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阿替普酶联合肝素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疗效及对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影响的研究 下载:86 浏览:486

潘伟英 《诊断医学》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肝素钠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中的应用价值与对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STEMI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行尿激酶联合肝素钠治疗,研究组行阿替普酶联合肝素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bFG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溶栓后1h和2h血管再通率、治疗后bF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肝素钠治疗STEMI,有助于改善患者碱性纤维生长因子水平,提升临床疗效和血管再通率,应用效果显著。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四联抗栓治疗的护理 下载:63 浏览:481

王玉君 赵金霞 付丽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总结106例诊断为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应用四联抗栓治疗的患者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准确输入抗凝药物,加强对伤口及应用抗凝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以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下载:2 浏览:440

燕芳红1 刘欢2 蒋文慧2 2020年5期

摘要:
明确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Medline、Scopus、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纳入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关于STEMI患者PCI术后MACEs危险因素的文献。2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文献筛选、偏倚风险评价及资料提取,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5篇文献,包括43 839例患者,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OR=4.17)、高龄(OR=2.84)、红细胞分布宽度≥13%(OR=2.04)、肾功能异常(OR=2.23)、随机血糖≥11 mmol/L (OR=1.82)、非O型血(OR=1.75)、三支病变(OR=1.75)、糖化血红蛋白分数≥5.7%(OR=1.63)、无梗死前胸痛症状(OR=1.56)、症状出现至球囊扩张时间延长(OR=1.48)、高血压(OR=1.27)。结论女性、高龄、红细胞分布宽度≥13%、肾功能异常、随机血糖≥11 mmol/L等是STEMI患者PCI术后MACEs的危险因素。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延迟PCI对比直接PCI的研究进展 下载:68 浏览:375

林森娜1 唐礼江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侵蚀形成闭塞性冠状动脉血栓引起。在过去十多年中,由于再灌注策略的改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已经在实质上发生改变。对于时间窗内的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此类患者开通梗塞相关动脉(infarct-related arteries,IRA)进而恢复血流的优选策略。因STEMI患者行直接PCI优化微循环存在些许不足,使延迟PCI成为另一个可行的选择。本文将延迟PCI对比直接PCI治疗STE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3级的临床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胸痛中心标准化流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建设 下载:61 浏览:399

鲍克娜 黄蔚萍 任冬梅 彭利芳 朱芳 樊洁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通过胸痛中心标准化流程建设,推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规范化诊治,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救治效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将胸痛中心成立后标准化流程建设初期(试运行阶段)收治的STEMI患者设为对照组(n=70),标准化流程建设后期(流程完善阶段)收治的STEMI患者作为观察组(n=75),对比两组绕行急诊科和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例数、导管室启动时间、门-导管室(D-to-C)时间和患者进门-球囊扩张(D-to-B)时间。结果两组患者院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进门至导管室时间、球囊扩张(D2B)时间,首份心电图采集时间、肌钙蛋白获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2B<90min的达标率分别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中心标准化流程建设及完善,能促进本区域范围内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STEMI患者呼叫120院前急救系统就诊的意识,提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比例,缩短D2B时间,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谈话手册的设计及其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61 浏览:383

杨冬梅 孙辉 朱湘筠 郁慧杰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介绍一种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谈话手册的设计观察其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PCI术前谈话手册主要内容包括心肌梗死是如何发生的、再灌注治疗时间窗、PCI手术的原理、可能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等。选取本院急诊收治的符合PCI手术指征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40例,随机分为传统谈话组和手册辅助谈话组,每组各20例。传统谈话组使用语言描述进行沟通交流,必要时利用墙式挂图;手册辅助谈话组在谈话手册协助下进行沟通交流。观察两组患者开始PCI知情同意谈话至PCI知情同意签署的时间、门球时间。术后对行PCI手术的患者本人及知情同意人进行术后回访,回访内容为对术前谈话的理解程度等。结果传统谈话组开始知情同意谈话至PCI知情同意签署的时间为(7.05±3.39)min,手册辅助谈话组为(5.10±2.0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门球时间分别为(61.31±10.74)min和(59.72±9.4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回访中认为术前谈话非常清晰并理解的比例手册辅助谈话组有明显提高(P<0.05)。患者本人作为知情同意或参与知情谈话传统谈话组为4人,手册辅助谈话组为12人,两组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谈话手册能让STEMI患者或其授权人更短的时间内,产生更好的理解,减少犹豫和延误。在越来越多患者选择本人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有更大的优势,值得推广。

APE与NSTEMI应用心电图鉴别的价值分析 下载:79 浏览:485

吴红 陈英花 马海英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探讨心电图在鉴别急性肺动脉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首发APE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首发急性N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心电图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并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V1V3导联ST段压低和T波倒置的发生率显著较高,而V4V6导联ST段压低合并T波倒置的发生率则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V1V3导联ST段压低和T波倒置可有效预测急性APE的发生,而V4V6导联ST段压低合并T波倒置可有效预测急性NSTEMI的发生(OR=1.28,3.47,1.09,P<0.05),且APE患者心电图异常表现中仅SIQIIITIII症对高、中、低风险预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能够提高早期对APE和NSTEMI的鉴别能力,有助于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

地尔硫卓联合肾上腺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无复流的作用 下载:82 浏览:450

邓学军1 谭震1 余冬梅1 覃数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观察冠状动脉闭塞段近端注射地尔硫卓及肾上腺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冠状动脉介入(PCI)中无复流的影响。方法 82例诊断为急性STEMI,行急诊PCI患者,随机分为地尔硫卓组、地尔硫卓+肾上腺素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术中行血栓抽吸,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前后分别于冠状动脉内注射地尔硫卓、地尔硫卓联合肾上腺素后,冠状动脉血流(TIMI)及心肌灌注(TMPG)情况。结果支架植入前造影(初次)与手术结束前(末次)盐酸地尔硫卓联合肾上腺素组达到TIMI 3级血流显著高于地尔硫卓组(P<0.05),其TMPG 3级比例也高于地尔硫卓组(P<0.05),发生低血压及心动过缓事件少于地尔硫卓组。结论盐酸地尔硫卓联合肾上腺素在预防、治疗冠状动脉无复流方面较单纯使用地尔硫卓更有效,其具有减少急诊PCI术中低血压及心动过速的趋势。

院前延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患者预后的影响 下载:89 浏览:519

李颖1 张利军2 王先梅2 段亚南2 徐梦云1 朱勋迪1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首次医疗接触后院前延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直接PCI治疗的331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1年的资料。根据首次医疗接触至入门(FMC-to-D)时间,将患者分为≤120 min组(166例)和> 120 min组(165例)。分析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K-MB峰值;入院1周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院内和随访1年的病死率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MACCE)。结果≤120 min组的总缺血时间明显短于> 120m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0min组24 h内CK、CKMB、肌钙蛋白I值、CK-MB峰值均小于>120 min组(均P <0.05);≤120 min组的LVEF高于>120min组(P <0.05);随访1年后≤120 min组的病死率低于>120 min组(2.03%:6.67%,P <0.05);院内和随访1年MACCE发生率、院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减少首次医疗接触后院前延误有利于尽早恢复STE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再灌注,降低心肌梗死、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危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休克指数对预后的评估 下载:87 浏览:517

鲁叶弘1 雅心2 付强1 王占胜1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危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NSTEMI)患者的预后及休克指数(SI)和修正休克指数(MSI)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50例ANSTEMI患者,并按照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107例和死亡组43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比较心率、收缩压、SI、MSI等相关评估指标,以评估SI、MSI对危重ANSTEMI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患者SI、MSI均较死亡组低(P<0.05);当MSI大于1.2时,其死亡风险比显著高于其他指标。结论 SI和MSI对危重ANSTEMI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中MSI具有更高的评估价值。

GDF-15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价值 下载:37 浏览:394

慕军平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AMI患者184例为观察组,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16例记为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68例记为NSTEMI组;另外选择63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受试者血清GDF-15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GDF-1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观察组中,STEMI组血清GDF-15水平明显高于NSTEMI组(P<0.05)。观察组GDF-15阳性表达率、预后不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观察组中,STEMI组GDF-15阳性表达率、预后不良率均明显高于NSTEMI组(P<0.05)。结论 GDF-15阳性表达率与AMI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情况均存在一定的联系,其可作为心肌梗死的标志物,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冠脉内注射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下载:273 浏览:2359

李伟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冠脉内注射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0例,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别血栓抽吸组和尿激酶原组,每组各3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心脏再发梗死、死亡率(术后1月和术后12月)、术后90min ST段回落和不良心血管发生率。结果 抽吸组术后1个月死亡率和1年死亡率与尿激酶原组相比,P<0.05;抽吸组心脏再发梗死率与90 min ST 段回落率与尿激酶原组相比,P<0.05;抽吸组不良心血管发生率与尿激酶原组相比,P>0.05。结论 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采取冠脉内注射尿激酶原治疗方式,可有效恢复患者的心肌供血机能,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不良心血管发生率,对患者而言意义重大。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急性前间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造影特点对比分析 下载:399 浏览:3888

陈泽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前间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两者前降支闭塞位置的特点及对心功能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96例急性前壁、前间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造影资料,并结合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大多以对角支开口前完全闭塞为主。急性前间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大多以对角支开口后闭塞或是留存有钝缘支为主。心脏彩超LVEF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相比,心功能无明显差异。结论冠状动脉前降支急性闭塞的患者,对角支保留时,大多表现为急性前间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角支同时闭塞时,则常表现为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对急性期心功能影响与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相比无明显差异。其对心功能远期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