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全程规范化护理在卵巢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下载:177 浏览:1686

徐吉艳 王凤 梁梦璐 《肿瘤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 对于卵巢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病人,分析给予其全程规范化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出(2020年4月~2023年4月)两组卵巢癌患者,其均使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进行化疗,每组有26例研究对象,各组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全程规范化护理,比较这两种护理模式取得的效果。结果 SAS、SDS,观察组评分最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最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卵巢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病人给予全程规范化护理可获得显著的实施效果,值得应用。

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全程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221 浏览:2241

盛珊 《肿瘤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于肿瘤化疗患者的全程护理中实施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对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的80例肿瘤化疗患者做分组(随机数表法)研究,分为甲组同乙组,两组均40例患者。乙组常规出院指导,甲组实施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化疗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度。结果:不同干预实施后,甲组护理总满意高于乙组(P<0.05);甲组总依从性高于乙组(P<0.05);甲组健康知识总掌握度高于乙组(P<0.05)。结论:于肿瘤化疗患者的全程护理中,实施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可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化疗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度。

癌痛护理措施在肿瘤晚期放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225 浏览:2289

李鹏 杨万菊 陈雪 《肿瘤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在肿瘤晚期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肿瘤晚期放化疗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疼痛程度以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癌痛护理应用于肿瘤晚期放化疗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居家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卵巢癌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影响分析 下载:220 浏览:2252

余建英 《肿瘤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在卵巢癌化疗患者的护理方案中,分析了居家认知行为护理对癌因性疲乏程度的影响。方法:将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卵巢癌化疗患者通过单双号分发法均分为两个小组,分别给予两组不同的护理方式,给予参照组(n=34)基础护理,给予研究组(n=34)居家认知行为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癌因性疲乏程度。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知;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且优于参照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可知;研究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得到明显缓解,且优于参照组。结论:对卵巢癌化疗患者实施居家认知行为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其癌因性疲乏程度,临床应用十分显著。

基于PICC基础上便携式输液泵在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225 浏览:2291

顾月兰 《肿瘤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PICC基础上便携式输液泵在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2021年6月以后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化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两组,A组采用基于PICC基础上便携式输液泵化疗,B组采用常规方法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效果。结果 通过表1数据确定,治疗前,两组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并无明显不同(P>0.05);治疗后,两组消化道肿瘤患者负面情绪评分有很大不同,可以看出A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表2数据确定,治疗前,两组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并无明显不同(P>0.05);治疗后,两组消化道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很大不同,可以看出A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PICC基础上便携式输液泵在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更理想,生活质量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减轻了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为可行的化疗方式,值得广泛利用。

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238 浏览:2315

韩娜 《肿瘤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放疗治疗的30例肿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的观察组,每组随机分配15例患者,比较两种护理方式下,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经过本次实验后发现,采用医护一体化的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肿瘤放疗患者采取医护一体化护理后,有效缓解了患者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基本病情和诊疗经过对感染风险的影响 下载:24 浏览:228

1文露 2李金萍(通讯作者) 《医学研究前沿》 2025年6期

摘要:
了解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化疗后感染发生情况,分析急性白血病并发化疗后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对感染发生危险因素进行归纳总结。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在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就诊化疗的150例AL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化疗期间是否发生感染具体分为感染组(32例)和非感染组(118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病情(包括AL类型、染色体、融合基因、基因突变、入院时候发热情况、峰热、粒缺时间、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肾病综合征、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等);治疗过程(包括化疗次数、化疗并发症、PICC置管操作、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院内使用抗生素时长、护理级别等)的统计学差异。 结果 感染组、非感染组患者入院时候发热情况、峰热、粒缺时间、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肾病综合征、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次数、化疗并发症、PICC置管、使用糖皮质激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院内使用抗生素时长、护理级别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有使用糖皮质激素、有施行PICC置管操作、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夏季期间住院、单次住院时间较长、院内使用抗生素时间较长、护理级别较高的AL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

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 下载:223 浏览:2229

向启敏 周梅(通讯作者) 《肿瘤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自2017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所接收并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按照入院接收治疗的前后顺序进行分组,前30例为比对组,后30例为研究组,比对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护理前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差距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研究组的SAS评分、SDS评分皆小于比对组,P<0.05。结论:患者的心理情绪对病情以及治疗效果都是有影响的,在对恶性肿瘤进行治疗的同时,需要科学有效的护理进行配合,将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患者,使用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改善,能够将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降低,对病情有例。

浅谈心理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308 浏览:3014

陈焕 《肿瘤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影响,减轻患者的消极情绪,使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提升和改善,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的9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形成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使用座谈会,讲故事,建立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通过使用心理护理的干预,观察组治疗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理健康状况提升不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除了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外,还应该给予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悲观情绪,使治疗更有意义。

评价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及对满意度的影响 下载:289 浏览:3045

金媛 《肿瘤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2017年12月到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共计68例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2018年6月作为时间点,将所有患者通过入院顺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通过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管理改进,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后在护理效果、心理辅导、术后感染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循证护理对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这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价值。值得推广至各医院科室使用。

观察心理护理联合饮食指导对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 下载:290 浏览:3218

谢鸽 《肿瘤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联合饮食指导对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以随机分组的方法,选取80例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这一时间段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患者为对照组(n=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联合饮食指导的患者为观察组(n=40例),从心理状况和便秘程度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中度便秘人数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对比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轻度便秘人数上,观察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使用心理护理联合饮食指导的临床护理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便秘程度,让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分析个体化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298 浏览:2993

李佳 武丽华 李莉 宋荔 张丽伟 《肿瘤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肿瘤化疗患者100例为对象,参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实施个体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肿瘤化疗患者在PICC置管中采用个体化护理,有效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并缩短操作时间,护理效果显著。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93 浏览:1003

张小艳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究风险防范式护理在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3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风险防范式护理。统计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血糖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效果较好。

激励性护理联合共情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100 浏览:1100

成嗣佼 文艺 熊礼乐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阐明肺癌的病理机制及化疗护理的常用方式,分析激励性护理联合共情护理的有效性。方法:2023年2月-2024年3月开展研究,从医院胸外科现有病例信息中遴选出70份,且以上信息均接受肺癌化疗,结合随机原则对信息予以组别匹配,研究组、对照组为该研究内执行比较的组别,组内对应的护理措施分为激励性护理联合共情护理、常规护理,评估可见自我感受负担、情绪控制、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经干预后对化疗相关负担的认知情况及面对负担时的自主接受力,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干预后常见负性情绪的疏导程度及面对各类事件下的情绪稳定性,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干预后服务质量达标的总例数及满意以上统计占比,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激励性护理联合共情护理针对性地强化了肺癌化疗患者的疾病认知力,确保患者能够以相对稳定的态度及情绪接受治疗,适用于临床康复。

人文关怀对宫颈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151 浏览:1921

王曦 《国际护理学》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对宫颈癌化疗患者护理的影响。方法:在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选取101例宫颈癌化疗患者,通过随机化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50,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51,人文关怀),比较两组依从率、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颈癌化疗患者中实施人文关怀,能够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提高舒适度,可推广。

化疗患者应用PICC和静脉输液港护理质量探讨 下载:177 浏览:2076

夏薇 姚蕾 杨晓梅 李源源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究对化疗患者采取PICC和静脉输液港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8例接受化疗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8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34例,对实验组患者采取静脉输液港护理,而给予对照组患者PICC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34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满意度为94.12%,而对照组34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满意度仅为73.53%,由此看来,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化疗患者无论是采取PICC 护理还是采取静脉输液港护理,都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但是静脉输液港护理质量要远高于PICC 护理,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在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中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分析 下载:173 浏览:2054

李桂芳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支持在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9年6月在本院进行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80例作为实验样本,分组所参照的依据为奇偶数法,其中对照组为40例,研究组为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性护理,研究组则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比营养指标上两组的不同。结果:两组HB、ALB、PA、GLB、TP各项营养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组均比对照组高,且均为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可对营养状态进行有效改善,具有在临床中普及推广的价值。

预防性护理应用于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下载:195 浏览:2557

贺焕利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预防性护理应用于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4例白血病化疗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应用预防性护理方法)和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每组均为32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感染(口鼻腔感染、肺部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感染等)率、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感染(口鼻腔感染、肺部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感染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不存在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治疗前,实验组护理后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应用于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的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水平,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下载:179 浏览:2555

韦琳 《国际护理学》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从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名肿瘤化疗的并接受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从中心静脉置管的置管、维护、临床变化等情况进行分析与观察。结果:96名接受中心静脉置管的肿瘤患者有2名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感染率为2.08%,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的原因很多,患者患病的严重程度、激素水平、化疗的时间、是否有糖尿病的情况以及营养的输入等等。结论:对接受肿瘤化疗的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之后,会因为各种原因对静脉置管产生影响,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保持置管的通畅,减少置管的时间能够减少感染的发生。

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对胃癌根治术辅助化疗患者的影响 下载:180 浏览:2172

王萌 《护理研究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讨论在胃癌根治术辅助化疗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纽曼系统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胃癌根治术辅助化疗患者60例,依照单双号法形成常规组与系统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系统组结合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系统组患者体能状况更好,生活质量更高(P<0.05)。结论:在胃癌根治术辅助化疗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具有积极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