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碳纳米管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方法研究进展 下载:86 浏览:435

朱平1,2 邓广辉1 邵旭东3 《新材料》 2018年1期

摘要:
碳纳米管(CNTs)作为性能优越的新型纳米材料被广泛用于增强基体材料,但是其易团聚且难以分散,使得实现其在基体材料中的均匀分散成为研究的重点。详细介绍了CNTs在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中的分散方法与分散机理,并比较了各种分散方法的优缺点。重点论述了超声时间、酸处理时间、表面活性剂种类与掺量等因素对CNTs分散效果的影响,并讨论了评价CNTs分散效果的表征方法。将CNTs均匀分散到水泥基体中,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

一种抑制超声换能器拖尾信号的方法 下载:13 浏览:472

王选择1,2 张天1 马丹1 杨练根1,2 翟中生1,2 《传感器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超声换能器在脉冲信号激励下产生的拖尾信号,在进行短距离的超声测量时,容易淹没有效的回波信号,从而产生测量盲区。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拖尾信号,从构造超声换能器的等效电路入手,建立超声振动输出与激励输入之间的传递函数。利用传递函数仿真分析激励时叠加的反向周期数与拖尾信号抑制程度的关系。发现通过叠加特定周期数的反向正弦激励信号,可以将换能器模型的拖尾信号幅度抑制到最低。实验与计算分析发现,当所设计的实验系统的激励信号叠加3.8个反向周期时,对超声换能器的拖尾信号的抑制效果最佳。

非均匀外载下弯曲井眼中含缺陷套管抗挤强度计算新模型 下载:73 浏览:495

胡旭光 胡光辉 何焱 《天然气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目前套管抗挤强度通常按照ISO 10400标准计算,但该标准在计算时将斜井视为直井,未考虑井眼弯曲的影响。虽然已有学者建立了考虑井眼弯曲后的套管抗挤强度计算公式,但其公式未考虑套管制造缺陷如不圆度、壁厚不均的影响,不符合实际情况。为了建立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的套管抗挤强度计算公式,将井眼弯曲、制造缺陷考虑在内,建立了套管抗挤强度计算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新建模型考虑了套管所受非均匀外载、井眼弯曲、制造缺陷对抗挤强度的影响,更符合井下套管实际情况;②通过对比得出自建公式计算出的抗挤强度值变化趋势与黄根炉教授建立的弯曲井眼套管抗挤强度公式计算值、ISO公式计算值的变化趋势一致;③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弯曲井眼套管三维模型,将模拟值分别与自建公式计算值、黄根炉教授建立的套管抗挤强度公式计算值、ISO公式计算值进行对比,自建的公式计算值更接近有限元模拟值;④计算值变化趋势及其与模拟值的对比能反映出新模型的正确性及计算精度,可以为井下套管抗挤强度的精确计算提供参考。

IGBT模块的封装技术分析 下载:11 浏览:137

王莉菲 《电路系统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功率半导体模块封装是加工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分析传统模块封装技术,新型模块封装技术方案。研究适合国内芯片的封装工艺,通过协同设计提高芯片封装良品率和可靠性。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复合系统协同演化及实证研究 下载:28 浏览:441

张文娟 曹烨 陈定 《管理与科学》 2018年12期

摘要:
201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29.7万亿,同比增长6.1%;社会物流总费用达到11.1万亿,同比增长2.9%,占GDP比重为14.9%。物流业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于制造业和物流业协同发展,目前的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演化机制、协同发展的现状、协同联动措施、协同联动模式等问题,而且基于定性研究的较多。另外,对于近些年来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现状,协同发展的协同度等定量研究研究还较少。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对协同理论及协同度计量问题进行了梳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优化了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度计量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参量进行了选择和定义。然后,基于我国2007—2015年制造业与物流业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计算,得出了我国2007—2015年9年间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复合系统协同度。最后,结合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就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演化路径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和思考。

高过载MEMS环形陀螺制造与测试 下载:14 浏览:415

张英杰1,2 康强3 曹慧亮1,2 石云波1,2 刘俊1,2 《传感器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抗高过载环形振动式陀螺,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振动特性。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建立了该环形陀螺结构的模型,进行了振动特性分析,仿真分析结果显示该环形陀螺工作模态与干扰模态最小频差Δf2=248 Hz,驱动和敏感模态频率Δf1=5 Hz。并且根据冲击动力学原理分析了此结构在半周期正弦加速度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冲击响应,谐振结构最大位移为14.142μm,结构所受的最大的应力为68.396 MPa,可以正常稳定工作。通过基于SOG(Silicon on Glass)的微加工工艺制造了陀螺样机并完成了初步的测试,模态测试与有限元仿真结果中的模态频率最大误差是4.9%。实验室过载测试结果显示陀螺在15 800 g过载下,陀螺工作频率和频差未发生大的变化。

基于生态位态势的家电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路径选择研究 下载:40 浏览:334

石博 田红娜 《当代管理》 2018年5期

摘要:
基于理论分析和文献回顾,对家电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构建家电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生态位态势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家电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生态位态势评价。提出家电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三个备选路径,进而构建了创新路径选择矩阵模型,并最终确定了家电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路径。研究发现:我国家电制造业在绿色工艺创新过程中应该选择自主创新为主、合作创新为辅的创新路径。

一种用于激光背面测试CMOS图像芯片的封装方法研究 下载:23 浏览:266

史海军 叶红波 《电路系统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研究方向是最终用于激光背面测试的 CMOS 图像芯片 PLCC 封装方法,通过采用 DOE 实验优化的方法,以封装工艺中键合的实际键合效率为依据,得出了关于封装中底部压块设计的最优方案,以确保 CMOS 图像芯片封装可以稳定高效地完成。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 下载:26 浏览:285

张冷 李玉魁 张鹏展 徐志国 陈正宇 《电路系统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基于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课程的教学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这包括合理安排授课次序,对比各个单项工艺,将知识点生活化,及时更新教学材料,以及借助软件模拟开展实验教学等。

LV/HV Twin-Well BCD[B]技术(2)芯片与制程剖面结构 下载:56 浏览:323

潘桂忠1,2 《电路系统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LV/HV Twin-Well BCD[B]技术(2)能够实现MOS器件低压5 V与高压100~700 V (或更高)和双极型器件低压5 V与高压30~100 V兼容的BCD工艺。为了便于高低压器件兼容集成,采用源区为硼磷双扩散形成沟道的具有漂移区的偏置栅结构的HV LDMOS器件,亦同时形成HV双极型器件。改变漂移区的长度,宽度,结深度以及掺杂浓度等可以得到不同的高电压。采用芯片结构设计、工艺与制造技术,依该技术得到了芯片制程结构。

基于遮挡检测和多块位置信息融合的分块目标跟踪算法 下载:58 浏览:381

储珺1 危振2 缪君3 王璐2 《人工智能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目标跟踪无法有效判断目标何时被遮挡以及同时配合模板更新.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基于遮挡检测和多块位置信息融合的分块目标跟踪算法.首先,将目标区域分成4个子块,结合目标整体,利用遮挡具有从局部开始和方向性的特点,计算各分块间相关值的比值,判断目标是否遮挡及遮挡部位.再根据目标是否遮挡,采用不同的更新方式.最后,根据未被遮挡的各个分块位置信息确定最终目标的位置.在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文中算法可以有效判定目标是否存在遮挡,并提升遮挡情况下的跟踪效果.

新能源整车控制器环境耐久测试系统设计 下载:10 浏览:423

张博栋 何永义 刘畅 《传感器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为解决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VCU)的环境耐久测试问题,设计了该测试系统。系统采用NI PXI系统实现输入信号模拟和输出信号在线检测,负载箱模拟整车执行器负载,环境箱模拟控制器工作环境,基于LabVIEW开发的上位机软件全程监测控制器的运行状态,对信号测试结果进行实时显示和数据存储。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可快速、自动完成对整车控制器的测试,满足测试要求,提高了整车控制器的测试效率。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下载:60 浏览:352

邵鹏举 《电路系统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机械制造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分析机械自动化技术,并具体探究了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改善多晶硅染色解析度的研究 下载:70 浏览:429

方园 《电路系统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对掺杂的晶体硅进行染色,进而分析掺杂区域的深度、宽度以及形貌,在当今的集成电路制造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多晶硅因其淀积工艺简单、与IC制造工艺高度兼容等优点,在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因其特殊的微观结构,而呈现出与单晶硅不同的电学行为与化学特性。常规的单晶硅染色方法用于处理多晶硅染色时,效果往往不太理想。本文通过改良染色化学试剂的配方,显著提高了多晶硅染色的解析度。

一种人工智能AI搜索算法在集成电路生产制造动态调度的应用研究 下载:72 浏览:428

朱虹 《电路系统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集成电路制造的生产调度是典型的可重入生产调度系统。由于近年来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越来越复杂,制造成本及生产周期也在上升,如何合理的安排投产就变得日益重要。目前常用的调度方法是传统的基于规则的调度方法,如:先来先服务。这种方法缺乏系统性,往往造成较高的生产周期,造成客户不满。以生产周期最优为目的,尝试结合滚动窗口策略和某AI搜索算法(遗传算法),以期找到一种可行、有效、又具全局观的动态调度方法。

防止IGBT测试短路烧针的改进方法研究 下载:70 浏览:427

方园 《电路系统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是一种混合型电力电子器件,具有工作频率高、驱动电路简单、电流大、电压高、耐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智能电网、轨道交通以及家电等领域。为提高封装阶段的成品率,晶圆代工厂大都会进行硅片级的静态参数测试,而在测试过程中,测试针卡(probe)有时会因硅片生产过程中引入的缺陷导致的短路而烧毁。通过对测试程序的优化,从根本上消除了测试过程中烧毁针卡的可能性。

拌摩擦焊焊缝缺陷超声检测信号特征分析与神经网络模式识别 下载:76 浏览:451

徐蒋明1 柯黎明2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1期

摘要:
以搅拌摩擦焊(FSW)焊缝的包铝层伸入、未焊透、隧道孔缺陷为对象,将小波分析理论应用于缺陷超声检测信号特征提取问题的研究,使用小波包分解重构节点能量、小波包分解节点系数、缺陷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小波分解这三种方法对缺陷的超声检测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利用类别可分离性判据和BP神经网络分别对提取的特征量进行评估和识别。结果表明,缺陷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小波分解这一特征提取方式具有最好的类别可分性,并且以该特征量为网络输入的BP神经网络具有85.71%缺陷识别率。

铀加工与燃料制造设施核临界事故所致瞬发剂量计算研究 下载:76 浏览:445

沈海波 刘爱华 胡伟 肖洪文 黄丹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12期

摘要:
建立了基于蒙特卡罗(MCNP)程序建模的铀加工与燃料制造设施核临界事故工况下瞬发剂量的计算方法,并将该计算方法与EJ/T 988—96规定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我国某核燃料元件研发厂址为例,采用MCNP程序建模计算了该厂址核临界事故对厂界公众所致的瞬发剂量。结果表明,EJ/T 988—96的计算方法过于保守的估计了核临界事故工况下的瞬发剂量;基于MCNP程序建模的计算方法,因其求解算法的科学性和模型对屏蔽介质的准确描述,以及结果误差的可控性,使得计算结果更准确。因此,建议采用基于MCNP程序建模的方法计算铀加工与燃料制造设施核临界事故下的瞬发剂量。

复杂气象条件下的机器人视觉 下载:81 浏览:426

田建东1 刘连庆2 《人工智能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文中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团队提出的雨雪及散射的建模与去除算法,包括基于近场光照散射成像模型的深度估计和散射去除算法、基于远场平行光照散射成像模型和区域优化的远场图像去雾算法及基于低秩分解的雪花去除算法和基于矩阵分解的雨雪去除算法.

温度对硅外延图形漂移的影响及监控 下载:76 浏览:443

段路强 《电路系统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111>硅外延过程中图形漂移是影响外延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在IC制造过程中,由于外延后的图形漂移使得后续光刻图形对偏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产品质量。本文通过对Si晶体的结构进行分析,解释了外延生长过程中图形漂移的原理,验证了温度对图形漂移量的影响,并根据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外延漂移量监控方式。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