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按风格划分数据的模糊聚类算法 下载:76 浏览:399

沈浩1 王士同2 《人工智能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以K-means和模糊C均值为代表的划分式聚类算法无法有效处理按照风格为标准划分样本的聚类任务.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按风格划分数据的模糊聚类算法.利用风格标准化矩阵表示包含在类簇中样本的风格信息,同时使用逼近标准风格之后的样本计算距离矩阵,并以隶属度表示样本点对于类簇的可代表程度.通过常用的交替优化策略同时优化隶属度矩阵和风格标准化矩阵.文中算法可以有效利用样本的风格信息和样本点与类簇之间的关系信息,在人工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算法的有效性.

AutoCAD提取权籍调查宗地四至的方法 下载:65 浏览:461

李文林 李东峰 胡启亮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10期

摘要:
在不动产权籍调查工程中,四至信息获取与录入是繁琐的工作,手工作业效率低下、差错率高。采用软件处理是提高自动化程度的有效途径之一。相较于购买成熟软件,进行自主开发的效率更高。行业内普遍在南方CASS绘图软件基础上进行自主开发,性价比更好。利用相邻宗地必然存在界址线重合的性质以及CASS使用的AutoCAD扩展属性,在CAD环境下进行宗地间相对关系的自动识别,可以实现宗地四至的自动提取。使用VBA开发语言,同样能实现复杂的空间分析。该项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多个项目中,起到了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差错率的双重效果。

基于PMIP3和CMIP5模拟结果的过去千年特征时段北极涛动的变率特征及成因分析 下载:58 浏览:351

陈可凡1 宁亮2 孙炜毅3 覃燕敏4 薛姣3 刘健5 严蜜4 《气候变化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利用参与第三次古气候模式评估比较计划(Paleoclimate Modelling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Ⅲ,PMIP3)过去千年气候模拟试验以及参与第五次耦合模式评估比较计划(Paleoclimate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全强迫历史情景试验的9个地球系统模式模拟试验结果,对过去千年3个特征时段(中世纪气候异常期、小冰期和现代暖期)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 AO)的变率及成因进行了分析。通过与NCEP再分析资料的对比发现,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AO的空间模态及年际变化周期,且大部分模式能够模拟出过去50年AO的增强趋势。过去千年3个特征时段中,不同模式对中世纪气候异常期AO位相的模拟并不一致,但大部分模式显示小冰期AO基本呈现负位相,而现代暖期则表现为显著的正位相,与重建结果一致。基于多模式集合平均的机制分析表明,中世纪气候异常期北极地区海平面气压变化不显著,小冰期北极地区海平面气压显著偏正,现代暖期海平面气压显著偏负,这与现代暖期北极温度偏高而小冰期北极温度偏低有关。过去千年中,小冰期和现代暖期的AO变率分别受自然外强迫和人为外强迫的影响。

南京市公共服务空间格局监测分析研究 下载:67 浏览:451

晏王波 张时智 宋法奇 徐建刚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9期

摘要:
为了准确把握南京市公共服务空间格局,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以南京市为研究对象,从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服务、文化体育、公园绿地5个方面构建基本公共服务空间格局指标体系,并将公共教育与医疗卫生列为核心公共服务,综合测度南京市公共服务水平,并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南京市公共服务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基本公共服务空间格局变化主要集中在秦淮、建邺、玄武等中心城区,而外围地区增强效应不明显;(2)2015-2016年南京市核心公共服务空间基本稳定,但随着江北新区建设的深入,江北乃至南京市的公共服务空间改变明显。本研究对公共服务空间格局监测的探索方法将为地方政府、行业部门规划和投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参考。

基于地理国情的江北新区建设用地规划监测研究 下载:65 浏览:462

钟丽蓉1,2 熊克俊1,2 洪饶云1,2 李学芹1,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9期

摘要:
为全面掌握江北新区的建设进展,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结合航空影像数据和新区规划数据,提取了新区的各类型城市建设用地,并与规划数据作对比,分析新区的建设用地规划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新区城市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占比最大,其次是居住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和物流仓储用地占比较小,绿地与广场用地和商业服务业用地占比相近;产业职能和生活职能上较为均衡,产业职能比生活职能稍显突出;城市建设用地现状与规划的符合度为96.13%,规划实施率为74.73%,建设现状与规划总体相符。

EGM2008辅助的GPS高程转换方法应用分析 下载:68 浏览:468

王正亮 薛荣军 南城 杨军 孙哲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8期

摘要:
传统水准测量工作强度高、效率低,常规GPS测高技术多基于单纯数学模型的高程异常拟合。为获取正常高,提出了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辅助下的高程拟合方法。以某铁路线路控制为例,使用二次曲面、三次曲面和EGM2008+三次曲面三种拟合模型在平坦和山地地区试验,比较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通过内外符合精度的计算,结果表明,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辅助下的高程拟合方法较单纯,数学模型效果更优,能够满足常规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尤其在重力异常变化剧烈的山地测区仍能获得拟合精度高,残差更稳定的结果。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辅助的GPS高程转换方法可为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提供检核和参考。

基于遥感影像的南通市海岸带变迁分析 下载:72 浏览:466

周建波1 张云涛2 殷飞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8期

摘要:
基于GIS、RS技术,提取了南通市1986-2016年的6期海岸线,从海岸线的类型分布、长度消长、空间变迁、分形维数等多个角度,对南通市海岸带变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来,南通市海岸线变化显著,长度累计增长67.78km,岸线类型主要是自然岸线向人工岸线转化;南通市海岸带主要以向海扩张为主,陆地面积增长约637.237 7km2,海岸带地貌类型转变明显,主要表现为大面积滩涂转变为盐田、养殖池和建筑用地。使用网格法计算了南通市各时期海岸线的分形维数。总体来看,分形维数保持缓慢增大趋势,2006年以后开始显著增加,说明海岸线趋于复杂,大规模的近海工程建设是分形维数变化的主要因素。基于分析结果认为,人类的近海活动是造成南通市海岸带变迁的最主要的驱动力因素。

数据库增量更新技术在基础测绘数据更新上的应用 下载:73 浏览:473

张叶春 欧阳晓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7期

摘要:
阐述了一种面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测绘更新方法,并结合实例探讨了该方法在基础测绘数据更新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应用实例可以证明,数据库增量更新技术解决了基础测绘传统更新方法造成的数据冗余、无法查看数据的历史演变状况及更新效率低下等问题,实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与生产更新平台之间的双向衔接,支持数据版本的管理与回溯,且在更新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数据冗余问题,有效提高了基础测绘效率,也为基础测绘成果的拓宽使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为基础测绘数据更新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工程测量员职业技能鉴定智能考核系统研究 下载:71 浏览:473

朱风云1 张桂凤2 俞康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7期

摘要:
在信息化教育大环境下,为了推进江苏省"双证书"制度的落实,提高技能鉴定考核的效率和质量,研究并实现既符合信息化教育理念,又符合职业标准、能满足教学考核实际需求的信息化考核方法非常必要。据此,提出并研究开发了一款适用于工程测量员的职业水平智能考核系统。该系统采用B/S模式,以.Net为开发语言,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基于现有工程测量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设计了电脑网站、移动终端等模块,实现了全流程考试管理、全科目智能打分等功能,达到了预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考核是推广信息化教育的重要入口,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水平。

互联网地图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 下载:78 浏览:481

李东峰 胡启亮 龚志鹏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6期

摘要:
介绍了互联网地图在公路测量中的找点、选线、测图、绘图环节中的应用方法,阐述了传统纸质地图和互联网地图在公路测量中各环节的作业流程、技术方法、投入的人员等各自特点,同时对二者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互联网地图较纸质地图在成图、作业效率、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同时还探讨了互联网地图作业中的涉密问题和作业员在测量中应遵循的保密法则。互联网地图内容丰富形象,具有可与GPS定位联动的实时性。互联网地图的应用改变了传统作业模式,提高了公路测量的工作效率和作业质量,降低了项目成本,对公路测量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九图村高标准农田改造竣工图测绘及地物统计 下载:74 浏览:487

王海明1 张泳2 黄燕3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6期

摘要:
建设高标准农田已经连续多年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我国正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的建设标准是保证高标准农田质量和提高建设成效的关键。其中,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测绘具有时间紧,任务量大,工程点多、面广等特点,但基于高标准农田测绘及地物统计研究较少。通过对苏州高新区九图村高标准农田竣工图测绘并进行地物分类,得出了高标准农田1∶500测量图及地物的种类和数量,为高标准基本农田测绘及地物统计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并为今后苏南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测绘提供了可行的参考依据,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地图制作中地图艺术性探讨 下载:77 浏览:480

徐祥根1 关昕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6期

摘要:
地图艺术性是指地图作品通过塑造地表形象,反映地表形态、传递地理信息所达到的准确、鲜明、生动的程度及其形式、结构、表现技巧的展现方式。地图艺术性体现在地图符号、注记、色彩中,来源于地图设计者的思想和制作者的娴熟技巧。通过地图语言的一览性和直观性、整体的结构表现方式和编图技巧等编制方法,探讨了地图艺术性的体现方式。结果表明,较高的地图艺术性展现方式可以提高地图审美价值,引起社会共鸣。此外,艺术性贯穿于地图制作工作的始终,提高地图作品的艺术性需要设计员、制作员共同努力,丰富专业知识,共同提升艺术修养。

便携式无线工频电场传感器网络 下载:12 浏览:410

陈亮1王文瑞2 鲁方林2 袁晓冬1 沈海平3 《传感器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工频电场传感器网络在配电网状态感知中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无线工频电场传感器网络的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无线工频电场测量系统的制作,使用该测量系统在变电站中进行了测量试验并与标准电磁场检测设备进行了对比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电场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能够满足工程需求,其测量结果与标准的电场检测设备具有较大的相关度,能够准确测量配电网中的工频电场,同时具有低功耗和组网的特点,能够实现一定区域内的长时间、无间断监测,为配电网的状态监测、系统维护和升级提供便利,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高分辨率热感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研究 下载:84 浏览:496

卢毅1 张婧娴2 周维3 高语阳3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5期

摘要:
由于成像原理的较大差异,热红外传感器和可见光传感器对于同一物体的同一特征会呈现不同表现方式,生成的热感图像和可见光图像之间存在很大灰度差异。因此热感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配准十分困难,尤其是高分辨率数据之间配准精度较低。针对以上问题,通过提取边缘特征点和最大互信息相结合的方法,较好修正了热感和可见光图像之间的灰度、尺度、旋转和平移差别。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实现简单、配准结果具有较高准确性以及稳定性,本方法可为工业生产、遥感勘测等社会生产活动提供快速配准服务。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空间测度与演变格局研究 下载:85 浏览:488

孟小芳1 张雯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4期

摘要:
针对2000—2015年间各地级以上城市经济联系强度的格局演变,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6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城市流强度修正城市吸引力规模参数的城际空间联系强度模型,分别从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测度和时空格局变化两个方面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联系度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间长三角城市群城市流强度和经济联系度均持续上升,空间结构已明显表现出多个都市圈绵延发展态势,符合各城市经济在外向功能量和功能效率的变化趋势,可为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红外光谱技术在防水工程检测鉴定中的应用 下载:83 浏览:487

薛书敏 杨亚萍 徐翰林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对某防水工程中出现的合同纠纷进行分析并鉴定。通过分析争议防水层的红外特征频率,判断是否使用了设计或合同约定的防水材料,可避免因人为观察和目测带来的不确定性,为防水工程检测鉴定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基于多技术融合的潮间带地形测量应用实践 下载:87 浏览:502

吴敬文1 张正明2 杜亚南1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4期

摘要:
由于测量条件的特殊性,潮间带地形测量一直是测量工作中的难点:测量的完整性和精度难以得到保证,需要采用合理和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加以解决。论述了几种潮间带地形测量的技术方案和案例,结果表明,满足精度要求的三维GNSS控制网是进行潮间带地形测量的基础;以无人(有人)测船为平台的RTK三维水深测量系统能提高水深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消除动吃水的影响;无人机载激光雷达系统能直接测量淤泥滩涂的泥面高程;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在进行滩涂测量时需要布设一定数量的像控点;气垫船可作为滩涂测量的载具和平台。本研究可为近海潮间带区域和河口感潮水域的测量工作提供参考。

智慧国土视频监控运动目标提取新方法研究 下载:88 浏览:503

邵恒 王楠溢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3期

摘要:
近年来,由于国土资源违法违规现象频发,视频监控在国土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它是通过监控设备对耕地、矿区等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从而自动识别、判断、预警的新执法监察手段。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实现,迫切需要对运动目标进行有效提取、分析。针对在智慧国土视频监控中获得广泛应用的PTZ(Pan-Tilt-Zoom)相机,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运动目标提取新方法。与传统建立全景背景模型的PTZ相机运动目标提取方法不同,该方法建立了匹配特征点的密度估计,减少了计算时间与内存需要,且对光线变化有很好鲁棒性,可以方便地应用到"智慧国土"项目——视频监管系统建设中去。

市县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90 浏览:496

李福洪1 朱雪虹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3期

摘要:
随着各市县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逐步完成,普查产生了多样化类型成果数据。然而,当前地理国情普查信息化中,不同类型的成果数据通过不同系统管理,能力单一、应用简单,无法发挥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的巨大价值。据此,设计了市县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平台,依托数字城市建设成果,围绕"库"(普查数据库)、"图"(专题地图)、"表"(基本统计表)、"文"(成果文档)实现了普查成果发布、展示、管理等功能,为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查询、统计与分析提供软件支撑,拓展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使用范围,提高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应用价值。

互联网地图间坐标转换方法研究 下载:95 浏览:508

常梦阳1,2 刘志强1,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3期

摘要:
互联网地图的蓬勃发展为地理数据共享提供了可能。但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互联网地图需要进行加密,而各产品地图间加密方式有所区别,所以互联网地图的数据共享需要解决坐标系统不一致的问题。据此,研究了互联网地图间坐标转换方法,针对互联网地图的加密特点提出在不同区域分别利用多项式拟合模型坐标转换的方法。以"天地图"和百度地图为例,比较了一阶多项式和二阶多项式两种坐标转换模型的均方根误差,本方法精度能达到6m,为在线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提供了坐标转换方法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