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天津科举世家考略 下载:24 浏览:130

张献忠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清代,特别是雍正年间置府设县后,天津的科举出现了"天下罕见"的繁盛状况,《天津县新志》载:"改县以后,文运日启,获第渐多。迨至光绪庚子以前,登乙榜者几占全省中额十分之二,甲榜则占全省中额四分之一。科名之盛,亦云极矣。"清代,天津还出现了许多绵延数代的科举世家,既有"父子登甲榜者",又有"一门四世登科者",更有科名绵延五六代者。本文就天津华氏、沈氏、赵氏、殷氏、焦氏这五个比较典型的科举世家的谱系和科第情况进行考述,并简要介绍这些家族在天津文化和社会事业上的贡献。

晚清士人对意大利昔盛今衰的历史对比与书写意识 下载:20 浏览:195

刘澍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中国与意大利的历史,有秦汉和古罗马的强盛,也有近代衰颓。晚清一批知识分子研读罗马史,追思古罗马,反思19世纪意大利之积贫积弱,从气雄万夫的古罗马到衰老不堪的意大利,晚清士人以人的生老病死比附民族兴衰,从"王者兴"到气数已尽,这与德国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文化形态史观在很大程度上暗合。本文审视晚清国人记录意大利古今的文本,分析晚清文本中对罗马帝国巅峰的表述、对罗马帝国衰亡原因的探讨、古罗马与中国历史的相通之处、意大利在文艺复兴后的衰落原因等问题,从中探析意大利历史对晚清中国的借鉴作用。

“王权至尊”与都铎时期的思想纷争 下载:21 浏览:224

赵博文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1535年亨利八世颁布的《至尊法案》标志着英国的权力体系由教皇-国王的二元权力体系向王权至尊的一元政治体系转向。但是,至尊王权对于英国社会而言是一个新的命题,也是一个开放性的命题。国王、保守派和改革派都对至尊王权进行了自己的解读,由此在思想领域产生了一系列的主张。都铎中后期关于政体、社会、宗教的思想纷争皆可从关于"至尊王权"的争论中找到根源。

1936年澳日贸易争端探析 下载:18 浏览:182

王小欧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1936年5月22日,澳大利亚实行"贸易转移政策",旨在"平衡"与所有"客户"的商品贸易,实则给予英国以极大的优惠,对日本的棉制品和人造丝制品进口实行苛刻的关税条件,从而引发两国长达7个月的贸易争端,最终以各退一步而不了了之。此次贸易争端因涉及英国的利益而通常被理解为是澳大利亚"讨好"英国的产物,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对这场贸易争端进行探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而且对认识今天的贸易争端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博弈下的改革道路——以1848年英国《公共卫生法》为中心 下载:21 浏览:213

倪念念 刘金源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在19世纪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公共卫生状况的恶化,英国于1848年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卫生法》。在法案出台过程中,中央派与地方派虽然都力推公共卫生改革,但在改革道路问题上却存在显著分歧,出现激烈博弈。法案的出台,标志着博弈之后妥协式的中央政府主导下以地方自治为核心的改革道路的形成。这既体现出中央权力对于地方事务的渗透与监管,又充分尊重并延续了中世纪以来的地方自治传统,为后续的公共卫生改革路径提供了借鉴。

19世纪英国郡立疯人院管理模式探析 下载:41 浏览:174

傅益东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郡立疯人院是19世纪英国政府为解决贫困疯人安置问题所创立的社会服务机构,其成功运营离不开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在这套管理模式中,以政府为主导的监管体系为疯人院的兴起提供了制度保障,院方严密细致的内部人事设置为疯人院的运营提供了内在动力,而病人管理制度的多元化则为疯人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三者的合力作用,确保了郡立疯人院的持续和稳定发展。

20世纪英国市立医院的兴起与转型 下载:20 浏览:153

李文慧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从20世纪20年代起,英国地方政府为满足地方医疗需求,改组济贫法医院为市立医院,市立医院由此兴起。进入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国有化潮流的兴起,市立医院逐渐转型成为国有医院。市立医院的兴起和转型,是英国社会变迁和政府职能扩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兴起和转型的过程中,市立医院对传统医疗机构的弊端进行革新,构建起向全体民众提供服务的医疗体系,为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坚实基础。

《中央日报》政治宣传话语分析——以1947年战时冲突报道为例 下载:24 浏览:138

刘斯齐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1947年,中国迎来了近代史上颇具意义的"转折年代",而《中央日报》作为国民党当局的官方报纸,自然会体现出这个重要的时间点上所独有的信息,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中央日报》作为国民党的官方媒体,在报道两党冲突的问题时,与其他同时期的媒体如《大公报》《益世报》相比,叙述方式显著不同,具有鲜明的特点。《中央日报》中所隐含的细节可以展现国民党当局在面对时局问题的态度,以及叙述话语中隐含的立场。通过对《中央日报》中涉及双方冲突的报道进行分析,特别是战事报道的分析,不难察觉国民党坚持内战的真实目的。

“万人空巷看茶花”:1950年代戏曲改革的温州图景 下载:24 浏览:179

李冰冰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在1950年代的戏曲改革运动中,温州乱弹艺人陈茶花乘势而起,凭借新戏《高机与吴三春》成为温州戏曲界的一颗新星。温州乱弹的重振与陈茶花的成功,展现出中央政策与地方之应因、调适的探索过程。"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一个旧艺人改造成新时代人民艺术家,这幅温州戏曲改革的图景,揭示了中央政策的地方性。

简论明代的商业政策 下载:35 浏览:169

何孝荣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明代尤其是明代初期,统治者推行"抑商"政策,同时也有恤商、通商之举,明代中后期尤其是后期确立恤商、通商政策。明代恤商、通商政策使商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及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超越此前各个朝代,中国成为当时世界先进强国。但是,"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流通和商业经济的发展,并且中国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影响并妨碍了恤商、通商政策推行,延缓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使中国逐渐失去了领先世界的机遇。

论中国慈善史学科成立的条件及其体系与功能 下载:125 浏览:175

周秋光 黄均霞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中国慈善史属于中国社会史中社会功能的重要类项。随着国内外慈善事业研究的推进,慈善史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中国慈善史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笔者认为,中国慈善史研究已有专业的学科概念、明确的研究对象、丰硕的研究成果、相应的研究队伍,以及广泛的社会需求,业已具备成为独立学科的条件。从社会史、慈善学与其他相邻学科的比较中,中国慈善史的学科知识体系更加明晰。其认识功能、实践功能和教化功能已能促使其发挥作为一门学科应有的效用。

《春秋》“郑伯克段于鄢”史事新论——以共叔段为中心的考察 下载:41 浏览:176

白国红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两周之际,本为王朝根基的宗法制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上自王室,下至诸侯国,大小宗之争愈演愈烈。本文以《左传》隐公元年的记载为切入点,结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中的郑史三篇,对春秋初期郑国君位之争的主角之一共叔段的失败原因进行了探讨。文章从共叔段对封邑的经营成效,出奔后的作为,以及与郑国卿大夫集团的关系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指出其母武姜是他觊觎郑国君位的推手,而其政治谋略和魄力的匮乏,以及郑国特殊的政治生态,决定了他在这场争斗中绝无取胜的可能。发生在郑国的这场君位争夺,是这一时期小宗夺权失败的一个经典案例,更是周王朝宗法制由上而下持续崩坏的一个表征

史念海与新方志理论研究 下载:28 浏览:168

苏卢健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各地掀起编纂新方志热潮,史念海先生积极投身其中,他不仅积极探索新方志的理论体系构建,提出新志可史志兼而有之,体例应合乎地情体现特色,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新观点指导修志等,而且在修志实践中大胆创新,强调新志应重视记述地理环境的变迁,重视文献考证和实地考察。史念海与谭其骧、侯仁之等老一辈历史地理学家的倡导和努力,不仅丰富了新方志理论,提高了新方志编纂质量,而且推动了中国方志编纂从"旧"到"新"的转变。

伊索克拉底对荷马史诗中神话的运用 下载:32 浏览:234

何珵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2期

摘要:
公元前5至前4世纪,雅典著名的教育者及演说辞作家伊索克拉底借荷马之口对史诗中的神话进行重新解读,从而宣扬自己的修辞学教育原则,却对诗人关于神话人物不道德的描述提出批评意见,通过歌颂诸神与英雄的美德重述神话。这一做法继承了希腊古典时期智术师们关注荷马并探讨史诗中神话的传统,也是伊索克拉底针对同时期的蛊惑家与智术师利用演说追求个人私利、欺骗受众而置道德于不顾的问题所做出的回应。

科学家在国会的活动与美国1946年原子能立法进程 下载:45 浏览:252

史宏飞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参与曼哈顿工程的科学家大多认为在战后要对原子能进行文官控制,才能确保科学自由,并为实现原子能国际控制提供国内立法基础。在国会就原子能展开立法活动期间,科学家通过参与国会听证会、教育国会议员等活动,阻碍"梅-约翰逊法案",支持"麦克马洪法案",并反对范德堡修正案对"麦克马洪法案"进行大幅度修改。科学家在国会的这些活动,对1946年原子能立法进程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彩管部队”:侵华战争时期日本随军画家研究 下载:50 浏览:265

李亚航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内阁发起了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以纠集全国力量支援战争。在此过程中,大批画家经日本陆海军组织派遣,随军前往中国进行侵略战争"记录画"的创作,并美其名曰"彩管报国"。他们虽目睹了日军侵略的暴行,但绝大多数接受了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洗脑,创作了一系列绘画,弘扬日军"辉煌战绩",捏造日军占领地"祥和"景象,鼓吹"大东亚共荣",宣扬"为国牺牲",成为当时日本美术界的主流。

查找美国外交档案的三种思路:以冷战史研究为例 下载:55 浏览:267

姚百慧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对于冷战时期的美国外交史某一专题研究而言,在掌握基本史料的基础上,可以从时间、机构和主题三个维度入手进一步查找档案。时间维度是依据档案的生成时间,来排检同时段的文献,主要可查阅总统档案。外交政策总是一定的政府机构制定和执行的,机构维度则要查找涉及该专题的政府机构,尤其是国务院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档案。主题维度是设法利用已出版的、与所研究相关的专门档案集。

北京《商务报》的“知识”面相:清末新政中知识界对“商务”的具体认知 下载:40 浏览:274

徐悦超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12期

摘要:
清末新政时期,中央性质的《商务报》在京创刊,被清廷新设商部视作"通下情"的重要举措。其刊载体例与内容文本的多样,正呈现了晚清知识界在因应变局过程中所建构的"商"的相关"知识"面相:朝野对"商务"的认知与"工商"所代表的"文明"价值取向;农、工、商的道德性与知识性在不同层次的传统中得到正名;"商人"形象的流变;"商学"内涵表述的复杂多歧以及对"商道"的颠覆性认知。它们共同指向了商事活动在晚清社会意识中获得道义合法性的过程。但在清廷看来,"商务"与"国事"仍存紧张,而新的商业伦理的逐渐确立,却真的成为改变清廷"治体"的重要因素,这应该是清廷始料未及的。

地中海共同体视野中的荷马史诗与古代东方文学传统——以“宙斯受骗”为中心的考察 下载:53 浏览:306

李永斌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11期

摘要: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第14卷中有一段"宙斯受骗"的情节。这一段情节与古代东方文学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追溯到苏美尔人最早的史诗《埃努玛·埃利什》和《阿特拉哈西斯》。学界传统上是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来探讨这一问题,但是比较研究未能回答宙斯为什么会受骗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地中海共同体的角度,将荷马史诗的成型过程放在公元前10—前8世纪地中海世界整体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视野中来考察,分别探讨了"宙斯受骗"这一情节中的创世主题、宇宙统治权主题及其他相关主题,认为这一情节的内核反映了希腊人在公元前8世纪地中海共同体中的生存状况和他们的世界观。

略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社会科学研究——以重庆为中心的考察 下载:86 浏览:262

常云平 聂强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10期

摘要: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东部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随之西迁重庆。大量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来到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他们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并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出版了大量研究性论著,涌现了一批如郭沫若、吕振羽、翦伯赞、侯外庐等学术研究领域骨干,推动了抗战大后方社会科学的近代化进程,使大后方的社会科学事业空前繁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