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探索——观摩2019年河北省初中历史优质课评比有感 下载:93 浏览:493

王天宝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2期

摘要:
作为当今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聚焦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探索可操作、可推广的实践方式,可以给初中历史教师以启发和帮助。

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97 浏览:520

彭亮1 刘尉2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1期

摘要:
微课对历史教学有促进作用,有效促进教学相长,促使教师语言更加精练、学生课外作业完成度更高;通过对历史微课的研究使教师丰富了教学经验,有利于创新实践、为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变化,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然而微课也有其局限性,教师要注意避免陷入教学误区,才能充分微课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新加坡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探究式学习 下载:75 浏览:451

冯强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新加坡初中历史教科书编者希望学生像初级历史学家一样去"做历史"。教科书通过创设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寻找答案;指引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探究历史。教科书的课文辅助系统通过导言、练习栏目与视野拓展栏目的梯度性、层次性结构,如同搭建起历史知识大厦的脚手架,为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殿堂准备了知识"拐杖"。新加坡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探究式学习编写理念是对新加坡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贯彻与体现。中国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入到一个重在落实的关键期,可以借鉴新加坡初中历史教科书探究式学习的他山之石。

新加坡高中历史H1课程标准及其启示 下载:61 浏览:414

李倩雯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新加坡高中历史H1课程标准以"冷战与现代世界"为主题内容,明列三大学习单元及内容细目,关注单元知识与当今问题的联系,帮助学生连接过去与现在。在课程实施方面,H1课程标准注重历史理解,强调探究式教学,并呼吁践行历史概念教学。为有效实现以评促学,H1课程标准在评价理念、评价目标、评价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规定。新加坡高中历史H1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可为我国历史课程标准及课程改革提供新思路。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 下载:78 浏览:409

田拾德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在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作为极为重要的部分,是我国每位公民均应具备的精神及素质,高中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更应具备极强的家国情怀。因此,在素质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的基础上,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家国情怀教育,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其民族自信心,极具现实意义。本文概述家国情怀教育内涵,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作用,重点研究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研究 下载:476 浏览:485

吴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随着文明的进步,教育的地位逐步提高,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义务教育提出了核心素养下的教育新探究,教育不再僵着于传统模式,而是应科目课程要求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做出创新。初中历史是学生走向高中甚至更高更远教育的基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和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本文将围绕如何展开初中历史情境教学进行探究。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创新 下载:49 浏览:489

魏靖全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素质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因此,教育部门以及一些学校开始注重对于教学的改革创新。在初中阶段一提到历史课程大部分学生对其课堂印象就是枯燥乏味,因此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将这些问题重视起来,转变教学观念对历史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改变学生对于初中历史课程的态度。

利用微阅读资源提升高中学生历史阅读能力 下载:80 浏览:600

吴宛儒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微阅读作为当下最符合人们"开机化生存"生活习惯的一种新型阅读方式,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他们阅读节奏上切实存在突出作用。

高中历史、语文跨学科教学的探索——以历史视角品读《乡土中国》 下载:14 浏览:186

张琦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3期

摘要:
进行历史、语文跨学科教学需要寻找两个学科在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上的交叉,找到跨学科教学的融合点。乡村基层治理是高中历史教材中重要的知识点,高中语文阅读书目《乡土中国》也有相关论述,而阅读学术作品、获取知识、形成认识,不仅是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也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因此本文以从历史视角出发品读《乡土中国》为例,简述历史、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实施。

论海洋法中历史性权利构成要件之“持续行使管辖权”的涵义 下载:50 浏览:391

冯寿波 《中国海洋学报》 2021年5期

摘要:
"持续行使管辖权"是海洋法中历史性权利构成要件之一,直接关系着历史性权利确立与否,然而,对于持续期间长度与频度问题,尚存在较大分歧。历史性权利行使的有效性包括管辖权行使的持续期间和强度等。历史性权利行使的"持续性"长度应足以便于其他国家知晓该权利主张。尽管尚无确定的期间长度,但一般认为该期间应足够长或相当长。在较长期间内持续行使国家权力或管辖权是该国对海域或陆地有效行使管辖权的具体体现。没有必要规定确切的时间长度以确立历史性所有权所必须依据的惯例。基于历史性权利自身的特点与性质,其构成要件中的管辖权持续行使的长度与频度应依个案情况确定,难以作出统一规定,相关"惯例"的确立可意味着历史性权利的形成与确立。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 下载:12 浏览:141

朱鲜姣 《当代中文学刊》 2025年2期

摘要: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不断推进的今天,面临着空前的改革和挑战。新课标背景下,有效性是评价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明显的改变。历史学科不只是传授历史知识的学科,它还肩负着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的多重使命。所以,探究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既关系到学科教学是否深入,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对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方法运用等问题进行再审视就显得格外紧迫和重要。基于此,本文从多方面入手,探究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路径。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49 浏览:536

王畅平 《历史研究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新教材实施后,一线教师普遍感觉教学容量增加,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考试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影响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体会历史,引导学生挖掘历史背后的人文意义,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进行分析和探究。

初中历史与社会生活化实践教学策略 下载:67 浏览:717

杨加廖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5年2期

摘要:
对于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来讲,生活化教学策略,对于提升教学效率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作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来讲,应该如何有效进行生活化教学呢?带着这一问题,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实际出发,探索初中历史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相关策略。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教学中落实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路径研究 下载:41 浏览:501

​张晓凤 《历史研究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在高中历史统编教材教学中融入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应在遵循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原则上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统揽,整合两条线索,覆盖四个时期,贯通四个伟大,把握八个共同特质;策略、内容上应选取各阶段各层级的典型精神融入,增强可行性,多节点融入,增强延展性,具体事件融入,增强生动性,载体多样化,增强系统性。

优化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的策略研究 下载:45 浏览:529

​洪龙山 《历史研究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承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种种经历和教训。而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行一系列策略研究,让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背景和影响,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进而通过对历史问题的思辨,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成为有远见和担当的人才。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大概念教学研究 下载:41 浏览:461

成飞 《历史研究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过去,历史教育主要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新课标则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概念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策略,逐渐受到初中历史教师的关注。本文针对大概念教学的概念界定以及新课标下初中历史大概念教学策略展开详细研究。

数字化赋能历史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的研究 下载:35 浏览:427

马祎旸 《历史研究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本研究探讨数字化赋能对初中历史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的影响。结合学生个性化需求,提出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初中历史个性化作业设计策略,实证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数字化赋能提升作业个性化程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显著促进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提升,为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爱国主义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研究 下载:41 浏览:480

王磊 《历史研究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高中历史教师,应在学生成长的黄金时期,引导他们明确人生方向。学习历史,让学生深刻体会,只有汲取历史的智慧,方能勇敢迎接未来。在这过程中,教师树立起民族和爱国的情感,明白忠诚爱国的真谛。这份情感,将激发协商潜在的奋发精神,使学生不断追求卓越,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以统编教材《夏商周的更替》为例 下载:41 浏览:477

石婷婷 《历史研究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唯物史观是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夏商周的更替》一课为案例进行讨论,尝试突破原有教材编写顺序,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运用视频导入课程以激发学生兴趣,借助图表梳理史实以强化学生时间观,注重空间观的熏陶,并将最新学术研究与相关史料融入课堂。同时,以史为鉴,把握三代兴亡史的现实意义。将唯物史观内化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提升民族认同感与自信心。

探讨初中历史与社会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 下载:66 浏览:749

滕旭月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5年1期

摘要: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学科。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与社会的真谛,我们需要采取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本文将深入探讨初中历史与社会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