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从“魔矿”的碎屑到“致命的粉尘”——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尘肺病在美国的医学认知变迁 下载:22 浏览:140

陈黎黎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美国人对生产性粉尘特性的认知各不相同、充满争议。部分人认为生产性粉尘的危害性难以确定,应按粉尘类型加以区别;部分人认为生产性粉尘并非引发尘肺病的元凶,只是病原载体;另有人视生产性粉尘为导致尘肺病的罪魁祸首,是工人健康受损及恶劣工作环境的"隐喻"。美国人对不同类型的粉尘及其引发的尘肺病的认知过程并不一致,但彼此相互交织、影响。该认知过程呈现出"希波克拉底式的转向";借鉴并吸纳他国尘肺病知识等特点。尘肺病的医学知识在美国不同群体间的传播和获悉程度各异,具有不对称性,它由不同时空语境下各涉足方间的互动所决定。

美国城市垃圾管理的跨区域关联——以20世纪上半叶纽约市为中心的考察 下载:24 浏览:179

张凯成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跨区域关联是美国城市垃圾管理的重要维度。在美国联邦制下,城市相对自主地管理区域内垃圾收集和处理等卫生问题。与此同时,城市垃圾管理与诸多跨区域因素相互影响。20世纪上半叶,纽约市先后采用垃圾填埋、压制、焚烧等方法处理城市垃圾。这些举措看似地方政府的自主决策,实则受到欧洲舶来技术的形塑。海洋倾倒垃圾引发的纽约市与新泽西州的争端改变了纽约市处理垃圾的路径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的人力和物力短缺,迫使纽约收缩卫生服务,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纽约市在20世纪上半叶管理城市垃圾的实践表明,城市垃圾管理不仅是地方事务,更应置于区域乃至全球网络中考察。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俄侨戏剧 下载:69 浏览:386

王亚民1,2 《当代艺术》 2020年7期

摘要:
俄侨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独特存在。他们为中国哈尔滨、天津、上海等地带来了品种多样、瑰丽夺目的舞台戏剧,不仅使哈尔滨拥有"音乐之都"的美誉,也使他们成为"上海国际艺坛的半壁江山"。俄侨在中国的舞台表演极大地推动了西洋戏剧在中国的发展,催生了一批艺术学校和演出场馆。他们曾在中国西洋戏剧的传播、教育和城市音乐文化生活中做出过突出贡献,是现有中国戏剧史、中西音乐交流史、中国音乐教育史相关著作中缺失的一环。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