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室内定位信号强度—距离关系模型构建与分析 下载:92 浏览:503

姚锦一1 卞维刚1 任雯婷1 王开锋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2期

摘要:
室内定位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于室内距离的精确确定。基于WiFi信号强度确定室内距离的技术主要是利用WiFi信号在传播路径中发生衰减的原理实现位置推算。根据室内WiFi信号强度随距离变化这一物理特性,基于对数-距离模型,通过对实测信号强度(RSSI)与距离进行拟合,构建了基于信号强度—距离的室内定位多项式模型,并对其进行精度评定,实现了模型的优化,提高了信号强度转化距离的精确度。结果表明,采用对数-距离模型和对数拟合模型计算距离与真实距离的平均偏差为0.73m和0.56m,新设计的信号强度-距离多项式模型解算结果平均偏差为0.26m,优于之前两种模型,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问题及生产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下载:65 浏览:362

彭效义 许国东 孙正华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归纳总结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和结构性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并提出了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在"事前""事中""事后"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

Landsat 8 OLT遥感数据融合方法及其质量评价 下载:94 浏览:495

范军1 赵绒绒2 王婷婷3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2期

摘要:
遥感数据融合可有效改善影像的光谱和空间分辨率,提高影像的视觉效果和信息提取能力,是多源、多尺度、多元遥感数据信息集聚的重要途径。采用乘积变换(Brovey)、HSV变换、主成分分析(PCA)和光谱锐化(Gram-Schmidt)4种方法对Landsat8OLI全色和多光谱数据进行融合,运用Matlab软件计算提取融合后图像的均值、标准差、信息熵、平均梯度和相关系数等指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这4种融合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合主观、客观因素分别分析对比4种融合方法的融合效果。通过研究,增进了对不同融合方法的理解和认识,为进一步挖掘Landsat8OLI遥感数据的潜力奠定基础,为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江苏阳澄湖重要湿地生态红线典型区监测研究 下载:80 浏览:510

张叶春 石晓峰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2期

摘要:
生态红线是指为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必须实行严格管理和维护的国土空间边界线。结合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确定生态红线区分类体系,建立了一套以地理国情数据为基础、基于多源数据的生态红线及监测方案。随后应用该方案,选取江苏阳澄湖重要湿地为监测区,提取该区域2005年以来生态红线覆盖现状,开展监测区统计分析与评价工作。研究表明,阳澄湖重要湿地自2005年以来随人工用地增长、自然景观持续下降,导致生态指数下降,且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应冻结生态红线保护区范围内人工用地开发活动,对自然地类加大保护力度,从而维护该区域生物多样性。

基于国土资源“一张图”的视频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载:96 浏览:517

龚志鹏1 王楠溢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1期

摘要:
面对新时期经济发展新形势,国土部门土地监管业务越发要求科学化和精细化。为了能够根据国土业务规则对监控视频进行解读,提出并设计了基于国土资源"一张图"的视频监管系统。该系统接入移动"千里眼"平台摄像头信息,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优化布局塔基视频监控系统,能够结合各类国土业务数据对监控视频数据进行研判,实现了土地利用状态的多自由度实时动态视频信息采集与多源数据融合分析,对于"智慧国土"项目中的视频监管系统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基于概念模型构建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的教学设计 下载:67 浏览:482

​陈鹏 《生物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让学生以发现者的角色,以(14)C标记的CO2发生的物质转换为切入点,以构建概念模型—校验概念模型—形成概念模型—应用概念模型为线索,进行能量转化的分析,形成能量流动的概念模型,体验概念模型构建的过程,形成相应的物质能量观。

指向提升生物学实验教学品质的评价 下载:72 浏览:776

​邰玉韦 《生物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提升对实验教学品质的评价,是追求实验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及手段。提升生物学实验教学品质的评价主要指向:(1)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即发展学生在生物学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发展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高阶思维能力,主要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3)开发有效评价工具,优化课堂内、外实验教学的评价环境,提升实验教学品质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苏省分流域电镀废水提标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下载:43 浏览:383

凌虹1,2 顾宇飞3 黄毕原1,2 朱晓晓1,2 牛川1,2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提高电镀废水排放标准是切实削减污染物产生,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基于对江苏省典型电镀行业废水达标排放情况的分析,从技术、管理和经济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分流域电镀废水提标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内电镀企业废水提标排放存在困难,处置技术和投资成本成为影响电镀企业废水提标排放的重要限制因素。建议在暂缓长江、淮河流域电镀行业整体提标的同时,加快电镀企业入园和企业废水处理技术提标改造。

基于ARM处理器的双加热湿度传感器设计 下载:10 浏览:414

丁沧珞1,2,3 刘清惓1,2,3 宿恺峰2 周悦3 《传感器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为消除地面气象探测领域中湿度传感器的温漂误差与沾湿误差,设计了一种双加热湿度传感器。利用24位低噪声模数转换器和电容-数字转换器实现温度和湿度的低噪声、高线性度测量,以Optidew Vision冷镜式露点仪作为标定仪器并结合遗传算法拟合修正温漂,使用交替加热的方法抑制沾湿误差。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相对湿度测量精度可达±1%,并在6 min内将10%量级的沾湿误差降低至±1%。

江苏省分流域电镀废水提标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下载:53 浏览:364

凌虹1,2 顾宇飞3 黄毕原1,2 朱晓晓1,2 牛川1,2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提高电镀废水排放标准是切实削减污染物产生,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基于对江苏省典型电镀行业废水达标排放情况的分析,从技术、管理和经济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分流域电镀废水提标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内电镀企业废水提标排放存在困难,处置技术和投资成本成为影响电镀企业废水提标排放的重要限制因素。建议在暂缓长江、淮河流域电镀行业整体提标的同时,加快电镀企业入园和企业废水处理技术提标改造。

客户侧分布式储能消纳新能源的互动套餐和多元化商业模式研究 下载:75 浏览:450

薛金花1 叶季蕾1 许庆强2 崔红芬1 姬联涛1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为积极探索客户侧分布式储能消纳新能源的有效途径,基于现阶段市场和政策环境,构建了面向电力需求响应、电储能调峰和跨省跨区新能源现货交易等互动套餐,从准入申请、交易模式、价格机制和计费结算等维度建立了互动机制,开展了不同互动套餐的风险对比分析。然后,通过算例研究了江苏地区客户侧分布式储能选择不同互动套餐的增值可行性,提出了两类典型客户侧分布式储能提高盈利水平的运营策略。最后,基于共享储能理念,提出了客户侧分布式储能的多元化商业模式,实现了客户侧分布式储能不同利益主体的协同共赢。

江苏省泰州市长江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调查研究 下载:59 浏览:391

孙海涛 卜伟 朱希希 朱宇芳 张宗祥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为了掌握泰州市长江饮用水源地的水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了水体的21项水质理化指标、底栖动物及6项鱼类残毒的现状,用理化监测和生物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水源地的水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水源地的水质总体较好,满足Ⅲ类集中式饮用水地表水水源的要求,大部分时间水质达Ⅱ类水功能要求,主要污染因子是总磷和氨氮;底栖动物监测结果显示水源地的水质整体处于轻污染至β-中污染之间,鱼类残毒显示水质为轻污染。

南京某化工企业搬迁场地土壤有机污染调查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下载:52 浏览:392

王甫洋1,2 田珺3 夏晶1,2 陈华3 刘宁1,2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对南京某化工企业搬迁场地进行了有机污染物监测,并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污染物修复目标值。结果表明:该场地有机污染物超标的有苯并a芘(BaP)、1,2二氯丙烷、1,2,3-三氯丙烷、氯仿和双(2-氯异丙基)醚; 1,2,3-三氯丙烷、氯仿、双(2-氯异丙基)醚等物质存在致癌风险; 1,2二氯丙烷、1,2,3-三氯丙烷、氯仿三种物质存在非致癌风险;经计算BaP、1,2二氯丙烷、1,2,3-三氯丙烷、氯仿和双(2-氯异丙基)醚基于人体健康的修复目标值分别为0. 063 mg/kg、0. 890 mg/kg、0. 005 mg/kg、0. 290 mg/kg和0. 210 mg/kg;场地内风险最大的区域是堆桶区,生产区、办公区、厂房和储罐区未检测到超标物质;单个物质污染程度随土壤深度无明显规律。

双馈风机经串补并网引起的时变次同步谐振概率评估 下载:73 浏览:448

廖坤玉1 陶顺1 姚黎婷2 肖湘宁1 杨琳1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风电的次同步谐振具有时变特性,但尚未有文献对其开展量化评估研究。为此,基于建立的考虑励磁的双馈风机的输入阻抗频域模型,引入风速的概率分布,结合Monte Carlo模拟和核心平滑密度估计技术,提出了双馈风电的频率时变次同步谐振的概率评估方法。应用所提方法,通过算例研究了风速和串补度对次同步谐振频率和系统总电阻的概率密度及累计概率分布的影响,较为全貌地刻画了双馈风电SSR的时变特性,揭示了其带宽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双馈风机串补输电系统的发散型次同步谐振频率具有一定的带宽,且其概率密度呈现出频率区间边界小中间大的分布;串补度决定次同步谐振的频率和阻尼所处区间位置,而风速则影响区间内的频率和阻尼的概率分布。

基于数据点本身及其位置关系辅助信息挖掘的分类方法 下载:79 浏览:492

顾苏杭1 王士同2 《人工智能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挖掘除数据点本身以外的信息并以此引导和提高数据分类的精度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由此,文中提出建立与数据集对应的网络方法挖掘数据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关联信息.依据网络节点连接特性确定节点及子网络效率,赋予节点浓度概念,迭代计算节点的真实影响力,充分挖掘并处理蕴含在数据点关联作用中的信息作为数据点物理特征之外的辅助信息,构建基于数据点本身及其位置关系辅助信息挖掘的分类方法.在保证较高数据分类精度的前提下,文中方法具有较低的时间复杂度.在人造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实验验证文中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尤其与经典的分类方法存在显著区别.

关于GPS和测深仪组合系统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77 浏览:454

张翁杰1 李熙1 王书亮2 李国栋2 《地球科学探索》 2019年8期

摘要:
本文将针对数字测深仪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展开分析,对于该方法在实际测量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希望能对今后的水下地形测量提供良好的借鉴性。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为例 下载:87 浏览:494

​丁婷 曹燕波 《生物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核心之一在于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评价和创新的高阶思维能力。

公共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出行模式研究 下载:68 浏览:352

陈超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研究公共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出行模式,总结公共自行车和轨道交通的特点及其在城市交通中的功能定位,分析公共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的形式、特点以及该模式下的公共自行车特性。以南京市为例,通过分析地铁站口紧邻的公共自行车站点IC卡刷卡数据,深入把握公共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行为在借车时长、站点OD距离与出行链等方面的出行特性与规律。最后,从租赁点的布局规划、提升系统服务水平、制定奖惩措施,引导出行行为、改善公共自行车行驶环境、调整收费标准等方面对南京公共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出行模式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在新能源发电场的虚拟同步特性分析 下载:86 浏览:437

王帅1 荆龙1 吴学智1,2 李金科3 田若宁1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在可再生能源电场并网点处增设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UPQC),能够在不改变新能源发电装置原有控制的前提下使其具备传统同步发电机的频率和电压支撑能力,可以认为是一种提高可再生能源并网稳定性的有效措施。为此,主要研究UPQC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及特性,该方案仅需在可再生能源电场出口处进行外部改造。首先介绍了接入新能源场站的UPQC输电系统运行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系统的功率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UPQC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然后阐述了不同工况下UPQC内部功率流动机理,探讨了影响串、并联变流器视在功率的限制因素,并进一步设计了在特定情况下的系统容量参数指标。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UPQC的输电模型并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实现UPQC的虚拟同步化控制。

土工试验中强度指标的异常及原因分析 下载:57 浏览:455

丁济金 丁其兵 孙宏达 兰俊涛 姚丽丽 《地球科学探索》 2019年5期

摘要:
土的强度试验中经常出现一些出乎人们理解和期望的"异常"结果,这些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所致,如土质的不均匀性、样品扰动、试验过程失误、方法适用范围,以及对试验结果不同的理解。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