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平抛模型的光伏多峰最大功率点预测跟踪方法 下载:72 浏览:477

屠亚南 于艾清 《电力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局部阴影条件下,现有的常规光伏电池模型不再适用。结合光伏阵列电流-压特性曲线和质点平抛运动轨迹的相似性,构建了适用于阴影条件下的光伏阵列运动学平抛模型,并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其求解进行最大功率预测。由于平抛模型是对光伏阵列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的拟合,而拟合曲线不一定精确,单独使用该模型预估追踪最大功率点存在误差。针对上述问题,在使用改进PSO算法预测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后,再利用指数变步长电导增量法进行局部跟踪。在MATLAB中通过不同运行工况下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此多峰寻优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能够有效缩短寻优时间,且减少寻优时系统的振荡,从而达到提高收敛速度和光伏发电效率的目的。

基于低秩表示的多任务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研究 下载:81 浏览:473

苏运1 卜凡鹏2 郭乃网1 田世明2 田英杰1 张琪祁1 瞿海妮1 柳劲松1 《电力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在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中,使用传统的单任务学习方法未考虑多个地点的负荷间的潜在关系,忽视关联信息在多个地点间传递的可能会导致学习效果欠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基于低秩表示的多任务学习方法进行多个地点的多任务负荷预测,该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提取不同位置的负荷预测模型的共享低维表示,从而可以挖掘多个任务之间的关联关系,同时又可以区别不同任务之间的差别。实验表明,多任务负荷预测的平均性能优于决策树和随机森林等单任务学习方法,在负荷预测的精度上有了一定的提升。

售电侧市场化改革分析与预测指标体系 下载:76 浏览:490

刘卫东1 余德钊2 裘华东3 胡若云1 刘周斌1 张利军1 徐晨博1 丁一2 《电力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针对当前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本文建立了一套评价售电侧市场化改革进展以及发展趋势的指标体系。首先基于当前售电侧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分析改革后售电侧的新形态,提出从市场机制、市场开放程度、服务多样性、用户满意度等4个方面衡量售电市场改革进展的思路。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从而对不同地区售电侧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进行综合评价,以回答某地区"改革处于哪个阶段"的问题。最后,基于所处阶段、在各指标项的得分,结合各指标权重,可以对某一地区"下一步如何改革"做出回答,指导该地区改革更有针对性地进行。

应用曲线分群预测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方法 下载:73 浏览:509

张禄1 孙舟1 王伟贤1 李香龙1 周杨1 黄其进2 陈雁2 《电力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针对电动汽车公共充电设施的建设规划问题,以充电设施的建设数量满足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为目标,建立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预测模型。采用基于充电电量曲线聚类的分群预测方法,应用霍普金斯统计量评估曲线聚类趋势,结合肘方法(elbow method)来选择合理的聚类数;考察各类典型充电电量曲线趋势和扰动方面的特征并选取适用的预测算法(Holt-Winters指数平滑、ARIMA模型),有效提高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预测的准确性。采用某市15个行政区县的电动汽车充电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此模型对电动汽车公用充电设施的充电需求进行预测,准确量化公共充电设施的建设规模,提高了公共充电设施投放的针对性。

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的区域能源互联网两阶段协同调度 下载:73 浏览:481

殷红旭 刘春秀 赵金勇 耿洪彬 李仟成 《电力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为解决系统内风光可再生能源及冷热电负荷的不确定性造成的运行困难,实现机组出力的精确化和平滑控制,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的两阶段区域能源互联网协同优化策略,将优化调度分为日前和日内两个阶段。在日前调度阶段,以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系统经济调度机组组合模型;在日内优化阶段,采用自适应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基于各机组的实际运行状态,以前一阶段优化调度出力为参考,对未来有限时域内系统各机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滚动修正,消除不确定性的影响,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基于双蓄电池组的微电网两阶段调度优化模型及控制策略 下载:79 浏览:491

陈科彬 邱晓燕 赵劲帅 《电力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针对微电网应用中储能寿命损耗成本过高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基于双蓄电池组的日前日内两阶段协调调度模型与控制策略。在日前阶段,综合考虑日前预测数据、储能装置寿命及市场电价,建立了以微电网运行总成本最低为目标的经济调度模型,并利用随机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该模型。在日内阶段,为应对间歇性分布式电源预测误差引起的联络线功率波动,构建了基于双蓄电池组拓扑结构的储能系统,根据蓄电池特性设计了实时控制策略,即两组蓄电池分别作为放电组、充电组,交替补偿联络线功率的正、负偏差,当任一组蓄电池达到其荷电状态的上、下限,则同时交换两组蓄电池的充、放电状态。最后,以某园区的示范微电网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日前优化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并证明了基于双蓄电池组的日内实时控制策略能有效延长蓄电池循环寿命,提高系统的经济性。

上海用电负荷预测中气温累积效应分析 下载:93 浏览:482

戚任远 《电力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用电负荷预测是电力运行管理工作的基础,随着"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由人工预测转信息化系统自动预测为必然趋势。文中选日最高温度为负荷预测气象特征,考虑气温累积效应,提出预测日最高气温修正法,并分析负荷与气温的相关性。最后给出基于决策树模型预测下一工作日最高用电负荷的算法。

基于深度学习的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下载:82 浏览:505

吴润泽1 包正睿1 宋雪莹1 邓伟2 《电力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深度模型通过学习一种深层非线性网络结构以实现复杂函数逼近,具有很强的自适应感知能力。本文为了提高电力负荷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栈式自编码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预测方法。该方法结合自编码器和逻辑回归分类器构建一个多输入单输出预测模型,并将重构后的历史负荷、气象信息等数据输入到预测模型中,用栈式自编码器逐层学习并提取深层特征,最后在网络顶层连接逻辑回归模型进行短期负荷预测。实例分析表明,所提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刻画日负荷变化规律,泛化能力较强,其预测精度达到96.2%,比支持向量回归和模糊神经网络两种浅层学习模型更高。

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馈线可装容量模型分析方法 下载:81 浏览:481

郑勇1 孙明2 曹照静2 董树锋2 夏圣峰1 陈辉河3 《电力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馈线作为配网运行最关键的设备之一,评估馈线供电能力是保障配网运行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引入馈线组负荷同时系数和需要系数两个参数,构建计算模型,求解馈线可装容量以评估馈线供电能力。首先,通过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预测等方法预测馈线组负荷同时系数。然后,将馈线各负荷根据其实际接入容量情况分为饱和负荷和未饱和负荷,采用灰色预测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组合预测方法计算未饱和负荷的需要系数。最后,将预测得到的两个系数代入馈线可装容量计算模型进行求解。实际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的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预测趋势,充分利用了馈线载流量,并兼顾了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对于指导电网营销部门业扩报装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能量函数模型的风电功率在线预测方法研究 下载:86 浏览:502

蔡佳铭 王承民 谢宁 彭石 《电力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提出一种异于传统智能算法的风电功率在线预测方法。通过构造内外力作用和能量函数,将风电功率预测问题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使得快速、实时、同步功率预测变为可能。在内外力协同作用下,预测朝着承载物理轮廓、匹配波动特征的方向收敛。随着预测进行,同步修正能量函数的权值,进一步提升预测精度。该方法操作简便、运算速度快,克服了传统算法易出现的过拟合、边缘预测误差大、训练时间长的问题。在可再生能源日益发展的形势下,该方法凸显出在风电系统在线、实时、同步功率预测中应用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规模化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预测及其对电网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511

苏小林1 张艳娟1 武中2 阎晓霞1 《电力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是分析研究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影响的前提,也是电网规划、运行调度的基础和依据。在对充电负荷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将预测区域进行分层分区,对不同功能用地的主要车辆,依据其出行链特性,基于转移概率矩阵建立描述车辆出行规律的模型。根据用户充电行为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应用模糊推理法和概率统计法建立车辆在不同目的地的充电概率,并运用蒙特卡洛法对不同功能用地的充电负荷进行计算。最后,以A城市某片区为例,对其未来充电负荷进行预测,得到该地充电负荷的时空分布,并且分析了不同充电场所充电负荷对电网所造成的影响。

2018年南宁市手足口病疫情预测模型研究 下载:76 浏览:494

曾毅 汤洪洋 潘利花 闭志友 陈婷 陈燕萍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预测南宁市2018年手足口病疫情趋势,为早期预警、预测手足口病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下载2008年5月-2017年12月南宁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预测2018年手足口病发病趋势。结果 2008年5月-2017年12月南宁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患者440 376例,其中重症病例4 531例,死亡97例,年均发病率为610.05/10万,发病有2个高峰,一个主高峰为4-6月,次高峰为9-10月。病原学检测结果肠道病毒71型(EV71)占总阳性数38.56%;柯萨奇A组16型(Cox A16)占的16.70%;其他肠道病毒占44.74%,2010、2012和2014年等偶数年份EV71检出率均较高。利用ARIMA (0,1,0)×(1,1,1)12模型,预测2018年手足口病1-12月发病数分别为295、201、685、2 795、4 489、2 763、1 557、954、1 549、1 327、1 296和990例,合计18 899例,与2018年1-5月实际发病数相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RIMA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南宁市2018年手足口病发病趋势,预测模型精确度高。

河口盐水入侵距离预测模型研究综述 下载:81 浏览:823

李达宏 《电力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为了发展航运需求近年来河口地区航道整治措施频繁,从而影响了河口地区盐水上溯。目前河口盐水入侵盐多大多采用数值模拟,以及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探究河口盐水上溯特性,然而上述方法需要充足的水文资料才能开展相关研究。因此通过解析模型提出的盐水入侵距离预测公式能在资料不足的河口初步预测盐水上溯情况。本文对河口盐水入侵距离预测模型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分析了不同盐水入侵距离模型的优缺点,总结了盐水入侵距离的影响因素,包括径流、潮流、河口形状等,指出了盐水入侵距离预测的复杂性是由多种因子相互耦合形成的。

基于时空特征的无线网络流量预测方法 下载:57 浏览:448

袁浙科 《天线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无线网络流量分布具有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特征,针对传统预测方法对流量分布空间特征的利用不足问题,提出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相结合的无线网络流量预测模型。首先通过3D-CNN挖掘流量数据的局部时空关联性,并利用空间注意力机制完善全局空间关联的提取;然后使用LSTM模型对抽象时空特征进行训练,并加入了注意力机制缓解循环神经网络的遗忘现象带来的信息损耗。运用此方法对"意大利电信大数据挑战赛"的公开数据集进行训练,其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降至5.17和3.32,明显优于其他对比预测模型。

畜牧业雪灾综合风险预测研究 下载:53 浏览:482

哈斯塔木嘎 《农业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利用格点气象要素预报、NDSI指数、DEM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依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构建畜牧业雪灾综合风险预测模型。使用GIS栅格计算工具计算未来一旬平均雪灾综合风险指数。结果与致灾因子分布基本吻合,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该研究使格点预报、牧业生产活动、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有机结合,结果科学性、针对性强,能有效提升气象服务效果,是牧业雪灾风险预测的积极探索。

人工智能助力心理学研究的应用场景 下载:16 浏览:253

黄诗雨1 陈广舜2 王誉璇2 黄宇诚2 莫子君2 林刚2 《人工智能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以及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技术也得到了高速发展,该项技术也为心理学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效应用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技术获得的生态化数据,可以进一步提升研究结果的内部效度以及外部效度。因此,本文将从心理测量、心理变量预测以及心理症状的识别与诊断等多个角度探究人工智能的应用方式,并提出具体的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未来可以有效促进心理学研究发展提供思路。

孤立性脑桥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预测因素 下载:77 浏览:519

​罗颖1 张仲慧1 丁凤玲1 权力2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探讨孤立性脑桥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发病48 h内经DWI证实的138例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据卒中发生后病情最严重时NIHSS评分变化(NIHSS评分较入院增加≥2分或运动障碍评分增加≥1分)分为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组(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比较两组的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特征,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预测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进展组空腹血糖、入院时NIHSS评分、出院时的mRS评分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累及脑桥腹侧表面梗死、梗死灶最大直径、重度脑室旁WMH及皮质下WMH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累及脑桥腹侧表面梗死(OR=0.160,95%CI:0.052~0.493,P=0.001)、重度脑室旁WMH(OR=2.824,95%CI:1.206~6.614,P=0.017)及重度皮质下WMH(OR=3.460,95%CI:1.427~8.393,P=0.006)是孤立性脑桥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累及脑桥腹侧表面梗死及重度WMH是孤立性脑桥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预测因素。

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早期复发风险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研究 下载:84 浏览:504

​顾宝东 王利 吴常征 杜青 孙娜 李鑫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NICE)早期复发风险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发病72 h内的TIA或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126例,记录其发病时一般临床资料和hs-CRP水平,随访30 d。采用Cox回归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别探讨hs-CRP水平与NICE早期复发的相关性,并用ROC分析hs-CRP对NICE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hs-CRP低风险组(<1.0 mg/L)相比,中等风险组(1.0~3.0 mg/L)复发风险为其1.181倍(95%CI:0.456~3.061),高风险组(≥3.0 mg/L)为其4.238倍(95%CI:1.667~10.706)。调整混杂因素后,与低风险组相比,中等风险组复发风险为其1.080倍(95%CI:0.403~2.894),高风险组为其4.776倍(95%CI:1.561~14.615)。hs-CRP水平与NICE复发风险呈正相关(P<0.05)。hs-CRP、ABCD2评分、hs-CRP联合ABCD2评分预测NICE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0(95%CI:0.520~0.780)、0.696(95%CI:0.575~0.817)、0.739(95%CI:0.620~0.859),联合预测的AUC值最大。结论 hs-CRP是NICE复发的预测因子,与ABCD2评分结合后能改善对NICE早期复发的预测能力。

基于混合核KPLS的工业过程质量预测方法 下载:55 浏览:450

陈路 郑丹 童楚东 《天线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核偏最小二乘(KPLS)能够有效解决数据间的非线性问题并提高质量预测精度,在工业过程监测和质量预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良好的KPLS质量预测模型要求核函数同时具备内插和外推能力。然而,传统的单核核函数只能表现出其中一种能力。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混合核KPLS方法用于非线性工业过程质量预测。然后,通过使用遗传算法对混合核函数参数及权重进行优化选取,提高质量预测精度。最后,通过使用田纳西-伊思曼过程的使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有效性。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B、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对病情的评估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下载:82 浏览:494

​宋永福1 何升学2 赵金兵2 鲁虎臣2 张岩松2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病情评估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6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S100B、NSE水平。于脑出血后3个月采用m RS评分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脑出血组及脑出血轻度、中度、重度亚组患者各时间点间血清S100B及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LSD多重比较显示,脑出血组及脑出血轻度、中度、重度亚组间各时间点血清S100B及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脑出血组轻度、中度、重度亚组及正常对照组间第1 d、第7 d血清S100B(F=350. 425,F=109. 170;均P <0. 05)及NSE水平(F=103. 296,F=63. 300;均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9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 347,P=0. 791; F=1. 470,P=0. 23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出血组及脑出血轻度、中度、重度亚组第1 d、第7 d血清S100B及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第9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LSD多重比较分析显示,脑出血轻度亚组与中度、重度亚组及正常对照组第1 d、第7 d血清S100B及N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第9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入院第1 d血清S100B及NES水平与颅内血肿量呈正相关(r=0. 818,r=0. 619;均P <0. 01)。与预后不良亚组比较,预后良好亚组第1 d血清S100B及NSE水平显著降低(P=0. 041,P=0. 018),两组间第7 d及第90 d血清S100B(P=0. 101,P=0. 468)及NSE(P=0. 077,P=0. 9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破入脑室亚组患者第1 d及第7 d血清S100B、NSE水平显著明显高于未破入脑室组(均P <0. 05),两组第90 d血清S100B、N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血清S100B、NSE水平可以反映脑损伤的严重程度、预测颅内血肿量,对急性期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评估、预测价值。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