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建设工程分包合同激励模型设计与分析 下载:61 浏览:369

刘迅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2期

摘要:
在总承包项目中总包商与其长期合作的分包商之间的协作关系值得关注,引入对各分包商相互协作的激励,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多分包商时团队协作激励的分包合同激励模型。模型分析表明,当分包商的工作相互独立、在时间和空间上不互相影响时,总包商可同时提供个体激励和团队激励;而当分包商之间的工作联系比较密切,在时间和空间上互相影响时,总包商可只提供团队激励来诱使分包商之间相互协作、互相帮助。

基于Pro/E的扫地自行车设计与分析 下载:84 浏览:448

王龙飞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为了节省环卫工人清扫马路的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设计了一款自行车扫地装置。该装置使用Pro/E软件进行建模与分析,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及执行装置。动力装置由车架、主动轮和从动轮组成,传动装置由轴承和带轮组成,执行装置由毛刷和垃圾箱组成。扫地装置由动力装置提供机构运动的动力,经传动装置传递至执行装置,最后执行扫地动作。该款扫地自行车使用方便、快捷、高效无污染,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市场。

中波红外微型静态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设计与分析 下载:62 浏览:392

王洪亮1,2 吕金光1 梁静秋1 梁中翥1 秦余欣1 王维彪1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微光学元件的空间调制微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通过引入红外微结构衍射光学元件、多级微反射镜和微透镜阵列,实现仪器的微型化.介绍了微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结构及基本原理,分析了微型准直系统和聚焦耦合光学系统的设计理论,研究了单片折衍混合准直透镜的残存像差、衍射面的衍射效率、多级微反射镜的衍射、微透镜阵列的孔径衍射和中继系统的轴向装配误差对光谱复原的影响.最后,对中波红外微型傅里叶变换光谱仪进行了建模仿真,得到的复原光谱与理想的光谱曲线比较符合,实际的光谱复原误差为2.89%.该中波红外微型静态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无可动部件,且采用了微光学元件取代了传统的红外镜头,不仅稳定性良好,而且体积小、重量轻,有利于在线监测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自复位墙结构的抗震设计与分析 下载:61 浏览:367

张军1,2 朱冬平3 周臻3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分析研究预应力混凝土自复位墙结构的抗震设计,提出自复位墙抗震设计的4个关键设计步骤,包括墙体设计弯矩需求计算、预应力筋及阻尼器面积设计、预应力筋校核及墙体剪力校核。以1栋6层框架预应力混凝土自复位墙为算例,开展框架–自复位墙结构的拟静力分析,结果表明框架–自复位墙结构在1%的侧移角时体系残余侧移角仅为0.2%;而顶部侧移角达到2%时残余侧移角不到0.5%。

深基坑边坡支护方案的设计与分析 下载:68 浏览:367

刘兴1 付厚利2 秦哲1,3 亓伟林1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舒香苑小区7号住宅基坑深16.3m,支护要求高,难度大。设计基坑支护结构时,对独特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二级放坡加局部锚固支护方案。对注浆花管的抗剪和抗弯性能及边坡整体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支护效果明显,能有效控制基坑位移。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基坑支护变形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值远小于规范规定。

NESTOR软件包工程应用适用性强化设计 下载:71 浏览:410

卢宗健 李庆 刘东 柴晓明 方浩宇 宫兆虎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1期

摘要:
针对应用于"华龙一号"等三代核电机组的核电设计与分析软件包NESTOR,从软件体系架构、研发流程、计算模型3个方面开展工程应用适用性强化设计。实践证明,NESTOR软件包工程应用适用性强化设计能够减小软件研发与工程应用需求的偏离,提高工程设计与分析软件研发的首发成功率。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设计与分析 下载:71 浏览:484

孙芳宁 夏玉峰 赵艳阁 《建筑技术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针对某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自身质量问题和刚度不足的问题,采用增大截面法与体外预应力法进行加固设计与处理。利用SAP2000软件进行建模计算,分析不同加固方法的加固效果,并采用ANSYS软件进行开裂分析,验证加固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增大截面法与体外预应力法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较好的加固效果。

基于ACM-ICPC模式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改革与实践 下载:78 浏览:493

韩丽霞 毕方明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8期

摘要:
通过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基于ACM-ICPC模式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主要从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的2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动学习转化为自主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平面波导系统中线性光栅的设计与分析 下载:69 浏览:399

丁闪闪1 冯奇斌2 许沭华3 俞良3 吕国强4 《光电子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针对平面波导系统中光能利用率低、光栅制备成本高且工艺复杂的问题,设计大周期、高衍射效率的光栅结构,从而提高系统光效、节约成本。首先,提出以梯形光栅作为最初面型进行标量理论计算,以梯形的角度、占空比、高度为变量,得出光栅面型为直角三角形时,-1级有较高衍射效率。随后分析了设计的直角三角光栅和两种常见的线性光栅的衍射效率,并且讨论了深度加工误差、入射光发散角对三种面型光栅衍射效率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周期为3μm的直角三角光栅,入射光垂直入射时-1级衍射效率达81%,与小周期倾斜光栅的衍射效率相差较小,但考虑到深度加工误差和入射光的发散角度对三种面型光栅衍射效率的影响时,直角三角光栅则具有明显优势。设计的直角三角光栅在具有较大周期时,仍可实现较高衍射效率。

海洋电缆弯曲加强器参数化设计与分析 下载:54 浏览:439

刘刚1 袁振钦2 张磊2 李居跃2 于治雨2 《海洋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为建立海洋电缆弯曲加强器参数化设计方法,使用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弯曲加强器设计参数研究。基于海缆及其弯曲加强器的几何结构及受力特点,建立了基于多相耦合梁单元的平面有限元模型,可以计算并分析海缆及其弯曲加强器在一定角度的张力作用下的形变与等效应力分布。通过多个案例系统性地分析了弯曲加强器的主要设计参数,即根部直径、锥体段长度及材料弹性模量,对海缆弯曲挠度、曲率及等效应力分布的影响。文中原创性地提出了弯曲加强器组合设计参数φ(t, L, E)。通过定量分析确定了其与海缆最大曲率之间的近似线性关系,并由此设计了参数化的弯曲加强器设计流程。通过设计实例验证了组合参数与海缆最大曲率之间关系的准确性和参数化设计流程的有效性。

纳米精度位移机构柔性铰链结构设计与分析 下载:97 浏览:1013

​于超 《纳米技术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柔性铰链结构对纳米精度位移机构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关乎机构应用性能以及作用发挥,因此必须保证铰链结构设计合理性。文章主要围绕纳米精度位移机构柔性铰链结构设计与分析进行探讨。首先,概述纳米精度位移机构。其次,分析柔性铰链结构工作原理。最后,深究柔性铰链结构设计方法与过程。希望以下论述可以起到借鉴作用,为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气溶胶激光雷达结构稳定性设计与分析 下载:366 浏览:3393

李启坤 《光电子进展》 2023年2期

摘要:
激光雷达硬件部分的核心在于激光器,而整个系统结构稳定的关键在于激光器本身,以及激光器和其他光学功能组件的相对稳定。从机械系统层面来看,要确保激光雷达的长期稳定、可靠运行,主要是做好整个系统的散热设计、结构稳定性设计,以及相关必要的防护设计。

基于IRS2186的栅极驱动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下载:332 浏览:2351

​马秀 《电路系统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RS2186栅极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案。在伺服系统的产品中,无刷直流电机能正常工作取决于功率管的交替导通,从而达到电机按预设方向进行有效转动。本文提出的栅极驱动电路避免了MOS管同一桥臂的直通,MOS管被击穿烧毁的现象发生。

汽车车身控制器输出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下载:427 浏览:3273

​黄俊 《电路系统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车身控制器(Body Control Module,简称BCM)作为整车电气系统核心零部件,实现了整车电气系统大部分功能,诸如外部灯光、内部灯光、门锁、电动车窗、车身防盗以及后除霜等多个系统的控制。因此BCM控制的负载包括不同类型,如车灯负载、电机负载、LED指示灯等。现以某自主品牌汽车车身控制器为例,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浅析BCM开发过程中输出电路的设计方法。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下载:336 浏览:3634

戎先海 《中国设计》 2021年11期

摘要:
随着城市建筑向着更大更高发展,建筑人后密度不断增加,火灾自动报警及其与消防的联动愈加重要。本文主要论述高层大型建筑消防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其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FAS)的组成与设计特点,以供参考。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电气设计与分析 下载:138 浏览:1484

袁海清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当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传统能源的储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在不久的将来,传统能源的储量会越来越少,直到耗尽为止。在新形态下,减少资源浪费,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一项重大任务。太阳能是一种容量非常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其来源和结构非常简单,可以转化为光伏发电用于社会。光伏发电不但可以有效降低土地使用面积,同时还可以降低传输的能耗,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就此,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不断受到关注。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运行方式是用户自发自用的,用户能够将剩下的电量上网。就此,这些年来,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物的结合不断增加,分布式光伏发电不断加速。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在用户所在场地或附近建设运行,以用户侧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网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

基于营销大数据的电力客户多维度信用评价模型研究 下载:205 浏览:1975

李鹏飞 《数据与科学》 2022年7期

摘要:
随着电力公司从营销管理转向营销服务,电力客户的地位相应提高,电力公司的营销和服务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力的商业化和服务,逐渐向情报化发展。在电力系统改革过程中,要求提高服务质量。但是,没有关于如何提高电力公司提供的服务质量的政策或准则,也没有统一的评估指标。因此,继续优化服务概念也是电力公司改革的优先事项。当前的客户服务质量主要是增加统一的服务内容、简化服务流程和优化服务便利性。这些服务优化措施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服务需求,还可能造成信息冗馀,并影响对电力用户的判断。本文主要分析营销大数据的电力客户多维度信用评价模型研究。

堰塞坝体材料力学性质的试验设计与分析 下载:253 浏览:2690

徐顺捷 《材料科学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对三种级配:级配均匀、粒径缺失、粗粒为主的石英砂进行饱和的大型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研究试样在不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强度指标,同时求得试样的有效粘聚力,有效内摩擦角。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级配的试样有着不同的力学特征及变形规律。级配均匀和粒径缺失时,细粒相对比较多,加载作用下主要呈现出应变软化趋势;粗粒为主时,持水性差,加载作用下主要呈现出应变硬化趋势;级配均匀和粒径缺失试样加载有应力峰值出现,而粗粒为主试样没有应力峰值出现;实验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堰塞坝坝体力学特性及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工程意义。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