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含硫气田开发安全环保主要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下载:54 浏览:361

李咏洲 周俊骅 李寿军 杜磊 《天然气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我国含硫气田大多分布在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具高温、高压、高产的特点,但由于其含硫化氢,导致在开发过程中存在诸多难题,且在安全环保方面尤为突出。为此,结合四川盆地东北部含硫气田勘探开发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出含硫天然气开发的主要安全环保威胁因素,重点对管道腐蚀、地灾破坏、危废处理、人为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措施。研究认为:(1)修建分子筛脱水装置可把硫化氢与水混合产生的电化学腐蚀和硫化物腐蚀开裂降到最低;(2)站场选址避开地质灾害高发区,可沿等高线修建,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选择交通便利之地,同时制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备好应急物资;(3)做好危废物品的处理,特别是硫沉积、废脱硫剂、气田水的处理,降低环境危害性;(4)做好员工培训,提升意识与技能,严格对照操作规程、相关制度开展,最大限度地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

我国天然气管网存在问题及市场化改革建议 下载:78 浏览:449

邢金艳 雷怀玉 王家亮 孙利 李遥 白永锋 潘赟 《天然气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当前我国天然气行业尤其是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领域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能力不足、产业集中度高、投资主体单一、管输定价机制不健全等阻碍了基础设施向第三方开放,影响了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制约了天然气产业的发展,亟需通过改革加以解决。在调研、梳理我国天然气管网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美国、英国及欧盟的天然气管网市场化改革进行了大量文献研究,分析了欧美国家相关法律与监管体系在其改革进程中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其在改革中取得的经验、成果及教训,分别对我国长输管网和省管网的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与具体措施,认为在长输管网方面应促进管道投资多元化、鼓励多主体进入上游供应、分步实行管网剥离和制定科学的管输定价体系与管理规则,在省管网改革中应注重破除建设权垄断、鼓励大用户直供和打破统购统销垄断等。

丛式井电磁防碰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下载:10 浏览:336

窦新宇1,2 梁华庆1 《传感器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丛式井电磁防碰是精确控制复杂结构井钻进轨迹的核心技术。基于主动防碰测距原理,研制了丛式井电磁防碰信号采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包括三轴传感器选型、前置放大滤波电路、A/D转换电路,数据传输系统的硬件设计;在软件设计上完成了CZT数字滤波编程和上位机界面的设计。经过实验,首先验证仪器可靠稳定,能够迅速地处理淹没于强噪声环境的微弱电磁随钻信号;其次所研制的邻井距离探测信号采集系统,最大有效测距距离可达50 m,可以满足丛式井的钻井工程实际需求。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重要应用研究 下载:72 浏览:416

郭海 《地球科学探索》 2019年8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理勘查技术在我国工程建设、资源维护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物理勘查技术是物理勘察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进行相关概述,分析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主要方法和应用,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从而提高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水平。

分析地热井及水文孔止水工艺 下载:11 浏览:418

贾红殿 《低碳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基于地热资源在缓解现阶段能源压力和保护自然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在简述地热井与水文孔对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具有的关键作用基础上,对止水装置制作及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实例验证了这一止水工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山西省平陆县苏家沟金银矿区金元素的分析方法研究 下载:65 浏览:423

张军伟 《地球科学探索》 2018年3期

摘要:
本文从实际出发对金矿石的种类与金元素分析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电法勘探在芒场矿田外围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55 浏览:473

杨富强 《地球科学探索》 2018年2期

摘要:
本文以2011年广西地球物理勘察院在芒场矿田外围马鞍山、孔明测区开展的物探勘查为例,分析物探方法在本区"攻深找盲"的成果与有效性。鉴于矿区浅部资源已日渐枯竭,急需探明外围及深部可接替资源,投入本次物探勘查,方法手段为激发极化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浅地层剖面系统在福建沿海海底沉船调查中的应用 下载:89 浏览:495

李海东1,2 胡毅2 许江2 林兆彬2 刘伯然2 王恒波2 郑江龙2 《海洋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海底沉船是水下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类型和存在形式,利用综合地球物理手段对福建平潭、莆田及福州海域的海底沉船进行了探测研究,并重点探讨了不同浅地层剖面系统及不同探测频率在不同埋藏状态的水下文物调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浅地层剖面探测能够有效识别处于不同埋藏状态的沉船,尤其对探测埋藏海底面以下的沉船具有其他探测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探测频率的调节对目标物探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埋藏式的海底沉船低频信号探测效果较理想。

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下载:38 浏览:426

吴善能 《地球科学探索》 2025年4期

摘要:
近些年,在隧道施工、建筑专业、水源勘察及其煤矿业岩体工程项目勘察等行业中,地质工程测井技术运用比较普遍。尤其是在岩体工程项目勘察行业,一些我国勘察技术规范中要求将测井技术作为考虑煤巷是不是高品质的标准之一。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找矿中的作用与发展 下载:36 浏览:335

沈华 《地球科学探索》 2025年4期

摘要: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包括电法、磁法、重力法和地震勘探等。通过对国内外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应用实例的分析,探讨了其在找矿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研究表明,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矿产资源勘探的精度和效率,减少勘探成本。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不断发展,诸如高精度测量、三维建模和多参数综合解释等新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实际找矿中。本文的研究可为未来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新时期海洋油气勘探中地震勘探的应用 下载:84 浏览:487

侯张俊 《海洋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近十年来,随着海洋油气勘探逐步转向深部油气层、高速屏蔽层下油气储层和复杂构造油气田等领域,传统而单一的物探方法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勘探对象时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随着海洋油气资源勘探程度的加深,各种海洋油气资源勘探方法应运而生。笔者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与工作研究,对海上油气资源的地震勘探技术方法进行了介绍,希望能为未来应用提供帮助。

浅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中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下载:24 浏览:266

高宏宝 《现代物理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地震勘探是指对地球的表面进行物理方面的勘测,对地表内部的地震波和各种物理变化进行研究,进而达到勘测资源的目的。地球物理勘探在地球物理学中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它是通过利用物理的特殊原理及仪器等组织,最终形成一门专业性的学科。尤其是随着三维地震技术的应用,物理勘探技术不仅在国际石油勘探开发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频繁。

基于OVT属性分析的复杂近地表精细速度建模方法研究 下载:108 浏览:895

葛雪钦1 刘斌1 丁建强1 李戈圃1 李双2(通讯作者)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4期

摘要:
随着勘探目的层的埋深增大,且构造与岩性越来越复杂,现有资料无法满足精细勘探的需要。川西复杂山前带属于典型的地表、地下构造、储层三复杂地区,目的层超深且波场异常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成像困难,如何提高原始资料信噪比、提高成像质量、准确落实构造,是地震勘探一体化的攻关方向。要进一步提高三复杂地区的构造成像精度,需要从数据源头解决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成像质量的难题。精细速度场建模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在资料采集的早期预判、识别复杂波场,在地震资料处理阶段去伪存真,准确压制噪声,针对勘探目标精准成像,从而降低勘探风险,提高钻探成功率。

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自然电位观测方式研究 下载:96 浏览:491

汪建军1,2 陶春辉1,2,3 王华军4 邓显明1,2 熊威1,2,3 李泽1,2 《海洋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利用海洋自然电位法可以探测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体的位置和轮廓。在调查过程中,可以进行水平观测和垂直观测,本文对这两种观测方式的探测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垂直观测异常大,对矿体的横向分辨率高。但在进行垂直观测时,电极离底低,工作风险大。所以在实际调查过程中,需要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观测方式。另外,在实际测量过程中,电极对会偏离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将导致异常结果发生变化,因此在数据资料处理与解释过程中要注意。本文可以为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自然电位调查提供参考。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排水管道检测评估中的实践与探索 下载:182 浏览:3092

闫明磊 《光电子进展》 2024年1期

摘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排水管道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检测与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传统排水管道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探讨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排水管道检测评估中的实践与探索,分析了其在排水管道检测中的应用优势,为排水管道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油气井中光纤传感器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下载:186 浏览:3210

席杨 《光电子进展》 2023年11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光纤传感器作为数据测量的原材料,利用光纤来进行流量转换和数据支持。主要包括纤芯、涂覆层和剥层这三个重要构成部分,其原材料的主要来源为二氧化硅。作为重要的温度传感装置,可以囊括支架型、吊坠型和流体型这三个主要形态,支架型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光纤弯曲半径系数最大的生产原理,在任何环境、任何复杂地势、任何高温情况下,都可以随意进行弯曲,半径节点不固定、不均匀且可以进行多个设置点的测量工作。在油气井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具有较好的使用生产效益,同时需求量也逐年上涨,光纤传感器用于油气行业的开发成本占比较高,生产前景较优。

矿区深部矿脉对矿山地质找矿的影响 下载:91 浏览:1056

李晓朋 《冶金技术》 2024年3期

摘要: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地质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有力地推动了开采行业的快速发展。开采行业的发展一方面体现在勘查范围的拓展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勘查技术的进步上。随着地质物探技术的进步,矿区深部矿脉地质层结构分析能力也随之不断强化,促进了矿山地质找矿定位精度的提升,并且还能为矿床成矿规律分析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基于此,本文结合矿区深部矿脉地层分区以及发育特点等,对矿区深部矿脉对矿山地质找矿的影响进行探究。

郎日扎成矿地质背景分析 下载:123 浏览:1546

吴忠阳 《冶金技术》 2023年8期

摘要:
郎日扎矿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地层受断裂和岩体影响出露残缺不全,地层多以岩片、断块形式出现,具典型的造山带地层构造特征,出露地层主要有白沙河(岩)组、万保沟群、纳赤台群。这些地层中均有基性火山岩、碳酸盐岩分布。局部地段有超基性岩脉产出。侵入岩有前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印支期基性-超基性、中酸性岩浆岩。

矿物勘查物化探技术的应用及地质效果 下载:28 浏览:433

张楠 《中国土壤》 2025年4期

摘要:
物化探技术在矿物勘查工作中的应用,扩大了矿物勘查的范围与精确度,其借助重力、电磁等进行地下矿物的勘查,可以获取地下矿物的分布情况以及地质结构信息。因此,本文首先对物探技术与化探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明确了物化探技术的种类与应用的方法,并针对如何增强技术应用的地质效果进行了论述,以达到提高物探化技术应用的地质效果,发挥出物化探技术应用的最大价值。

吉林省临江市东八里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下载:193 浏览:1859

林凤超 张震 徐贵东 陈强 《冶金学报》 2022年12期

摘要:
工作区隶属于华北板块北缘东段,位于老岭隆起带附近的老岭金及多金属成矿带。构造十分发育,矿产分布以金及多金属为主,控矿构造为北东向断裂构造。区内出露有古元古界老岭群花山组和珍珠门组,东南部分布侏罗纪草山岩体,西部分布老秃顶子岩体,与工作区之间透过“S”形断裂带相联系。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