总愈合31例(88.57%),观察组患者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35例(100.00%)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30例(85.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胃肠道手术的过程中,增加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情况、缩短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时间、提高患者对于手术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应用探究 下载:169 浏览:2558

赵立华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研究;方法:对2019年~2020年期间入院进行胃肠道手术的112名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成两组分别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为56名,其中将林场基础护理方法对常规组患者进行使用,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了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使用,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并计算出恢复期间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结果:经过对常规组患者恢复情况和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可以了解到常规组患者肠胃道功能的恢复速度要慢于综合性护理干预,常规组术后并发症更高为14.29%,实验组术后并发症为1.79%,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明显;结论:在胃肠道术后期间对患者进行科学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帮助病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让患者能够尽快的恢复身体健康。

集束化护理预防胃肠道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效果研究 下载:179 浏览:2561

王婷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研究胃肠道手术后使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炎性肠梗阻预防价值。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炎性肠梗阻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炎性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大(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在炎性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肠梗阻发生率,且缩短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

手术室护理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有效性研究 下载:173 浏览:2565

马君 吴静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手术室护理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来我院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度及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护理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缩短患者切口的愈合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非常满意度和总满意度,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高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预防老年胃肠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临床研究 下载:189 浏览:2551

李红星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通过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随后对患者胃肠手术后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其就诊时间在2017年1月到12月,共计患者80例,随后进行分组。将其分为一般组和观察组,随后进行效果比对。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的胃肠道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参数优于一般组。观察组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为2例,所占比例为5.0%。一般组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为6例,所占比例为15.0%。观察组的并发症人数少于一般组。结论: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能够有效预防术后感染,同时提升预后效果。

探讨循经取穴胶布疗法对胸腰椎骨折全麻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疗效 下载:84 浏览:822

郑金叶 张耀荣 孟根格日丽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全麻术后采用循经取穴胶布疗法对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23年12月15日-2024年4月15日期间在我院行胸腰椎骨全麻术患者85例,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42例及观察组43例,参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循经取穴胶布疗法,对比两组术后腹胀评分、排气排便情况评分。 结果 观察组术后腹胀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情况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胸腰椎骨折全麻术后采用循经取穴胶布疗法效果显著,及时改善患者腹胀情况,促进术后排气排便,值得临床应用。

优质护理在生物治疗胃肠道肿瘤中的应用疗效评价 下载:872 浏览:2792

张梦婷 《生物学报》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生物治疗胃肠道肿瘤中的应用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进行胃肠道肿瘤护理探究,样本源自在本院接受生物治疗的此类患者,随机选取74例并抽签平分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开展优质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和功能状态。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后KPS功能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生物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状态,患者更为满意,值得推荐。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